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氧化应激
  • 3篇耦联
  • 3篇细胞
  • 3篇解耦联蛋白2
  • 3篇HK-2细胞
  • 2篇人肾小管上皮...
  • 2篇肾小管
  • 2篇肾小管上皮
  • 2篇肾小管上皮细...
  • 2篇小管
  • 2篇小管上皮细胞
  • 2篇高糖
  • 2篇高糖诱导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性关节炎
  • 1篇序贯分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延迟期

机构

  • 5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8篇兰姗
  • 3篇罗小琴
  • 3篇童成文
  • 1篇郭汉城
  • 1篇武俏颖
  • 1篇裴斌
  • 1篇陈磊
  • 1篇唐玲玲
  • 1篇吴文凤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胃黏膜LGIN患者术后病理再评估临床意义探讨
背景: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第五大最常见恶性肿瘤,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胃癌在确诊时通常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极低。2018年全球约784000[1]例患者死于胃癌,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胃癌的...
兰姗
关键词:上皮内瘤变活检内镜切除病理
文献传递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男,50岁。外院体检发现脾脏占位2天入院。体检:心肺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均正常;RBC 4.09×10^9/L,WBC 6.77×10^9/L,PLT 566×10^9/L。B超示脾脏内实性包块。CT平扫:脾脏内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大小约6.8 cm×7.5cm,边界尚清,CT值约32 HU。增强:脾脏低密度肿块动脉期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图1-4)。
童成文罗小琴兰姗
关键词:脾门延迟期淋巴管瘤血管瘤平扫
1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
2014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5岁。反复头痛头晕数月,加重数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嘴角右偏,伸舌左偏。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生理反射存在,双侧病理征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
兰姗童成文罗小琴
关键词:脑实质室管膜瘤
伴CA19-9升高的脾脏囊肿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女,24岁。体重减轻1个半月入院。查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未触及包块。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及外伤史。彩超示脾脏囊性包块。肿瘤标志物 CA19-9662.4 U/ml。入院后两次复查CA19-9结果分别为1573.4 U/ml、14547 U/ml。 CT平扫示脾脏内见大小约9.0 cm ×7.0 cm囊性肿块,边缘可见钙化,CT值约45HU,与正常脾脏分界欠清。增强扫描脾脏内病灶未见强化。术前诊断:脾脏囊性占位病变(真假性囊肿、淋巴管瘤均有可能)。术中所见:脾脏无明显增大,脾脏中间可见一大小约7cm ×8cm囊性肿块,边界清楚。腹腔镜下行脾脏完整切除术,病理结果示:原发性脾脏间皮囊肿。
罗小琴童成文兰姗
关键词:囊肿脾脏腹部
1,25-(OH)/_2VitD/_3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UCP2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1,25-/(OH/)2VitD3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ΔΨm/)、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探...
兰姗
关键词:HK-2细胞解耦联蛋白2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关联性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TSA)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OA)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CBM、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搜集ACE基因I/D多态性与OA发病风险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12日。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3.1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TSA v0.9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SA)。结果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合计1 165例OA患者和1 029例健康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ACE基因I/D多态性与OA患病风险存在关联性[DD+DI vs.II:OR=1.72,95%CI(1.02,2.90),P=0.04;DI vs.II:OR=1.65,95%CI(1.06,2.56),P=0.03]。按种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加索人种中,ACE基因I/D多态性与OA患病风险存在关联性[DD vs.DI+II:OR=2.10,95%CI(1.54,2.85),P<0.01;DD+DI vs.II:OR=3.11,95%CI(2.20,4.39),P<0.01;DD vs.II:OR=4.01,95%CI(2.68,6.00),P<0.01;DI vs.II:OR=2.65,95%CI(1.45,4.87),P<0.01;D vs.I:OR=2.11,95%CI(1.72,2.58),P<0.01];TSA结果显示累积Z值均跨过了传统界值和TSA界值,说明ACE基因I/D多态性与高加索人种OA患病风险关联性Meta分析结果是可靠的。在亚洲人种中,ACE基因I/D多态性与OA患病风险不存在关联性[DD vs.DI+II:OR=0.80,95%CI(0.60,1.07),P=0.13;DD+DI vs.II:OR=1.08,95%CI(0.87,1.35),P=0.49;DD vs.II:OR=0.86,95%CI(0.62,1.20),P=0.38;DI vs.II:OR=1.18,95%CI(0.93,1.50),P=0.19;D vs.I:OR=0.93,95%CI(0.83,1.14),P=0.73],TSA结果显示除DD vs.DI+II遗传模型外,其余遗传模型累积Z值均未跨过TSA界值和期望信息量(RIS),提示样本量不足。结论当前证据显示ACE D等位基因是高加索人种OA的危险因素,但ACE基因I/D多态性是否与亚洲人种OA存在关联性,尚需更多试验予以明确。
陈磊艾金伟兰姗唐玲玲吴文凤裴斌
关键词:肽基二肽酶A骨性关节炎META分析
1,25-(OH)<sub>2</sub>VitD<sub>3</sub>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UCP2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1,25-(OH)2VitD3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ΔΨm)、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
兰姗
关键词:HK-2细胞解耦联蛋白2氧化应激
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解耦联蛋白2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5.5mmol/LD-葡萄糖)、高糖处理组(HG组,30mmol/LD-葡萄糖)、高渗对照组(MG组,5.5mmol/LD-葡萄糖+24.5mmol/LD-甘露醇)、高糖培养液中又加入不同浓度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组(V1~V3组)、N-乙酰半胱氨酸药效对照组(NAC组,30mmol/LD-葡萄糖+1.0mmol/LN-乙酰半胱氨酸)和无水乙醇溶剂对照组(SG组,30mmol/LD-葡萄糖+6.86×10-2mol/L乙醇)。检测细胞活性氧簇荧光强度、线粒体膜电位、解耦联蛋白2(UCP2)mRNA、蛋白表达、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水平。结果HG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低于NG组(P〈0.01),1,25-(OH)2D3处理后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与HG组比较显著下降(均P〈0.01);HG组总SOD活力显著低于NG组(P〈0.01),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NG组(P〈0.01),而1,25-(OH)2D3处理后细胞总SOD活力较HG组显著增高(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HG组(P〈0.01);HG组UCP2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G组(P〈0.05),而1,25-(OH)2D3处理后细胞UCP2的表达与HG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高糖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1,25-(OH)2D3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簇生成及调节胞内UCP2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
郭汉城兰姗武俏颖
关键词:25-二羟维生素D3HK-2细胞解耦联蛋白2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