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世强

作品数:283 被引量:1,06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6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8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9篇心脏
  • 86篇手术
  • 71篇胸腔
  • 71篇胸腔镜
  • 54篇外科
  • 51篇动脉
  • 44篇细胞
  • 40篇缺损
  • 39篇心肌
  • 38篇主动脉
  • 38篇间隔缺损
  • 35篇心脏手术
  • 31篇瓣膜
  • 25篇心脏病
  • 25篇血管
  • 24篇电视胸腔镜
  • 24篇体外循环
  • 22篇心脏瓣膜
  • 20篇先天性
  • 19篇心脏外科

机构

  • 26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1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郑州市第七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83篇俞世强
  • 106篇易定华
  • 65篇徐学增
  • 59篇杨剑
  • 57篇蔡振杰
  • 50篇金振晓
  • 42篇陈文生
  • 37篇刘金成
  • 35篇程云阁
  • 33篇刘维永
  • 32篇段维勋
  • 30篇魏旭峰
  • 25篇郑奇军
  • 24篇杨秀玲
  • 22篇汪钢
  • 22篇段大为
  • 20篇王红兵
  • 19篇王显悦
  • 19篇刘洋
  • 18篇陈涛

传媒

  • 43篇心脏杂志
  • 3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7篇中国体外循环...
  • 1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2篇中华胸心血管...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国内镜杂志
  • 5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器官移植...
  • 3篇第三届国际胸...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现代护理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7篇2017
  • 23篇2016
  • 14篇2015
  • 5篇2014
  • 18篇2013
  • 12篇2012
  • 2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43篇2007
  • 18篇2006
  • 8篇2005
  • 16篇2004
  • 23篇2003
  • 24篇2002
  • 18篇2001
  • 4篇2000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褪黑素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预防作用与心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水平变化情况。方法90只体质量180-22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假手术(Sham)组、溶剂对照(MI/R+V)组、Mel预防(MI/R+Mel)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开结扎线恢复血流灌注,建立MI/R损伤模型,再灌注4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ER stress水平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再灌6 h后ELISA法检测血清酶学指标,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Evans blue-TTC双染法测定梗死面积;再灌注24 h后检测各大鼠超声心动图。结果Mel预防性治疗4周可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下调心肌细胞凋亡率及梗死面积,降低ER stress标志蛋白GGRP78及CHOP,降低凋亡通路蛋白(均P〈0.01)。结论Mel预防性治疗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 stress相关。
于立明张秋芳王晓武王云金振晓段维勋俞世强
关键词:褪黑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质网应激心肌保护
弓部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与支架全弓置换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回顾性比较同期根部置换+升主至头臂动脉旁路+腔内隔绝主动脉弓部去分支杂交手术(同期弓部去分支杂交手术)25例、头臂动脉旁路+腔内隔绝非体外循环杂交手术(头臂旁路杂交手术)56例和支架全弓置换98例外科治疗急性主动脉...
易定华俞世强左键刘金成杨剑
自制气动左心辅助泵对急性左心室心力衰竭犬血浆CT-1及BNP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及测量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观察自制气动左心辅助泵对急性左心衰竭实验犬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8只实验犬建立犬心力衰竭(心衰)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辅助组(A组)、对照组(B组)。从术前到术后360min共4个时间点内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血浆CT-1和BNP浓度。结果:急性左心衰竭前各组CT-1与BN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衰后360min辅助组CT-1和BNP水平分别是(44·2±4·5)pg/mL和(58·5±6·9)pg/mL,而对照组分别为(180·6±5·7)pg/mL和(132·9±3·6)pg/mL,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流动力学及血浆CT-1与BNP的变化表明,自制气动左心辅助泵能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实验犬的左心功能。
贺涛易定华刘金成徐学增俞世强谭红梅
关键词:心脏辅助装置心室功能障碍心肌营养素-1
心力衰竭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快速递增,在70~80岁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更是高达10%~20%,且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另外,据美国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于2011年间,用于心力衰竭的医疗费用就高达190亿美元。心力衰竭的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已使它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
刘宝辉李明凯罗晓星俞世强
关键词: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心肌收缩力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的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了解当前国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特征,以指导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国内15家大型心脏中心经影像学检查确诊AAD患者1812例(其中Stanford A型726例,Stanford B型1086例)的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合并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及随访等情况,并比较Stanford A型与B型夹层患者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别。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1.1±10.9)岁,男女比例约为3.44:1。Stanford B型AAD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A型AAD患者[(53.3±10.1)vs.