冬毕华
- 作品数:24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重组人canstatin真核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2004年
- 目的 构荧光蛋白和canstatin融合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anstatin,以深化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的生物学性能和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提取人胚肝总RNA,RT—PCR扩增canstatin基因片断,T—A克隆到pGEM—T中,从pGEM—T/canstatin克隆载体中,将人canstatin cDNA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含人canstatin cDNA的重组质粒pEGFP-N1/canstatin,通过酶切鉴定出重组体并测序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pEGFP—N1/canstatin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显示canstatin基因片断正确插入载体,与Genebank中报道的序列一致。结论 pEGFP—N1/canstatin真核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进行canstatin蛋白表达和活性研究以及canstatin用于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王成昆朱建思冬毕华肖胜军周建国董琳
- 关键词:血管生成生物学性能肿瘤基因治疗
- 31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 1993年
- 胃癌主要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但青年人胃癌也并非少见。由于人们对青年人胃癌缺乏警惕性,故常常导致延诊误诊。本文收集了我室1982~1992年资料完整的青年人胃癌31例,对其临床、病理及预后进行了观察、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本地区青年人胃癌的特点。
- 李娜萍冬毕华
-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
- 重组人canstatin表达产物的抗肿瘤活性鉴定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正确构建人canstatin原核表达载体 ,诱导表达重组人canstatin融合蛋白 ,并对其活性鉴定。方法 将人canstatincDNA亚克隆入 pQE30 ,构建重组质粒 pQE30 canstatin ;转化M 15 [pREP4] 中 ,IPTG诱导表达 ,纯化回收表达产物 ,复性后用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对其活性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人canstatincDNA表达载体 ,纯化回收 ,获得高纯度canstatin重组蛋白。纯化产物在体内能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血管的生成 ,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抑瘤率 (% )为 6 0 .0 % ,转移抑制率 (% )为 74 .3%。结论 (1)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 pQE30 canstatin。 (2 )重组人canstatin融合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水平表达 ,并获得高纯度canstatin重组蛋白。 (3)重组canstatin融合蛋白可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血管的生成 ,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活性。
- 冬毕华唐运莲蒋日成
-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活性鉴定内皮细胞肿瘤细胞
- ^(131)I标记PNA对裸鼠移植性人胃癌的靶向定位作用被引量:3
- 1999年
- 该实验利用配基-受体亲合原理进行肿瘤靶向定位研究,在荷人胃癌裸鼠体内观察花生凝集素(PNA)的放射受体定位能力和规律,结果表明:放射性碘标记PNA与肿瘤细胞凝集素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合力,胃癌组织能够选择性地聚积131I-PNA。经腹腔注入131I-PNA后第7天,肿瘤组织与血液和正常胃组织的放射性强度之比分别是7.35和4.21。ECT显像肿瘤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积聚。本实验提示核素标记PNA用于胄癌的诊断可能有良好的前景,凝集素PNA可作为胃癌导向治疗研究的载体。
- 冬毕华甘润良胡平玲李一琴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肿瘤移植裸鼠
- 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精细定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精细定位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及其常见缺失区域,并初步探讨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q21区域7个高密度微卫星多态性标志结合PCR技术,精细分析了30例配对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中胃癌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情况,利用χ2检验和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初步探讨了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30例胃癌标本中,有18例存在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占60%(18/30),7个微卫星位点D1S514、D1S2696、D1S498、D1S305、D1S2624、D1S2635和D1S2707的杂合性缺失频率分别为13.3%、10%、20%、23.3%、33.3%、40%和23.3%,常见高频率杂合性缺失区域位于D1S2624-D1S2707之间,即共同缺失区在D1S2635附近;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胃癌原发灶的部位、癌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胃癌染色体1q2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细胞染色体1q21存在较高频率的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D1S2635附近可能存在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 刘腾飞尹志华甘润良赵强董琳周建国冬毕华
