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彦军

作品数:434 被引量:1,01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4篇期刊文章
  • 148篇专利
  • 77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7篇建筑科学
  • 5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电气工程
  • 9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04篇太阳能
  • 109篇除湿
  • 92篇空调
  • 85篇集热
  • 78篇制冷
  • 74篇热泵
  • 62篇集热器
  • 36篇空调系统
  • 30篇除湿空调
  • 26篇蒸发冷却
  • 26篇热水
  • 26篇热系统
  • 25篇换热
  • 24篇性能分析
  • 24篇太阳能集热
  • 23篇热泵系统
  • 23篇泵系统
  • 19篇太阳能制冷
  • 19篇转轮除湿
  • 18篇节能

机构

  • 4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7篇广东电网有限...
  • 10篇西北工业大学
  • 8篇浙江浙能技术...
  • 5篇中国储备粮管...
  • 5篇河南未来机电...
  • 4篇教育部
  • 3篇浙江汉润能源...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市建筑科...
  • 2篇上海核工程研...
  • 2篇挪威科技大学
  • 2篇中央研究院
  • 2篇北京环都人工...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31篇代彦军
  • 222篇王如竹
  • 83篇赵耀
  • 71篇葛天舒
  • 47篇吴静怡
  • 33篇李勇
  • 28篇李勇
  • 21篇许煜雄
  • 19篇腊栋
  • 18篇翟晓强
  • 14篇邓帅
  • 13篇陈金峰
  • 12篇翟辉
  • 12篇张学军
  • 12篇贾春霞
  • 11篇李慧
  • 10篇罗会龙
  • 10篇熊珍琴
  • 10篇姚剑
  • 9篇张鹤飞

传媒

  • 41篇太阳能学报
  • 28篇工程热物理学...
  • 17篇太阳能
  • 15篇化工学报
  • 11篇制冷技术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制冷学报
  • 8篇建设科技
  • 7篇暖通空调
  • 7篇可再生能源
  • 6篇建筑科学
  • 6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2006年中...
  • 4篇2007年工...
  • 3篇中国电力
  • 3篇粮食储藏
  • 3篇制冷与空调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

  • 20篇2023
  • 20篇2022
  • 21篇2021
  • 16篇2020
  • 15篇2019
  • 22篇2018
  • 12篇2017
  • 19篇2016
  • 28篇2015
  • 13篇2014
  • 21篇2013
  • 14篇2012
  • 29篇2011
  • 20篇2010
  • 23篇2009
  • 26篇2008
  • 11篇2007
  • 26篇2006
  • 21篇2005
  • 13篇2004
4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凝废热驱动的新风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废热驱动的新风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新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除湿换热器、第二除湿换热器、冷凝器、第一四通风阀、第二四通风阀、全热回收器、回风阀、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制冷剂循环模块和...
代彦军柴少伟刘宏伟赵耀
文献传递
内插管式太阳空气集热器阵列集热性能与流动阻力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实验对阵列排布的内插管式真空管太阳空气集热系统在上海冬夏工况下的集热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同时考察太阳辐射、风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此类空气集热器阵列布排流动阻力特性。研究发现,真空管太阳空气集热器串并联方式工作,在冬夏工况下均能获得良好的集热温度,冬季夏季集热温度分别可达87.8、109.3℃;平均集热效率为47.4%,单个集热器压降小于80 Pa,阵列集热器压降小于100 Pa。建立空气集热器串、并联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随集热器数量从2个增加到6个,串联的压降比并联的压降差值增大,从107.4 Pa增大到323.6 Pa,串联能获得较高的集热温度,但动力消耗增加,并联的集热温度不高,但动力消耗小。
曾冬琪李慧代彦军
一种集流通换热管道一体化的三角形太阳能腔体吸收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流通换热管道一体化的三角形太阳能腔体吸收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以及填充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保温层,所述内壳体为倒置的V形板框,V形板框与外壳体相焊接,V形板框所围的空间构成腔体吸收器的吸收腔,所述...
宋景慧代彦军廖宏楷马玄徐齐胜李显
文献传递
废热驱动的高效除湿空调系统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文章构建了由固体废弃物气化炉废热驱动的高效除湿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利用除湿换热器承担湿负荷。此外,该空调系统内还设有回热装置,利用该回热装置能够显著降低实际能耗。文章在有、无回热子系统的情况下,分析了高效除湿空调系统的热湿传递特性,并得到了带有回热子系统的高效除湿空调系统的最优工况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当驱动热源温度为70℃时,若高效除湿空调系统存在回热子系统,则该空调系统的平均除湿量达到了9.01g/kg;在有、无回热子系统的条件下,高效除湿空调系统的COP分别为0.7,1.34;当预再生时间为180s时,高效除湿空调系统的运行性能最佳。
孙香宇代彦军赵耀葛天舒王如竹
关键词:废热利用余热回收性能分析
废水余热驱动式干风冷水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余热驱动式干风冷水空调系统,包括风机、空空换热器、除湿换热器、蒸发冷却器、小温差换热末端(风机盘管)、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等形成的空气回路、冷却水回路和余热废水管道。本发明利...
孙香宇代彦军赵耀张婧宇王如竹葛天舒
文献传递
太阳能低温干燥保粮系统研究
种融固体吸附制冷和干燥转轮除湿技术于一体的太阳能低温干燥保粮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以太阳能为动力,将吸附集热面设于屋顶,有效降低了建筑的太阳热负荷。除湿和降温两个过程分开处理,使系统性能与单独的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相比,有了...
代彦军王如竹许煜雄
关键词:吸附制冷集热性能系数
太阳能制冷讲座(7)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制冷技术(下)被引量:1
2010年
四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 1国外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Farber于1957年研制出世界首台以太阳热能为驱动热源的氨-水式吸收式制冷机,随着不断改进,制冷量由0.5RT提高到3RT,太阳集热器也由聚光型变为间歇工作的平板式集热器,并实现了122m^2建筑物的间歇制冷。在1973年召开的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巴黎大会上,苏联科学家Baum等人报告了其1971年利用水一氯化锂开放式吸收式制冷机,
赵耀代彦军王如竹
关键词:空调制冷技术吸收式制冷机太阳能太阳集热器驱动热源太阳热能
再生式蒸发冷却空调
一种制冷工程技术领域的再生式蒸发冷却空调,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多级转轮除湿子系统和蒸发冷却子系统,转轮除湿子系统包括:除湿转轮、电动机、传动机构、回热器、加热器和再生风机,蒸发冷却子系统包括:预冷器、蒸发冷却器、室内换热...
代彦军腊栋李勇王如竹葛天舒
基于PV/T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设计一种基于光伏/光热吸收器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在光伏组件背面布置有吸热板及流道,可有效将光伏组件的热量传递给流道内的载热工质,经过热泵循环后水箱温升可达约30℃,系统热力COP约为5.0;光伏光热吸收器自己发电基本实现自供能。针对PV/T太阳能热泵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发现系统热COP仿真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贺云龙代彦军
关键词:太阳能热泵光伏COP
移动式模块化空气集热器
一种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的移动式模块化空气集热器,包括:集热组件及与之相连接的可移动支架,可移动支架包括:支架体、四个具有卡死装置的移动轮、两根集热组件支承柱、支承轴、四根集热组件调节固定柱。本实用新型提供可多个地点组合使...
李勇代彦军李海峰汪喜波高素芬魏雷李宗良
文献传递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