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明湘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电子电信
  • 7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红外
  • 7篇超导
  • 6篇高TC
  • 5篇探测器
  • 4篇红外探测
  • 3篇导体
  • 3篇光探测
  • 3篇红外探测器
  • 3篇高TC超导
  • 3篇超导薄膜
  • 3篇超导体
  • 2篇光谱
  • 2篇光探测器
  • 2篇光学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学
  • 2篇H
  • 2篇A-C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约瑟夫森效应

机构

  • 18篇西北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安矿业学院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于明湘
  • 8篇姚合宝
  • 8篇贺庆丽
  • 4篇樊江水
  • 4篇平一梅
  • 3篇万云
  • 3篇杨建清
  • 3篇何大韧
  • 3篇赵成东
  • 3篇徐蓉
  • 3篇李宏成
  • 3篇刘买利
  • 3篇张湘云
  • 2篇吴鹏
  • 2篇王瑞兰
  • 2篇冯忠耀
  • 2篇宣毅
  • 1篇吴鹏
  • 1篇王树林
  • 1篇王树林

传媒

  • 6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光子学报
  • 3篇低温与超导
  • 2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应用激光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大学物理实验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8
  • 7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1
  • 1篇198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岩红外发射光谱的测定及其在石油测井中的可能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描述了物体红外辐射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矿岩红外发射光谱的测定,并给出了在一定温度下,对不同矿岩样品发射光谱测定的结果;讨论了红外辐射测温以及热成像系统在石油勘探中的可能应用。
樊江水何冠生于明湘
关键词:矿岩测井石油
高Tc超导薄膜约瑟夫逊结光探测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我们研制了具有约瑟夫逊效应的高ToGdBa2Cu3O7-薄膜双晶晶界结,对其交直流约瑟夫逊效应进行了观测,并用其进行光探测,用波长为0.6328μm的He-Ne激光器辐照双晶结结区,系统观测了双晶晶界结的光响应特性,得到的最好结果如下:噪音等效功率NEP=1.9×10-13W,归一化探测率D=53×109cmHzW-1,响应率Rv=4.2×107V/W,响应时间r=4.35×10-7s.
于明湘樊江水张湘云王树林
关键词:约瑟夫森效应光探测高TC超导体
KCl透镜上的类金刚石碳膜红外透射特性研究
2002年
用射频—直流辉光放电PECVD法在KCl透镜上沉积了非晶结构的类金刚石碳膜 测量显示镀覆了类金刚碳膜的KCl透镜在 2 .5 μm~ 5 0 μm红外范围内具有高增透作用
姚合宝贺庆丽徐蓉于明湘
关键词:等离子体类金刚石碳膜红外透射谱
高Tc超导GdBa_2Cu_3O_7薄膜弱连接双晶结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获得具有约瑟夫逊效应的超导弱连接结,我们在YSZ(钇稳定的氧化锆)双晶基片上,制备了高TcGdBa2Cu3O7超导薄膜,晶界夹角为24°和32°两种,采用光刻技术的晶界上刻出不同尺寸的微桥,晶界贯穿桥区而形成双晶结,观测了结的直流1-V特性和在10GHz微波辐照下临界电流的压缩和Shapiro台阶,实验结果证明双晶结具有约瑟夫逊弱连接行为,在实验基础上,对结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将双晶结用于光探测获得成功。
万云于明湘贺庆丽姚合宝姚合宝
关键词:超导薄膜
高Tc GdBa_2Cu_3O_(7-δ)薄膜双晶结光探测器
1998年
研制了具有约瑟夫逊效应的高TcGdBa2Cu3O7-δ薄膜双晶晶界结,按照光助隧道效应的原理我们用双晶结进行光探测,光源是波长为0.6328μm的He-Ne激光器,系统观测了高TcGdBa2Cu3O7-δ双晶结的光响应特性,最好的结果为:噪声等效功率NEF=4.3×10-(14)WHz(-1/2),归一化探测率D=1.2×10(10)cmHz(1/2)W-1,响应率Rv=3.5×107V/W,响应时间τ≤4.12×10-7s。
万云贺庆丽姚合宝于明湘张湘云
关键词:光探测红外探测器
a-C:H/KCl红外透射体的设计与工艺
1991年
报告将渐变折射率非晶碳氢膜(a-C:H)用作氯化钾红外激光透镜的保护、增透膜的设计;实验室制备工艺及样品的性能测试。
姚合宝刘买利贺庆丽于明湘籍万新吴鹏何大韧籍修炎
关键词:红外光学
红外反射镜a-C·H/Au/Cu/Cu的设计与实验室工艺
1991年
本文报导将非晶碳氢膜(a-C:H)用作红外反射镜Au/Cu的表面保护膜的设计计算、实验室制备工艺研究、及有关性能测试结果。我们的第一阶段工作结果表明,a-C:H/Au/Cu在实用上是有价值的,值得继续进行工作。
贺庆丽刘买利于明湘吴鹏何大韧籍修炎
高Tc超导薄膜双晶结光探测器被引量:3
1997年
研制了具有约瑟夫逊弱连接行为的高TcGdBa2Cu3O7-δ双晶晶界结,并用双晶结进行光探测,用波长为0.6328μm的He-Ne激光器辐照双晶结区,系统观测了结的光响应特性,最好的结果为噪声等效功率NEP=1.9×10-13W,归一化探测率D=5.3×109cmHz1/2W-1,响应率Rv=4.2×107V/W,响应时间τ=4.35×10-7s。
赵成东杨建清于明湘万发宝平一梅王瑞兰宣毅李宏成
关键词:光探测超导薄膜高TC
非晶碳氢膜的介电谱与分形结构
2001年
利用 RF- DC辉光放电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非晶碳氢膜 ,并测试了其介电谱 ,用分形理论研究了这种无序结构材料的介电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低频反常色散介电谱确实可以传达物质结构的信息。
姚合宝贺庆丽于明湘
关键词:介电谱
硅、锗衬底上的软硬碳氢膜
1989年
我们使用射频-直流辉光放电系统制备了非晶碳氢膜(a-C:H),所用的衬底为半导体级抛光后的硅、锗单晶片,锗片纯度在9个9以上,硅片为N型,电阻率10~20Ω·cm为研究淀积源对膜层结构的影响,我们除使用气态源乙炔(C2H2)外,还使用了液态源戌烷(C5H12)。所用淀积参数为:高频频率10MHz,高频功率密度1.4~2.8W/cm2(未能精确测量),直流偏压0~600V,气体流量0.3~0.61/min,反应室内压强0.01~1托,衬底温度:室温~300℃。
于明湘吴鹏柳伟刘文蓉何大韧刘买利施华
关键词:衬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