- 关键词:胃癌微卫星标志杂合性缺失
- 肿瘤生长和发展过程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1995年
- 本实验用小鼠可移植性组织细胞型淋巴瘤LⅡ型接种于近交系615小鼠右后爪垫皮下,按宿主荷瘤时间以及肿瘤生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期、分批处死动物,检测荷瘤小鼠RBC-C3bRR和RBC-ICR,并结合组织学观察将肿瘤生长和发育过程分为潜伏期、侵袭早期、侵袭中期、侵袭晚期和转移早、中、晚期等7个时期,观察RBC-C36RR和RBC-ICR在肿瘤生长发展的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荷瘤小鼠的RBC-C3bR明显低于正常,并且随肿瘤的发展呈下降趋势;而RBC-ICR高于正常,在肿瘤侵袭中期急骤增高,以后便稳定在较高水平。本文结果提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宿主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着一定关系。
- 匡希文冬毕华章岳山胡萍玲
- 关键词:肿瘤肿瘤移植红细胞免疫
- 电脉冲转癌抑素基因对Lewis肺癌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
- 2014年
- 目的 构建人canstatin克隆载体及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电脉冲介导骨骼肌内canstatin基因导入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用一步法RT-PCR钓取胚肝canstatin 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含重组质粒pEGFP-N1/canstatin;将该重组质粒通过电脉冲转入荷瘤Lewis肺癌小鼠肌肉内,应用逆转录PCR、荧光显微镜测量荧光强度、肿瘤称重、肿瘤体积测定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anstatin基因在体内的表达和抗肿瘤作用.结果 获得684 bp人canstatin基因,测序证明canstatin cDNA编码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序列一致.电脉冲介导的质粒基因导入效率较单纯质粒注射高30倍以上;转canstatin基因后导入部位的canstatin mRNA高表达,目的蛋白表达时间可持续25 d以上.EGFP/Canstatin融合蛋白在导入部位表达并分泌至循环中发挥生物学效应,起到抑制远隔部位肿瘤生长的作用.实验组肿瘤颜色苍白,毛细血管稀少,坏死多,体积小,瘤重抑制率57.7%.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canstatin,电脉冲介导的骨骼肌内基因导入法的转移效率较单纯质粒注射高且持续时间长;是一种高效安全,简便经济,可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基因导入方法;电脉冲介导骨骼肌内canstatin基因导入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王成昆张杨肖胜军董琳朱建思冬毕华贺智敏
-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肿瘤移植基因疗法
- 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其定位分布
- 为了明确幽门螺杆菌(Hp)在中国南方地区胃癌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在胃癌组织中的定位分布,探讨Hp感染在胃癌病因发病学中的可能作用,本课题采用PCR技术检测我省本地区胃癌中Hp的感染率,Warthin-Starry(WS)染色...
- 唐运莲甘润良冬毕华唐荣军
- 文献传递
- 胃癌、胃淋巴瘤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对胃癌、胃淋巴瘤中EB病毒(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胃肿瘤的病因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ISH)技术检测109例胃癌和30例胃淋巴瘤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确定EBV在胃癌和胃淋巴瘤细胞中的存在。结果EBER阳性存在于胃癌细胞核和胃淋巴瘤细胞核内。胃癌组织中EBER阳性率为11.0%(12例/109例),胃淋巴瘤组织中EBER阳性率为30.0%(9例/30例)。胃淋巴瘤EBV阳性率高于胃癌(P=0.022)。但EB病毒感染在病人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可能参与某些胃癌和胃淋巴瘤的发生与进展。
- 唐运莲冬毕华高天舒刘芳刘小敏甘润良
- 关键词:腺癌淋巴瘤EB病毒EBER
- 30例配对新鲜胃癌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胃癌标本中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银染PCR—SSCP检测30例配对新鲜胃癌手术标本中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结果:p53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6.7%(14/30),p53基因外显子5—8的突变率分别为10%、16.7%、23.3%、16.7%;p53基因突变与病人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及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O.05);但是,p53基因突变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进展期胃癌p53基因突变高于早期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结论:p53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早期胃癌一进展期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是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制之一。
- 刘腾飞尹志华甘润良赵强董琳周建国冬毕华
- 关键词:胃癌P53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