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霞
- 作品数:38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视黄醇结合蛋白4 (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瘦素(leptin,LEP) 3种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健康医学部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均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50 mg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12次。检测健康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12周血清APN、RBP4、LEP的浓度;分析两组之间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治疗组基线血清APN、RBP4、LEP表达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之间有无线性相关关系。结果治疗组基线APN水平[9. 73(6. 69,12. 37)比(14. 25 (10. 53,23. 28),P <0. 001]、LEP水平[0. 42 (0. 17,2. 60)比3. 90 (1. 38,7. 20),P=0. 002]较健康对照组降低, RBP4较健康对照组升高[12. 29 (10. 62, 21. 33)比9. 13 (7. 36,15. 78),P=0. 024];治疗组治疗后APN水平[11. 95 (8. 12,15. 26)比9. 73 (6. 69, 12. 37), P=0. 027]、LEP水平[2. 84 (1. 04,9. 34)比0. 42 (0. 17,2. 60),P<0. 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RBP4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25);基线APN、RBP4、LEP浓度均与PASI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慢性炎症过程,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可能改善银屑病的炎症状态。
- 乔菊李峰何春霞吴超晋红中
- 关键词:银屑病脂联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瘦素
-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临床病理分析
-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持久性隆起红斑的临床病理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 例持久性隆起红斑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合并疾病及治疗等资料.结果 患者中男性5 例和女性4 例,平均发病年龄57 岁,患者均表现为多发性皮...
- 渠涛何春霞乔菊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饮食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寻常性银屑病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组对照组的研究方法调查350例新发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350例健康人的饮食情况,分析饮食因素与银屑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每天饮酒的比例分别为5.14%和1.71%,单次大量饮酒的比例分别为9.43%和3.14%,每天吸烟的比例分别为22.86%和12.57%,每月3次以上食用高脂食物比例分别为49.14%和34.00%,每月3次以上食用高糖食物比例分别为67.71%和53.71%,病例组患者在饮酒频率、单次饮酒量、吸烟量、高脂肪食物、高糖食物方面高频次、高摄入量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饮酒频率、单次饮酒量、吸烟、高脂肪饮食、高糖饮食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相关,是其饮食危险因素,银屑病患者应尽量减少这些饮食危险因素的暴露。
- 乔菊贾倩楠李峰何春霞吴超余晓玲郑晓枫晋红中
- 关键词:寻常性银屑病饮食流行病学
-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合并获得性血友病乙型肝炎一例
- 报道1 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合并获得性血友病,乙型肝炎.患者男,29 岁.全身水疱2 年,呕血5 天.2 年前患者出现四肢躯干红斑水疱,诊为BP,予激素治疗后好转,停用激素后复发,激素加量后病情好转.
- 闫天萌何春霞李丽晋红中左亚刚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甲损害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分析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甲损害情况及其与银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9月1日至2014年4月1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的3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甲损害情况和特点,甲损害发生与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31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156例(49.5%)有甲损害,其中甲凹点(57.7%)最常见,甲床角化过度(37.8%)、甲纵脊(34.0%)、甲剥离(28.2%)较为常见,而油甲(12.8%)及甲营养不良(3.8%)则相对较少。与无甲损害的患者相比,有甲损害的患者病程长(〉10年)且病情重(PASI〉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4、14.200,均P〈0.01),且有甲损害者PASI评分(中位数为9.10,P25、P75为3.88、18.38)明显高于无甲损害者[4.35(2.50,11.28)](W=21350.50,P〈0.001)。有甲损害者头皮、上肢、躯干及下肢皮损面积大于无甲损害者(W=21744.0、23135.0、22743.5、22797.0,均P〈0.01),且甲损害与头皮皮损面积有相关性(Pearson列联系数rc c=0.224,P=0.01)。有甲损害者中代谢综合征的伴发比例(9.0%,13/145)与无甲损害者(6.5%,10/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3,P=0.423)。但银屑病甲损害与性别、银屑病家族史、发病早晚及实验室指标、代谢指标、BMI等无明显关联。结论寻常性银屑病甲损害常见,与病程长短、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 余晓玲舒丹吴超李峰何春霞乔菊晋红中
- 关键词:银屑病指(趾)甲疾病病例对照研究
- 天疱疮皮损出现疣状角化样改变的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天疱疮病程中皮损出现疣状角化样改变的意义。方法:对3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随诊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例天疱疮患者在病情好转过程中,原有皮疹处出现疣状角化样改变,组织病理显示皮肤乳头瘤样改变,表皮浅层可见不连续的棘层松解现象,直接免疫荧光显示棘细胞间IgG网状沉积,病情出现反复。结论:在天疱疮患者随诊过程中,皮损出现疣状角化样改变可以作为复发的危险标记。
- 渠涛何春霞李莉曾跃平方凯晋红中王宝玺
- 关键词:天疱疮
- 烟酰胺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疱疹样天疱疮1例
- 患者女,74岁,全身红斑、水疱伴痒1年余。经组织病理、免疫荧光、血清抗桥粒芯蛋白1和3检查后,确诊为疱疹样天疱疮。口服烟酰胺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有效。
- 吴超左亚刚晋红中方凯何春霞李丽
- 文献传递
- 皮肤受累的多中心Castleman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皮肤受累的多中心Castleman病的临床和皮损组织病理特点,并且对皮损组织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多中心Castleman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中2例皮损表现为面部及躯干散在棕红色结节或斑块,1例表现为四肢为主的褐黑色浸润性斑片。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显示真皮内淋巴细胞及成熟浆细胞浸润,血管增生明显,淋巴结活检确诊为Castleman病,浆细胞型。3例患者均不伴有人疱疹病毒(HHV)8感染。结论:多中心Castleman病直接累及皮肤罕见,不伴HHV8感染的Castleman病进展缓慢,需长期随诊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 渠涛向以魁何春霞朱铁楠冯瑞娥方凯
- 关键词:浆细胞型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诊治建议被引量:37
- 2019年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会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其中皮肤不良反应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皮肤不良反应最常表现为斑丘疹和瘙痒。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本文综合各个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指南、皮肤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及综述,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免疫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诊治建议。
- 斯晓燕何春霞张丽刘小伟李玥王汉萍郭潇潇周佳鑫段炼张力
- 关键词:皮肤不良反应
-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抗BP180NC16A IgG抗体亚型检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并优化大疱性类天疱疮(BP)抗BP180NC16A IgG抗体亚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通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GSTBP180NC16A重组蛋白,建立抗BP180NC16A IgG亚型的ELISA检测方法,检测2009至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136例BP患者血清中抗体水平,以2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阳性界值为健康对照血清测得的均值加3倍标准差,高于该界值的判断为阳性。并利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中4种抗体均阳性的患者血清,和EL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ELISA法检测的特异性IgGl、IgG2、IgG3和IsG4的阳性界值分别为0.113、0.196、0.154和0.120,20名健康对照4种IgG亚型检测值均低于阳性界值水平,使本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136例患者抗BP180NC16AIgG1、IgG2、IgG3及IgG4抗体亚型阳性率分别为67.6%(92/136)、45.6%(62/136)、50.7%(69/136)和54.4%(74/136);其中4种IgG亚型均阳性者29例,占21.3%;至少一种IgG亚型为阳性者112例,占82.4%,即4种亚型综合敏感度为82.4%。而Western印迹检测20例经ELISA证实4种IgG亚型抗体均阳性的患者血清显示IgG1和IgG4阳性人数分别为15、14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的特异性较好,敏感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 周细平左亚刚刘冰何春霞刘跃华
- 关键词:类天疱疮大疱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球蛋白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