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亚东

作品数:14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经济增长
  • 3篇生态指数
  • 3篇能源
  • 2篇循环经济
  • 2篇氢能
  • 2篇资源利用
  • 2篇物质流
  • 2篇物质流分析
  • 2篇结构分解分析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电池
  • 1篇电池汽车
  • 1篇隐含
  • 1篇再生能源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生命周期
  • 1篇生命周期分析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补偿

机构

  • 11篇清华大学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余亚东
  • 9篇陈定江
  • 7篇胡山鹰
  • 6篇朱兵
  • 4篇金涌
  • 3篇沈静珠
  • 1篇马铁驹
  • 1篇郭颖
  • 1篇梁赛
  • 1篇毛宗强
  • 1篇洪丽云
  • 1篇江迪

传媒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科学对社会的...
  • 1篇技术经济
  • 1篇环境经济研究
  • 1篇全球能源互联...
  • 1篇第三届全国循...
  • 1篇第三届全国循...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济增长生态指数评价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非常活跃,提出了许多各具特色,也很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体系庞杂、不易操作、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适用面窄、扩展性不强等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
余亚东胡山鹰陈定江沈静珠金涌
关键词:经济增长
文献传递
不同燃料路径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氢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长、能量转换效率高,其燃料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将促进电力系统消纳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已有文献缺乏对氢燃料生产、储运等不同路径的环境影响全生命周期综合分析。考虑中国当前主要的制氢、输氢和发电技术,根据不同技术组合设计17条氢燃料路径,通过GREET软件对这些路径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核算。研究表明:路径3(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液氢槽车输氢)和路径16(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现场制氢)的环境影响最小,低于纯电动车路径(混合发电+锂离子电动车)和汽油内燃机车路径的环境影响。未来需要进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成本,提升这些路径的经济性,从而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低环境影响路径的应用。
余亚东高慧肖晋宇侯金鸣金晨张瑾轩周文戟任宏涛郭颖
关键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生命周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国内外政策应用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关系的失衡引发资源和环境危机。宏观管理决策者越来越重视衡量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迫切需要提高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自21世纪初以来,基于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物质流指标和以资源产出率为代表的衍生指标工具在国内外资源环境宏观管理政策实践中日渐受到重视,有关国家结合国情积累了不少正反经验。该文首先对经济系统物质流指标在日本、德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及国际机构的政策应用进行总结,包括目标制定及相关行动等;其次对中国与资源产出率密切相关的资源效率政策及行动进行了回顾;最后,将中国与日本、德国等国的资源效率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相比发达国家,中国更偏重于资源消耗总量控制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效率政策和行动方案更综合全面,但在技术创新上激励不足。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未来进一步重视资源效率政策,尽快制定符合中国特点的资源消耗指标体系。
朱兵杨载涛陈定江余亚东
关键词:资源效率循环经济
基于MRIO对铁矿石开采生态补偿新机制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方法,从需求端出发,研究了2010年中国省域间贸易隐含铁矿石的情况,识别了铁矿石消费的重点省份与重点部门.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贸易隐含铁矿石总调出量最大的省份为河北省、辽宁省与内蒙古省,均是铁矿石开采大省;总调入量最大的省份为江苏省与浙江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河北省净输出了3.5亿t贸易隐含铁矿石,占全国开采量的32%.铁矿石开采大省将大量的贸易隐含铁矿石输出到东部沿海地区,以满足当地对建筑业与设备制造业的最终需求.最大的贸易隐含流发生在河北省与浙江省之间,河北为浙江提供了3030万t贸易隐含铁矿石,其中绝大多数进入到浙江的建筑业.
张霄阳陈定江朱兵余亚东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
基于DEU的国际物质资源利用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分析中国的物质资源利用情况在国际上所处的位置,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选取中国国内资源开采量(DEU)和相应的资源生产率(RP)为指标,研究了16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资源利用情况,归纳出5种不同的资源利用特征,并将DEU与经济发展、资源生产率与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DEU总量大,基于DEU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2007年RP为0.26 USD/kg),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紧密相关。结合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移资源压力、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与核算制度等政策建议。
朱兵洪丽云余亚东陈定江江迪胡山鹰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资源生产率循环经济
广东省经济结构转型对协同减污降碳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减污降碳的双重压力下,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协同减污降碳,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研究利用减排量弹性系数评估SO_(2)、NO_(x)、烟粉尘与CO_(2)排放量变化的协同性,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探究广东省经济结构转型对协同减污降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生产端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量较大;从消费端看,建筑业同时排放了大量大气污染物和CO_(2).②2007—2017年生产结构变化和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变化对减污降碳的影响存在不协同性,未来可通过优化生产结构和最终需求产品结构促进协同减污降碳.研究显示,应以生产结构和最终需求产品结构转型为重要抓手,提高广东省减污降碳的协同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黄儒霞钟秋萌吴晓慧廖程浩余亚东梁赛
关键词:经济结构转型结构分解分析
中国1982—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生态指数被引量:7
2010年
为在中国实现"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增长以及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并改进了系统的经济增长生态指数。该经济增长生态指数综合考虑了经济、资源、能源和环境因素,易于操作,能衡量经济增长的相对健康程度,并指导未来发展。对1982—2006年间中国案例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生态指数处于"警戒值"和"国家标准值"之间;"十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增长健康程度较差。情景分析指出:只有以经济增长生态指数的"国家标准值"为约束,才能保证未来的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
余亚东胡山鹰陈定江沈静珠金涌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可再生能源——氢能的发展与化石能源的替代被引量:11
2009年
一、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利的能源保障。
余亚东毛宗强
关键词: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氢能经济社会能源问题国际政治
基于物质足迹的城市环境压力及其驱动力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科学地测度区域环境的压力,并进一步分析环境压力变化的驱动力,对于降低区域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理论基础上,测算了上海市2010-2013年的物质足迹,以此来衡量上海市资源代谢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压力,并且将资源结构效应引进IPAT方程来分析环境压力的驱动力。研究表明:2010-2013年间,上海市基于物质足迹的环境压力由2.795亿吨增长到3.08亿吨,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处于相对解耦状态;上海市2010年人均物质足迹为12.1吨,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2倍,略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要低很多;2010-2013年间,上海市基于物质足迹的环境压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人口增长和富裕度的增加,而技术水平的提升则在部分程度上减少了环境压力的增长,资源结构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影响很小,但单个资源比例的变化对环境压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提出了降低城市环境压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余亚东马铁驹朱兵
关键词:环境压力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被引量:14
2015年
作为研究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重要方法,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理论发展非常迅速。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系统回顾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其核算框架和指标体系。重点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研究表明:(1)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核算研究方面:国家层面的核算研究多、方法较为成熟,而区域层面的核算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核算框架;针对直接流指标的核算研究多,而包含间接流或隐藏流的综合指标的核算方法研究不足;(2)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变化原因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包括分解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前者多基于IPAT方程的直接分解法,难以考察经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技术的变化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影响,而后者则在所识别的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影响因素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提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
余亚东陈定江胡山鹰朱兵
关键词:指标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