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太蓉

作品数:62 被引量:523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软科学计划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三峡库区
  • 8篇库区
  • 7篇污染
  • 6篇生态
  • 6篇生态系统
  • 5篇三江平原
  • 5篇湿地
  • 5篇水资源
  • 4篇地理
  • 4篇降水
  • 4篇P
  • 3篇都市
  • 3篇营养元素
  • 3篇生态安全
  • 3篇沉积物
  • 2篇地层
  • 2篇都市区
  • 2篇虚拟水
  • 2篇养分
  • 2篇灾害

机构

  • 46篇重庆师范大学
  • 13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2篇安顺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学院
  • 2篇重庆出入境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南京经济学院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中央教育科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厦门出入境检...

作者

  • 59篇何太蓉
  • 11篇杨达源
  • 8篇班荣舶
  • 7篇刘存东
  • 7篇舒瑞琴
  • 6篇杨永兴
  • 5篇韦杰
  • 4篇任朝霞
  • 4篇嵇涛
  • 4篇杨华
  • 4篇庄红娟
  • 3篇葛兆帅
  • 3篇金慧芳
  • 3篇张喆
  • 2篇王世岩
  • 2篇陈国建
  • 2篇李贤良
  • 2篇刘睿
  • 2篇李阳兵
  • 2篇郭跃