(47.5±11.2),P<0.001],Stanford A型AAD患者男性比例较B型更高(83.7%vs.73.3%,P<0.001)。B型AAD患者中,86.8%患者合并高血压病,22.0%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49.5%患者吸烟,均高于A型夹层患者(P<0.05)。A型AAD患者中,32.5%患者合并马凡综合征,19.1%患者合并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均明显高于B型AAD患者(P<0.01)。A型AAD患者有疼痛表现占89.4%,其中前胸痛76.3%,迁移痛12.3%;B型AAD患者中背痛占73.8%,腹痛14.2%。76.3% AAD患者采用CT检查确定诊断。75.3% A型AAD患者实施了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为15.9%;76.1%B型AAD患者实施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内漏占7.8%,死亡率为0.6%。Cox住院死亡风险显示,合并高血压病发生AAD的风险度(HR)为2.80、合并马凡综合征HR为1.76。结论与Stanford B型AAD比较,A型AAD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且男性比例较高。B型AAD患者多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吸烟,A型AAD患者多合并马凡综合征和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多见。疼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CT检查是最常用的确定诊断方法。
李杨刘思奇段维勋俞世强易定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影响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慢性心房纤颤疗效的因素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 (RHD)慢性心房颤动 (AF)患者左心房大小和 AF病史长短与射频迷宫手术治疗AF疗效的关系。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内径 ,询问 AF病史 ,按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疗效分组比较。结果 :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 (恢复组 )患者和未恢复窦性心律 (未恢复组 )患者 AF病史长短和左心房大小有显著差异 (3.8± 3.2年 vs11.1± 8.7年 ,66± 10 mm vs82± 13m m,均 P<0 .0 1) ;AF病史≥ 3年的患者 AF转复率明显低于 AF病史 <3年的患者 (72 % vs96% ,P<0 .0 1) ;左心房长径≥ 70 mm患者 AF转复率明显低于左心房长径 <70 mm的患者 (62 % vs95 % ,P<0 .0 1)。结论 :AF病史长短和左心房大小明显影响射频迷宫手术的治疗效果 ,AF病史越长。
周更须蔡振杰杜日映孙国成俞世强万明明
关键词:心房颤动迷宫术射频消融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2002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全组 2 0例术前均经心电图、X线、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B超检查诊断的 2 0例中 17例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 ,3例未用体外循环 .结果 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1例 . 19例术后恢复顺利 ,出院时心前区杂音消失 .术后随访10 mo~ 2 5 a (16 / 19) ,心功能 I级 .结论 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确诊仍依赖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核磁共振心脏扫描 .手术难度不大 ,应注意修补瘘口确实 ,避免残余分流 ,如冠状动脉瘘远端仍有血管分支时 。
汪钢刘建平俞世强王伟宪易定华刘维永陈文生
关键词: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外科治疗影像学检查
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初步经验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总结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右侧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71例 ,其中男性 38例 ,女性 33例 ,年龄 3~ 39岁 ,体重13~ 6 8kg。室缺直接缝合 6 6例 ,涤纶补片修补 5例 ,同时行三尖瓣成形 5例。结果 术中扩大切口 2例 ,室缺残余漏 1例 ,二次开胸止血 1例 ,手术时间 2 5~ 5 6h ,平均 3 6h。体外循环时间 6 2~ 15 2min ,平均是 97min ;升主动脉阻闭时间 16~ 5 2min ,平均 2 8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习 ,完全镜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可行的。
程云阁俞世强段大为徐学征
关键词:室缺升主动脉残余漏大切口涤纶补片二次开胸
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儿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3~7岁,平均年龄(5.4±2.1)岁,房间隔缺损16例,室间隔缺损6例,采用全胸腔镜下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完全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和VSD修补。结果22例患儿体外循环时间58~142 min,平均(87.9±21.3)min,主动脉阻闭时间17~52 min,平均(20.2±18.3)min;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术后均无重要并发症,5~7 d痊愈出院。结论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方法在小儿心脏病的治疗安全可靠,切口美观。
徐学增俞世强易定华刘金成杨剑魏旭峰王显悦
关键词:胸腔镜心脏外科手术
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47例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总结 4 7例胸壁打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室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 (CPB)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分析 4 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胸腔镜下行室缺修补病例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 4 7例常规方法修补室缺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胸腔镜组患者CPB时间平均 (89.6± 2 7.4 )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37.9± 15 .3)min ,3例患者产生血红蛋白尿。 2例患者因术后残余漏而再次CPB下手术 ,其他患者手术顺利 ,术后无并发症并痊愈出院 ;常规组CPB时间平均 (6 9.2± 19.6 )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2 6 .7± 11.3)min ,2例患者产生血红蛋白尿 ,患者手术均顺利。二组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比较差别明显 (P <0 .0 5 )。结论 :初期胸壁打空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较常规方法延长 ,但其手术方法安全可靠。
段大为程云阁俞世强马爱英薛卫斌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微创外科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