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冀子中

作品数:40 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幽门螺
  • 7篇肿瘤
  • 6篇蛋白
  • 5篇血清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胃癌
  • 4篇消化道
  • 4篇螺杆菌
  • 4篇免疫
  • 4篇化道
  • 4篇杆菌感染
  • 4篇肠癌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3篇蛋白酶
  • 3篇血清胃蛋白酶...
  • 3篇幽门螺旋杆菌
  • 3篇随访
  • 3篇清胃
  • 3篇胃蛋白酶

机构

  • 26篇嘉兴市第一医...
  • 6篇嘉兴学院
  • 6篇嘉兴市第二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致远医学...

作者

  • 38篇冀子中
  • 9篇韩丰
  • 7篇陈敏芳
  • 7篇万里
  • 7篇金夏
  • 6篇陈晓琴
  • 6篇蔡陈效
  • 5篇楼雅依
  • 4篇陈一鹏
  • 4篇鉏莉
  • 3篇詹利永
  • 3篇陈家林
  • 3篇章燕红
  • 2篇鲍昭方
  • 2篇吴云林
  • 2篇干正琦
  • 2篇俞霞琴
  • 2篇王玲珑
  • 2篇陈红亚
  • 1篇胡冬兰

传媒

  • 8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3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恶性间质瘤伴穿孔一例被引量:3
2003年
冀子中詹利永
关键词:胃恶性间质瘤胃穿孔手术治疗内镜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分型改变的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分型改变的基本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3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COVID-19患者,统计入院时及入院后的临床分型变化,比较分型改变患者与未改变患者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42例患者入院时诊断轻型9例,普通型28例,重型5例。出院时回顾性评估病情,诊断轻型3例,普通型27例,重型12例。入院后临床分型变化的患者中5例轻型转为普通型,1例轻型转为重型,6例普通型转为重型。入院后有3例轻型患者无分型变化,分型变化6例。分型变化患者的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分型变化患者肝肾功能中的前白蛋白更低(r=0.028)。入院后有6例普通型患者转为重型,分型无变化22例。分型改变的普通型患者入院时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更低(r=0.011),肝肾功能中高密度脂蛋白更低(r=0.042),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0.044)。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合并糖尿病发展为重型的可能性较大,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前白蛋白对预测分型变化可能有提示意义。
沈月玉王晓晗韩丰肖琴锋陈云清宣华马建兵冀子中
关键词:临床分型
血清CA19-9、CEA RIA对大肠癌肝转移的意义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大肠癌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是肝转移。若能在手术前早期诊断并行转移性肝癌切除术,可明显提高平均生存期。所以大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不仅是治疗方法的重要选择依据,也是进行肝切除,提高病人生存期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通过对131例大肠癌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测定,探讨其对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CA19-9与癌胚抗原(CEA)同时阳性对肝转移的意义,以期对大肠癌肝转移术前诊断有所启迪。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131例(男71,女60),大肠癌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年龄25~85岁,平均58.6岁。结肠癌67例,直肠癌64例。 二。
冀子中干亚琦朱梓平陆临渊陆海萍
关键词:大肠肿瘤CEA放射免疫分析
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灶性肠化患者的萎缩程度
陶丽媛冀子中鉏莉章燕红陈钰
胃镜对胃间质瘤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冀子中陈家林
关键词:胃镜胃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与单纯电凝治疗胃结肠大息肉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对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与单纯电凝治疗胃结肠大息肉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5 7例胃肠大息肉患者 ,分为电凝组和尼龙圈 +电凝组 ,分别采用内镜下单纯电凝及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治疗。结果 电凝组 :32例共 32枚直径大于 2cm的息肉 ,1次成功切除率 6 2 .5 % ,创面严重渗血发生率 2 1.9% ,出血发生率12 .5 % ,穿孔发生率 3.3%。术后 1月复查 3例创面完全愈合 ,2例出现创面充血糜烂 ,2例出现创面溃疡 ;3月后复查所有病例创面充血糜烂或溃疡已修复 ;术后 12月复查发现l例复发。尼龙囤 +电凝组 :2 5例共 2 5枚直径大于 2cm的息肉 ,1次成功切除率 96 .0 % ,创面严重渗血发生率 4 .0 % ,未发生出血和穿孔 ;术后 1月复查 4例创面完全愈合 ,未出现创面充血糜烂 ,1例创面出现溃疡 ;3月后复查溃疡愈合 ;术后 12月复查发现 1例复发。结论 对于胃结肠大息肉内镜下尼龙圈套扎联合电凝治疗是提高 1次切除成功串 ,预防和降低出血和穿孔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冀子中楼雅依陈爱珍俞霞琴陈敏芳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电凝切除尼龙圈套扎