传媒

  • 10篇重庆师范大学...
  • 5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高师理科学刊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水利经济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草地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学地理教学...
  • 1篇地理教育
  • 1篇重庆师范学院...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武隆县滑坡灾害特点及成因机制被引量:4
2004年
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了武隆县滑坡灾害的特点和成因机制。全县共有 2 33处滑坡 ,滑坡体体积达 1.36× 10 8m3 ,在重庆市和三峡库区都是属于滑坡灾害的重灾区。滑坡厚度分类以浅层滑坡和表层滑坡为主 ,物质组成分类以坡积层滑坡为主 ,滑坡体体积分类则以中型和小型滑坡为主。全县 4 6个乡镇中 4 1个有滑坡分布 ,总体分布不均。滑坡发育的基岩地层以页岩和泥岩最多 ,绝大多数滑坡发育在 10°~ 30°的斜坡上。滑坡的成因机制主要表现在 3个方面。易滑地层的广泛分布 ,即全县分布大量的泥岩、页岩等软弱岩层 ;地质构造及河流下切造成坡体结构的不稳定 ;暴雨和人为活动的诱发。
何太蓉杨达源
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地层
平行岭谷区都市城郊耕地景观演变案例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都市城郊耕地景观的演变历程,总结耕地景观演变模式进而为未来研究区的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调控提供可借鉴性措施,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按其地貌特征从东至西划分为东部丘陵A区、岩溶低山B区、中部浅丘C区、西部岩溶低山D区4个区域,以1979年的MSS影像、1988、1995、2001、2007和2010年5个时期的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景观指数和定量表征指标,分析了沙坪坝区耕地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变化幅度及其种植结构引起的耕地景观功能变化。结果表明:A、B、C、D 4区耕地平均斑块面积在1979~2010年有了较大程度的减小,相应的斑块数目有了显著的增加,斑块密度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除了A区在逐步减小外,其他3区均呈增大趋势,耕地景观总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了。2001年以前,除了A区快速减少外,各区耕地面积相对稳定;2001年为界限至今,A、C两区耕地演变属于快速消退型,B、D区则属于逐渐消退型。从2003年到2007年研究区种植作物类型及各区功能定位有所变化,研究区正处于从传统都市城郊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变中。研究区耕地景观从东部主城核心区到西部缙云山区,呈现跳跃突变式演变的特殊模式。
王永艳李阳兵何太蓉
重庆都市区食物虚拟水核算与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虚拟水理论,核算了2001—2010年重庆都市区食物生产与消费的虚拟水,选取食物虚拟水自给率、食物虚拟水进口依赖度和食物虚拟水压力指数3个指标对其评价。结果显示:①食物虚拟水生产量逐年下降,由2001年的20.05亿m3下降到2010年的17.26亿m3;食物虚拟水消费量由2001年的35.43亿m3增长到2010年的43.54亿m3;食物虚拟水净进口量在2001—2004年之间呈下降趋势,2005年后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16.39亿m3增长到26.29亿m3。②重庆都市区食物虚拟水进口依赖度较高,食物虚拟水自给率逐年下降,食物虚拟水压力指数大于100%。③在保证足够的生产能力条件下,从区外进口食物虚拟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班荣舶何太蓉舒瑞琴
关键词:虚拟水自给率重庆都市区
基于WPI模型的重庆市水资源安全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综合评价重庆市水资源安全情势,分析多重背景下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以WPI模型构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5个子系统:资源(R)、途径(A)、效率(U)、能力(C)和环境(E)。采用加权函数法计算1997—2013年重庆市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和5个子系统得分值,并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建立水资源安全因素判定模型,对子系统进行优等、中等、劣等因素划分。结果表明:重庆市水资源安全值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系数为0.022 8/a,水资源安全状况趋于好转,并且与因子分析对比结果基本一致;但各子系统时序变化差异较大,途径和能力子系统分值逐年上升,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分值比早年有所下降,该阶段的效率子系统分值变化不大;因素评判结果显示,途径因素和能力因素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从劣等因素变为优等因素,但资源和环境因素却逐渐演变为重庆市水资源安全的劣等因素,效率因素降为中等因素。未来重庆市水资源安全存在一定风险,需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改善,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来加以防范。
张喆何太蓉舒瑞琴刘欢
关键词:水资源安全
基于DPSIR模型的重庆市城口县生态安全探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研究重庆市城口县2005-2015年的生态安全水平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基于DPSIR框架模型,选取19个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计算权重,计算得出城口县在研究期间内逐年的生态安全指数。【结果】研究初始阶段工矿业污染导致城口县生态安全状态处于重警状态;研究中期,城口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安全状态恢复至临界水平;研究末期城口县生态安全经过不断恢复整治,总体处于良好状况。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是:负向影响的压力因子研究期内逐年降低,共下降了64.72%;正向影响的响应因子在研究期内波动上升了235.17%。驱动力因子、状态因子及影响因子也呈波动上升趋势。【结论】2005-2015年城口县生态安全值从0.236 5升至0.812 1,由重警状态转为良好状态,对同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恢复整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邬晶何太蓉任娇娇
关键词:生态安全DPSIR模型
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P、K养分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04年
在三江平原湿地植物生长季节期内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叶章湿地发育的草甸白浆土为研究对象 ,逐月分层采集土样 ,测定其P、K含量 .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和灰色关联分析技术 ,探讨了草甸白浆土中P、K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对P、K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草甸白浆土中P、K含量在剖面垂直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P、K分布与土层的相关性均较好 ,相关系数均在 0 94以上 .此外 ,草甸白浆土各土层P、K含量在植物生长季节均呈明显的动态变化 ,用一元三次非线性回归模型可得到较理想的拟合结果 .同一环境因子对草甸白浆土各土层中全P、全K、速效P及速效K的动态分布影响程度不同 ;不同环境因子对同一土层中P、K的动态分布影响程度更不同 .降水量在所有环境因子中影响程度最大 ,且土壤表层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底部土层敏感 .
何太蓉李贤良杨达源杨永兴
关键词:环境影响因子草甸白浆土三江平原
重庆市开州区农村灰水足迹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进一步研究农村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将灰水足迹与农村非点源污染相结合,选取不同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核算2006—2014年重庆市开州农村灰水足迹,并对其动态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不同污染源产生的灰水足迹动态变化存在差异,其中种植业灰水足迹逐年增加,而畜禽养殖业灰水足迹和农村生活灰水足迹却呈波动减少的特点;(2)开州农村总灰水足迹波动上升,且均由TP灰水足迹决定。研究时段内总灰水足迹平均值为5.268×10~9m^3;(3)基于第一产业产值的开州农村总灰水足迹强度逐年递减,研究时段内总降幅达57.85%。水环境压力指标值波动幅度虽然较大,但其最低值依然大于1。同期农村人均灰水足迹波动上升。研究认为,该地区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加大污水处理力度的同时,仍需控制农村灰水足迹的产生,特别要重视种植业中对磷肥的合理使用,以减缓水环境被污染的状况。
张喆何太蓉王妮武雪倩
关键词:水污染
重庆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一直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热点。本文针对重庆直辖以来的土地资源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土地资源的"P-S-R"模型,由"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系统"构建的24个正负向指标组成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重庆市2003—2011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经历了急速恶化后缓慢改善的过程,呈现出逐渐好转的趋势。总体来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要改善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状况,本文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加强保护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舒瑞琴何太蓉班荣舶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层次分析法
三峡库区现代地貌过程研究——以草堂河流域现代坡地过程研究为例
地貌过程是研究各种地貌发育的过程,重点研究各种外营力作用下的地表物质运动方式、速率以及结果等。它是地貌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分支。其研究有助于揭示地理景观的形成、演化原理和动力,进一步可揭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规律。现代地貌过程是...
何太蓉
关键词:地貌过程地貌发育坡地风化程度剥蚀速率三峡库区
文献传递
认知冲突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
2022年
以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总结教与学过程中的经验,选取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易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知识内容,借助认知冲突应用模式,结合相关案例说明在地理教学中利用认知冲突提升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罗丹何太蓉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