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戎
-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 以“三大改革”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被引量:1
- 2020年
- 农村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久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有序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转移,需要从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政策改革、农业科技管理政策改革以及农村信息管理政策改革三方面入手。从而更好助力农村要素资源实现最优配置、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扶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美丽新农村的战略稳步推进。
- 余戎王雅鹏
- 关键词:普惠金融科技管理农村剩余劳动力
- 马克思论传统城市化模式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局限性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认为典型的传统城市化模式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城市化模式。马克思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武器,对这种城市化模式进行过全面、深刻的辩证分析。马克思认为,这种城市化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的必然产物,它的根本特性是以物为本,即以资本积累和发财致富为根本目的。它一方面为物质生产力和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又具有加深城乡对立、扩大贫富差距以及使生态环境恶化等历史局限性。坚持以人为本,吸取和利用传统城市化模式的一切积极成果,批判和避免传统城市化模式的消极影响,是我国沿着新型城镇化道路前进中一项重大课题。
- 余戎
- 关键词:以物为本资本积累新型城镇化
- 公文写作要看语境——关于一篇报告的争论被引量:1
- 2009年
- 我们常浼,公文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格式规范:但是,如果脱离语境,照搬各种规范、模式,还是写不好公文。因为离开了语境,即特定公文存在的具体语言环境,如谁对谁写,为什么写等,就无法判断哪种格式是规范的,也无法判断怎么表达才是简洁的。下面是一篇看似简单的报送党代表候选人的公文,其原稿除了将报告和请示两个文种相混外,从格式上看并无其他大的问题。至于其他四种修改方案,仅从格式上看都是规范的,但差别很明显:有的简,
- 余戎罗清萍
- 关键词:公文写作脱离语境代表候选人语言环境
-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偏离以农民为本的表现及其对策被引量:17
- 2005年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论述了推进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以农民为本的重要性。回顾了我国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 ,在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核心因素等方面偏离以农民为本的种种表现 ,并提出了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贯彻落实以农民为本方针的一些策略。
- 余戎罗清萍
- 关键词:城镇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 正确评价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被引量:1
- 2005年
- 指出应科学、全面地评价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从质和量两方面认识农村城镇化水平,划分农村城镇化阶段,评价农村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 余戎罗清萍
-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城镇化率
- 以农民为本稳步快速推进城镇化
- 本文认为某些方面程度不同地偏离以农民为本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基本原因,论述了城镇化发展目的、发展动力机制、发展核心因素等方面偏离以农民为本的种种表现,提出了以农民为本,稳步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对策
- 余戎罗清萍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农民为本城镇化
- 文献传递
- 新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的新特点被引量:1
- 2010年
-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已经从需求主导转向供给主导,且年轻劳动力呈有限供给;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增多,并有向东部集聚趋势;主要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就业且成为城镇劳务市场供给的主流,新生代成为农民工的主体;非农转移的领域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稳中有升;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劳动力非农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彻底性。
- 黄宁阳王淅勤余戎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
- 以农民为本稳步快速推进城镇化被引量:3
- 2005年
- 文章认为偏离以农民为本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基本原因,论述了城镇化发展目的、发展动力机制、发展核心因素等方面偏离以农民为本的种种表现,提出了以农民为本,稳步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对策。
- 余戎罗清萍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农民为本城镇化
- 公文的条理从哪里来——修改一篇请示的启示
- 2012年
-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给党八股列出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他尖锐批评了文章写作中不作“系统的周密的分析”,不弄清事物内部的联系,企图用序号掩盖文章缺乏内在逻辑的形式主义做法。这种形式主义做法至今仍存在于公文写作中。请看下面一篇请示的原文(仅列标题和正文内容,下同)。
- 余戎
- 关键词:文章写作公文写作《反对党八股》条理论衡
- 土地流转类型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的经济分析--基于全国2290份村级问卷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土地流转已经成为中国农村最为突出的经济现象,藉由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营规模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和应然选择。“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了“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并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跨行业和跨区域转移。然而中国农村土地类型多样、地貌差别较大,研究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必须就耕地流转类型、林地流转类型、牧地流转类型和宅基地流转类型进行差异性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科学结论。本文以全国31个省省级单位2290份村级调查问卷为基础,优选了4个被解释变量、8个解释变量和19个控制变量,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类型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差别化机制,指出不同土地类型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度不同,提出了加强平原地区耕地流转、林业地区林地流转、牧业地区牧地流转和宅基地流转进而促进各地理要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差异化措施。
- 余戎王雅鹏
-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土地市场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