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祥喜

作品数:44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文学
  • 14篇学史
  • 14篇文学史
  • 10篇代文
  • 6篇史料
  • 6篇文学史料
  • 5篇中国现代文学
  • 5篇现代文
  • 5篇现代文学
  • 4篇当代文学
  • 4篇新月
  • 4篇考辨
  • 3篇中国文学
  • 3篇中国文学史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史实
  • 3篇周刊
  • 3篇作家
  • 3篇现代文学史
  • 3篇现代作家

机构

  • 30篇广州大学
  • 6篇广东教育学院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43篇付祥喜
  • 1篇曾厉
  • 1篇陈淑婷

传媒

  • 5篇广东教育学院...
  • 4篇文艺研究
  • 4篇社会科学论坛
  • 4篇广州大学学报...
  • 3篇文学评论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文艺争鸣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华文文学
  • 1篇编辑学刊
  • 1篇新文学史料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粤海风
  • 1篇浙江旅游职业...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见林徽因诗、短简与建筑题记
2022年
林徽因(1904—1955)生前没有出版文集,直到1985年,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林徽因诗集》(收诗55首,仅80页)。此后出版的文集有陈学勇编《林徽因文存》(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林徽因诗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2012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林徽因全集(套装1—4册)》和201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林徽因集》(梁从诫编,共三卷四册)。
付祥喜
关键词:林徽因诗文集
奠定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基础的力作——读谢泳《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被引量:1
2012年
从1985年马良春提出建立“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导,至今已二十六年。这二十多年里,一方面学术界对于建立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基本一致认识;另一方面践行者寥寥无几,以至于直到今天,这门学科尚处于筹建阶段。由此可见践行者的重要意义。厦门大学中文系谢泳教授是积极践行者之一。
付祥喜
关键词:文学史料学文学史研究力作学术界行者
鲁迅对待《四库全书》“言行不一”
2021年
虽然鲁迅对《四库全书》的意见"似乎一直不大为人所注意,所了解继承"(周作人),但近年来这个话题屡被人谈起,在百度搜索引擎中以"鲁迅与《四库全书》"为关键词的内容有约5,830,000条。其中,多数属于引用鲁迅论及《四库全书》的几篇文章,而关于鲁迅与《四库全书》之关系,却鲜有人提及,下文就此略作考梳。
付祥喜
关键词:《四库全书》百度搜索引擎关键词
从《观察》看储安平编辑与出版发行思想被引量:7
2004年
储安平(1909-1966年),江苏宜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出版家。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新闻系,毕业前后就曾出版了政论集《中国问题与名家论见》、短篇小说集《说谎集》等著作。后曾在报纸副刊任过编辑。1936年至1938年到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系留学。抗战爆发后,储提前回国,出任过复旦大学教授以及中央政治大学研究员和迁至蓝田的国立师范学院教授以及多家报纸主笔和编辑等职务。抗战胜利后,又在重庆短暂地主编过《客观》周刊,1946年初离开《客观》,是年 9月1日于上海创办、主编后来“风行一时”(费孝通语)的《观察》周刊(《新观察》杂志的前身)。1948年12月24日,《观察》周刊被国民政府查封,共出版114期。因种种原因,这位在中国现代新闻史和出版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却长期湮没无闻。笔者从暨南大学图书馆厚厚的灰尘中,找到了他主编出版的《观察》周刊一至六卷。下面仅就《观察》周刊简单谈一下储安平的编辑出版发行思想。
付祥喜曾厉
关键词:《观察》新闻周刊时政评论储安平出版思想出版事业史
新月社若干史实考辨被引量:4
2007年
出现于1920年代的新月社,不论从其始末、缘起、创始人和成员,还是既无明确文学宗旨也无社刊,在当时的文坛没有什么作为、对中国现代文学谈不上有多少影响来看,该社只能是文艺沙龙,而不是文学社团或者文学流派。
付祥喜
关键词:新月社史实考辨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流派文学社团缘起
集体署名的文献如何入全集之我见
2020年
集体署名的文献如何入现代作家全集,至今尚无共识,全集编纂者各行其是,显得比较混乱。大致有两种做法:其一,凡是有明确署名的文献都予以收录,无论集体署名还是单独署名,也无论亲笔签名还是他人代签。2005年版《鲁迅全集》收录鲁迅书信的要求便如此,该卷收入鲁迅和茅盾联合署名的三封致伊罗生信,均为茅盾起草,有一封鲁迅只签了名,有一封没有鲁迅的任何文字。其二,集体署名的文献,有的收录,有的不收。例如,近来有人注意到,“《两地书》因一半为许广平的作品”,《鲁迅全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版)未录,而《萧红全集》(燕山出版社2014年版)却收入署名塞克、端木蕻良、萧红、聂绀弩的三幕剧《突击》。
付祥喜
关键词:《鲁迅全集》端木蕻良现代作家《两地书》
中国现代作家书信的“公”与“私”——以鲁迅书信与文集、全集编纂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中国现代作家书信存在“公”“私”之别、“书”“信”之别。当书信仅作为人际传播影响个别人,它只是私人空间的私人文本;当书信被编入文集、全集,就从私人空间转向公共空间。从鲁迅文集、全集编纂,可以发现,相对具有公共性质的“书”与更具私人性质的“信”出现分离,前者收入文集、全集均无阻碍,后者成为文集辑佚对象,且部分长期在全集中失收。现代作家书信如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最终成为文集辑佚、全集编纂的对象,作者本人、亲属和整理者自觉规避某些言语,先后对书信进行增删、修改,以致书信在编入文集、全集过程中发生变异,成为不同于原信的公共文本,进入文学研究者视野后,被整合到文学史叙述之中,使作家形象更为丰富和复杂,有的甚至影响作家形象塑造。这一现象,某种程度上具有重写文学史的意义。现代作家书信由“私”转“公”,是一个文本凝定过程,在社会治理、政治生活以及日常活动中,构成一种毛细管式的道德文化力量。
付祥喜
关键词:私人空间书信全集
地域文化传统与浙江文学史家群体的崛起
2012年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曾崛起了一个相当独特的文学史家群体,这就是浙江文学史家群体。从地域文化传统视角审视,这个群体的生成,应是此地浓厚的地域文化传统的现代延续,其中包含历史机遇等诸多因素。另外,这个群体的崛起,也与地域文化精神的驱动是分不开的。
付祥喜
“新歌行”与中国近现代诗歌被引量:1
2014年
"新歌行"作为"诗界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诗体,对中国近现代诗歌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此一直缺乏关注,有分量的研究更不多见。"新歌行"既承袭传统歌行乃至宋诗的某些特点,又突破旧体诗束缚,从"俗语入诗""以文为诗"两方面对新诗的生成起到示范与推动作用,并成为近代歌诗的代表和现代歌诗的先导。"新歌行"藉此填补了新派诗与白话新诗之间缺少的中间地带,构成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重要环节。
付祥喜
关键词:旧体诗新诗歌诗
中国穿越题材影视剧创作局限论
2014年
中国穿越题材影视剧创作存在值得警惕的局限:因为缺乏科幻精神和科幻氛围,极少有穿越未来的作品;热衷于翻拍,显示编导原创能力萎缩;从整体结构到细节、从情节设置到人物性格刻画、从部分场景到局部画面都存在大量复制,致使穿越剧呈现模式化、低俗化倾向;颠覆、改写历史可能导致"娱乐至死"。中国穿越剧作为对现代性的另类体验,要突破这些局限,就必须蕴含审美意蕴、伦理价值和终极意义,而不是成为纯粹供观众消遣或者猎奇的工具。
付祥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