浙江嘉兴地区1793例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浙江嘉兴地区下消化道出血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 1 2年间经结肠镜检查的 1 793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结果 :结肠炎、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是浙江嘉兴地区下消化道出血的 3种常见病因。有出血病灶结肠炎平均就检时间为 (3 .40± 2 .31 )d ,无出血病灶结肠炎平均就检时间为 (1 1 .61± 4 .50 )d ,两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大肠息肉 (尤其多发性息肉 )与大肠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血吸虫病的重度流行是本地区结肠炎、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检出率高的重要原因。若无禁忌症 ,出血后 3d天内应行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在本地区高发 ,易恶变 ,应高度重视 。
冀子中
关键词:病因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血吸虫病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浆MTL RIA及其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胃动素(Motilin, MTL)对胃窦及胃底小弯运动有刺激作用。我们着重观察胃溃疡(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切除后吻合口炎(PGAS)溃疡型胃痛(UGC)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浆MTL水平,并对其变化意义进行探讨。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随机收集无肝肾疾病,并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GU患者22例(男13,女9),年龄26~64岁,平均43.2岁;DU患者40例(男21,女19),年龄23~70岁,平均43岁;PGAS患者8例(男7,女1),年龄45~76岁,平均59.5岁;UGC患者7例(男5,女2),年龄44~80岁,平均56.3岁;CAG患者57例(男22,女35),年龄32~68岁,平均35.2岁。对照组为随机收集经胃镜检查大致正常或仅为轻度浅表性胃炎者,均无肝肾或其他胃肠动力异常的疾病,共45例(男25,女20);年龄21~64岁,平均32.3岁。
冀子中干亚琦鲍昭方吴云林
关键词:上消化道疾病胃动素放射免疫法
铝碳酸镁对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23
2016年
背景:铝碳酸镁已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成模后分为对照组、铝碳酸镁低剂量组、铝碳酸镁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9%Na Cl溶液、880 mg·kg^(-1)·d^(-1)和1 230 mg·kg^(-1)·d^(-1)铝碳酸镁灌胃。14 d后,行大体评估,以HE、CD31、VG染色评估再生黏膜组织成熟度,AB-PAS染色、氨基己糖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和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PG)E_2评估功能成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铝碳酸镁高剂量组溃疡指数(UI)明显降低(P<0.05);铝碳酸镁低、高剂量组再生黏膜厚度增加(P<0.05),囊状扩张腺体数量明显减少(P<0.01),微血管密度(MVD)明显增加(P<0.01),胶原纤维明显增多(P<0.05);中性黏液分泌量和氨基己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黏膜EGF、EGF受体(EGFR)和PGE_2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血清EGF、PGE_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铝碳酸镁能明显提高溃疡再生黏膜组织和功能的成熟度,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为中和胃酸,增强黏液-HCO3^-屏障,上调EGF、PGE_2表达。
沈飞冀子中陈淑洁王岚方燕飞姒健敏
关键词:胃溃疡铝碳酸镁溃疡愈合质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3月42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症状、血液检验、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等.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42例患者中轻型3例,普通型27例,重型12例.有21例(50%)有湖北旅居史,14例(33.3%)有密切接触史,7例为家族聚集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随着疾病分型加重,血常规中淋巴计数逐渐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逐渐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逐渐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OR=12.152,95%CI:1.487~99.275),入院时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者发生重症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OR=1.163,95%CI:1.024~1.322).患有糖尿病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诊断重型新冠肺炎的AUROC分别为0.717、0.763.在疾病初期识别新冠肺炎,胸部CT检查较X线胸片检查更准确.所有患者经抗病毒等治疗均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COVID-19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咳嗽,胸部CT有助于早期诊断,入院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可能有助于预测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
沈月玉王晓晗韩丰肖琴锋陈云清冀子中
关键词:糖尿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