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仁洪

作品数:18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麻醉
  • 4篇切除
  • 4篇全麻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血压
  • 3篇应激反应
  • 3篇躁动
  • 3篇苏醒
  • 3篇切除术
  • 3篇全身麻醉
  • 3篇高血压
  • 3篇氟比洛芬
  • 3篇氟比洛芬酯
  • 2篇动脉瘤
  • 2篇多模式镇痛
  • 2篇依托咪酯
  • 2篇镇痛
  • 2篇乳腺

机构

  • 18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18篇何仁洪
  • 12篇樊理华
  • 11篇章玲宾
  • 8篇游敏吉
  • 8篇陈琴
  • 5篇卢向红
  • 4篇丁友法
  • 3篇徐巧敏
  • 3篇楼天正
  • 3篇韩新
  • 3篇李中华
  • 1篇兰俊
  • 1篇叶碎林
  • 1篇吴继敏
  • 1篇李浩
  • 1篇刘英
  • 1篇兰群飞
  • 1篇赵鹏飞
  • 1篇刘子贵
  • 1篇管丽华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两种麻醉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何仁洪樊理华
关键词:全身麻醉腰麻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在阑尾炎麻醉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阑尾切除手术现在仍首选硬膜外麻醉,在行阑尾切除时存在内脏牵拉反应,由于迷走神经分布广泛较难被阻滞,常会引起疼痛、恶心、呕吐、呃逆等一系列的反应,还因为牵拉阑尾系膜时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变慢和血压下降,
何仁洪樊理华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阑尾炎阑尾切除手术内脏牵拉反应迷走神经兴奋
右美托咪定对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颅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手术开始前30min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微泵10min静脉注射,后持续静脉泵注0.2μg/(kg.h)维持至术毕前30min;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4h和术后24h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结果试验组术毕、术后4h和术后24h的TNF-a为(25.3±6.5、30.3±7.5、29.3±6.9)pg/ml,IL-6为(27.1±7.4、31.3±8.5、26.3±6.2)pg/ml,IL-8为(10.3±5.5、11.2±5.8、17.4±6.9)pg/ml;较对照组术毕、术后4h和术后24h的TNF-a(30.9±7.7、37.3±8.9、35.3±8.2)pg/ml,IL-6(33.3±8.5、36.3±9.5、31.2±8.1)pg/ml,IL-8(14.3±6.3、15.3±6.5、25.5±8.5)pg/ml,IL-10(31.3±11.5、36.3±13.5、42.3±13.5)pg/ml均明显降低;而IL-10(41.3±12.4、48.3±14.6、55.3±14.8)pg/ml,较对照组IL-10(31.3±11.5、36.3±13.5、42.3±13.7)pg/ml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减轻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反应,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同时,也能抑制颅脑手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诱导,对颅脑手术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
章玲宾刘子贵樊理华陈琴韩新何仁洪游敏吉管丽华
关键词:颅脑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
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在内镜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内镜黏膜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40例拟行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为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组,B组为单纯丙泊酚组。A组镜检前1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mg.kg-1,后静注丙泊酚2mg.kg-1,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境,术中根据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03~0.05mg.kg-1。记录患者入室后、用药后、切除术时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及镜检操作时间。术后所有患者送往恢复室留观,询问患者对镜检有无疼痛及记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以及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为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A组(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疼痛记忆。结论氟比洛芬酯可增强丙泊酚在内镜黏膜切除中的麻醉作用,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从而减少麻醉所致的不良反应。
刘英何仁洪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丙泊酚内镜黏膜切除术
依托咪酯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闭环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对老年髋关节手术全麻诱导的心血管反应。方法:髋关节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麻醉诱导药物为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 mg/kg。治疗组应用闭环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诱导,血浆靶浓度设定为0.5 mg/L,脑电双频指数(BIS)设定50。对照组以依托咪酯0.3 mg/kg静脉注射诱导。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5 min(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出量(CO)。记录依托咪酯的诱导总量以及每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的次数。结果:治疗组MAP与基础值T0(97±10)比较,T1(89±10)、T4(85±8)时间点降低(P〈0.05)。对照组HR与基础值T0(78±13)比较,T1(63±9)时间点降低(P〈0.05),T2(91±12)、T3(90±12)时间点HR升高(P〈0.05)。与基础值T0比较,在T1时间点,治疗组(3.29±0.44)、对照组(3.02±0.35)的CO降低(P〈0.05);T2时间点治疗组(5.47±1.26)、对照组(6.36±1.22)CO升高;T3时间点治疗组(5.25±1.51)、对照组(6.44±1.39)CO升高(P〈0.05)。各组间比较,T1时间点对照组MAP(75±8)、HR(63±9)、CO(3.02±0.35)降低(P〈0.05)。T2、T3时间点MAP(105±16,103±9)、HR(91±12,90±12)、CO(6.36±1.22,6.44±1.39)升高(P〈0.05)。结论:闭环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够合理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李中华何仁洪
