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长虹

作品数:56 被引量:247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缺血
  • 15篇卒中
  • 11篇血性
  • 10篇血管
  • 10篇脑卒中
  • 8篇缺血性脑卒中
  • 8篇脑缺血
  • 8篇灌注
  • 6篇再灌注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细胞
  • 6篇脑血
  • 6篇灌注损伤
  • 5篇低氧
  • 5篇肢体
  • 5篇脑血管
  • 5篇梗死
  • 4篇蛋白
  • 4篇当归
  • 4篇当归芍药散

机构

  • 53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潍坊医学院附...
  • 5篇潍坊医学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仁和医...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回民医...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56篇任长虹
  • 44篇吉训明
  • 17篇李思颉
  • 9篇赵文博
  • 9篇李宁
  • 6篇曾现伟
  • 6篇丁玉川
  • 6篇杨勇
  • 6篇黄弢
  • 5篇吴晓丹
  • 5篇孟然
  • 3篇李国青
  • 3篇季泰令
  • 3篇曹金强
  • 3篇高明清
  • 3篇朱榆红
  • 3篇李宁
  • 2篇吕国蔚
  • 2篇王鹏成
  • 2篇高志峰

传媒

  • 8篇中国脑血管病...
  • 4篇中国医药
  • 3篇中医药学报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草药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氧适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常会导致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需要探索安全有效的手段,发展形式多样的康复治疗方案,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低氧适应对神经修复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康复手段,有研究发现其可通过神经再生及成熟、血管新生和神经网络重建,在神经系统损伤后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该文从低氧适应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案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探索其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和有效性。
喻琬童任长虹吉训明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低氧适应
一种脑微出血治疗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脑微出血治疗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脑微出血治疗设备,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取36例脑出血患者,将36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8例,第二步:所有患者均参照国内外指南应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
吉训明赵文博李思颉任长虹王媛尹志臣吴川杰张梦珂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高原人群的双臂训练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原人群的双臂训练装置,包括后背固定带、前胸固定带、固定扣、第一气阀、第二气阀、松紧带、连接卡扣、通气嘴、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所述上臂包裹带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上通过连接卡扣连接有...
吉训明李思颉任长虹赵文博丁玉川尹志臣徐佳丽李明黄弢
文献传递
基于丝素蛋白生物模板调控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丝素蛋白生物模板调控的氧化锌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蚕茧脱胶后溶解,制备丝素蛋白水溶液;S2,将锌盐溶液以及碱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S3,将步骤S1中所得的...
李明吉训明尹志臣闫峰李思颉任长虹蒋芳
文献传递
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不同配伍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SS)活血利水不同配伍对缺血性脑卒中雄性小鼠神经再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神经再生相关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影响。方法:成年C57雄性小鼠,制造大脑中动脉远端梗阻模型(dMCAO模型),随机分为7组,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免疫组化检测SVZ区神经再生,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及原方配伍组相比,活血倍量组显著改善了神经功能(P<0.05),增加了DCX阳性细胞数及DCX/BrdU双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活血倍量配伍显著增加了神经再生相关因子—成熟型BDNF成熟片段的水平及CXCR4的表达(P<0.05,P<0.01)。结论:DSS的活血倍量配伍对缺血性脑损伤小鼠神经再生的贡献度最大。
李思颉杨勇李海燕高晨任长虹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再生趋化因子受体4
当归芍药散在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极化、以及促进血管新生/神经再生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当归芍药散在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极化、以及促进血管新生/神经再生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明确了当归芍药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客观实验发现了当归芍药散可调控小胶质细...
任长虹杨勇李海燕吉训明李思颉高晨李宁
文献传递
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研究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2年
脑卒中是人类三大死亡因素之一,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和健康。因此脑卒中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功能评估成为降低脑卒中致死率与致残率的关键。血清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为疾病的临床检查及影像学结果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综述了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生物标志物对脑卒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研究现状。
任长虹高明清李宁吉训明
关键词:卒中生物标志物诊断显像预后
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不同配伍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血管新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不同配伍对缺血性脑卒中雄性小鼠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C57雄性小鼠制备大脑中动脉远端梗阻(dMCAO)模型,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原方组(当归、川芎、白芍、泽泻、茯苓、白术生药剂量分别为68.3、68.3、363.8、181.9、91.0、91.0 mg/kg)、在原方基础上,将活血的3味药加倍的活血倍量(当归、川芎、白芍、泽泻、茯苓、白术生药剂量分别为136.6、136.6、727.6、181.9、91.0、91.0 mg/kg)组、将利水的3味药加倍的利水倍量(当归、川芎、白芍、泽泻、茯苓、白术生药剂量分别为68.3、68.3、363.8、363.8、180.2、180.2 mg/kg)组、仅有活血的3味药且加倍的活血(当归、川芎、白芍生药剂量分别为136.6、136.6、727.6 mg/kg)组,以及仅有利水的3味药且加倍的利水(泽泻、茯苓、白术生药剂量分别为363.8、180.2、180.2 mg/kg)组。采用转棒实验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血管新生;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神经功能与血管数量相关性分析;采用通过蛋白芯片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及原方组比较,活血倍量组小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D31+细胞数及CD31+/BrdU+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0.01),且活血倍量组改善神经功能与血管数量具有相关性;进一步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活血倍量组显著增加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P<0.05、0.01、0.001)。结论当归芍药散的活血倍量配伍对缺血性脑损伤小鼠血管新生的贡献度最大。
张伟任长虹吴晓丹李海燕杨勇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新生活血利水
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联合后适应促进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神经发生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per-conditioning,PerC)联合后适应(post-conditioning,PostC)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并明确PerC联合PostC对脂肪酸β-氧化(fatty acidβ-oxidation,FAO)限速酶——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影响。方法对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模,MCAO模型后30 min进行肢体远隔缺血期适应治疗(PerC),再灌注24 h后重复进行肢体远隔缺血适应(PostC),1次/d,直到取材。再灌注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室管膜下区(subependymal 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再生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CPT1A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及PerC/PostC组比较,PerC+PostC组大鼠,身体不对称运动行为评分降低,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以及向梗死区迁移的细胞数量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神经干细胞的数量与神经功能呈负相关(r=-0.9179,P<0.0001)。然而,迁移到基底节区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数量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制研究显示,PerC+PostC组CPT1A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结论PerC联合PostC治疗能够通过增加神经干细胞的数量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干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干细胞迁移的机制之一。
秦琳慧李宁杨宇杨勇任长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再生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时间<24h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浆ATⅢ、FIB、DD的水平。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5分组和5~19分组,分析ATⅢ、FIB、DD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①脑梗死组FIB的水平为(3.1±0.9)g/L,DD为0.15(中位数)mg/L,高于对照组的(2.6±0.6)g/L和0.07mg/L;ATⅢ的水平为(101±11)%,低于对照组的(10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梗死<12h组与脑梗死≥12h比较,FIB、DD、AT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脑梗死组中,NIHSS<5分者的FIB、DD水平低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Ⅲ水平高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105±11)%比(98±10)%],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OR=8.489×103,95%CI:91.587~78.67×104)、FIB(OR=2.736,95%CI:1.446~5.176)水平升高、ATⅢ(OR=0.929,95%CI:0.877~0.984)水平降低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 FIB、DD、ATⅢ在脑梗死急性期有明显变化。3者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TⅢ可能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之一。
李娜任长虹孙菲李宁吉训明
关键词:脑梗死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急性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