关键词:依托咪酯闭环靶控输注全麻诱导
依托咪酯复合阿片药物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阿片药物瑞芬太尼及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记录术中循环呼吸情况、术后宫缩痛及苏醒时间。方法选择100例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为ER、ES组,ER组静脉推注福尔利复合瑞芬太尼,ES组给予福尔利复合舒芬太尼。结果两组术中生命循环、呼吸情况均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宫缩痛及苏醒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ES在人流术中无注射痛,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术后清醒虽较ER组稍慢,没有宫缩痛,患者满意率高。
胡林霞何仁洪
关键词: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人流术
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全麻术后患者躁动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其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为挣扎、躁动、恶心、呕吐、喉痉挛和呛咳等,常伴有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目前认为主要与疼痛和手术应激引起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管道刺激及药物残留有关。全麻术后患者躁动的危害较大,容易导致气管导管及引流管脱出,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笔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何仁洪樊理华章玲宾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躁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患者引流管脱出腹腔镜手术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Hunt/Hess分级为I~II级的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25例。A组麻醉前10min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0.4μg·kg-1·h-1持续泵注,B组给予等容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入手术室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10min(T4)的血压(BP)、心率(HR)变化,抽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血糖(GL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30min视觉模拟(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B组的MAP、HR、COR、GLU、LAC较A组增高更为明显(P<0.01或P<0.05);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拔管后30min VAS评分高于A组,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了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能提高麻醉苏醒质量,不延迟苏醒时间。
章玲宾樊理华卢向红何仁洪陈琴游敏吉徐巧敏丁友法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应激反应苏醒质量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性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9月于医院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 800例,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取患者标本,进行培养及耐药性试验;调查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和感染部位分布,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 8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有81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50%;术后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49例占60.49%为主;81例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培养病原菌9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3株占54.64%、革兰阳性菌37株占38.14%、真菌7株占7.22%;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较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较敏感;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120 min、住院时间≥14d、糖尿病史、皮肤黏膜溃烂、低蛋白血症和术中植入物为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术后医院感染发生以肺部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响术后医院感染因素较多,故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针对感染因素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李中华何仁洪徐巧敏李浩赵鹏飞兰俊
关键词:骨科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应激反应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0例。A组于术前24h内行心理干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并于手术切皮前切口内注射0.375%罗哌卡因30mL,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芬太尼0.05mg后接电子止痛泵行PCIA(静脉自控镇痛);B手术结束时给负荷量芬太尼0.05mg后接电子止痛泵行PCIA。结果:A组患者于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1),BCS舒适状态评分高于B组(P<0.05),48h内PCA(自控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可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和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优于单一静脉自控镇痛。
章玲宾樊理华韩新陈琴何仁洪游敏吉丁友法
关键词:乳腺癌多模式镇痛应激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