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雁南 作品数:15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1808年西沙测绘的中国元素暨对比尔·海顿的回应 被引量:3 2019年 在近年来关于南海问题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研究中,不断有学者强调历史的重要性,以及重估原始历史信源的必要性。比尔·海顿等学者对与南海领土争议有关的历史叙述的可信度提出了质疑,对于我国主张的历史性权利提出挑战。究其原因,是因为既有的西沙群岛历史地理研究多依赖二手信源,或是零散而间接的一手文献,如同隔靴搔痒,未能做到精确、有力地论证中国人同西沙群岛的直接联系。本文使用回忆录、日志、通信等一手文献,展示和研读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属孟买海军于1808年在南中国海执行的对帕拉塞尔(西沙群岛)的水文测绘中丰富的中国元素。研究显示,孟买海军在此次测绘活动中,既见证了中国人在帕拉塞尔上频繁的活动,也利用了当地人关于帕拉塞尔的地理知识,更记载了中国人在帕拉塞尔上的生产、生活设施。由于这是南海地区最早的近代水文测绘之一,因而具有高度的严谨性。而英国东印度公司相对于中、越两国的中立性,使得此次测绘的文献记载具有不容置疑的可信度。研究证明,中国在西沙群岛的历史性权利是建立在丰富、扎实的事实基础上的,这也是对比尔·海顿的质疑的回应。 丁雁南近代海图的更新机制 被引量:1 2022年 以近代英国出版的一份刊物《海军纪事》(The Naval Chronicle,1799—1818年)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以该期刊为平台的一系列有关海图质量和航海科学的通信。以围绕加斯帕尔海峡和弗里奥角的通信为例,以处于更新过程中的海图,或对航海节点地物经纬度的商议和推算,展现了发表于《海军纪事》上的通信与海图及地理知识进步之间的显著关联。在海洋测绘和海图绘制从近代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除了技术和制度的因素,期刊通信者的角色也需要得到充分肯定。 丁雁南 项羽雯关键词:海图 近代跨国精英的社交空间:上海的总会和俱乐部 2020年 上海开埠后,西方人引入了一种新型社交方式和社会机构组织形式--总会和俱乐部(club)。总会和俱乐部具有排斥性和约束性的特征,但也在娱乐和休闲之余,因此催生了活跃而多元的社交活动。作为殖民时代的产物,这种社交模式吸引了在华外国人和中国本土精英阶层的参与,但它对于改造中国传统的社交方式,塑造中国社会的城市性和现代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关于西方社交机构的专门研究依然稀少。研究近代上海丰富多彩的总会或俱乐部的历史,结合其"半殖民地"的时代性质,可以讨论俱乐部社交活动的影响。同时,对于近代上海总会或俱乐部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当前全球化时代跨国精英群体的社交模式。 丁雁南关键词:俱乐部 精英 半殖民地 地理知识与贸易拓展: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手稿地图上的南海 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介绍一批17世纪中期的荷兰手稿地图,重点讨论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制图师对南海地区的地图表现。从地图学史的角度,这批地图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它们沿袭“波图兰”(portolan)海图的风格;其次,较之16世纪的葡萄牙人地图,在精确性上有了极大提高;第三,部分地图上的船只航迹和水深数据显示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只曾进行过水文调查;第四,荷兰人在葡萄牙人地图上的“帕拉塞尔”(I.Pracel)的右边或更远离海岸的位置,绘制了一组呈三角分布的浅滩,称之为“普鲁伊斯浅滩”(pruijs drooghten),它所表现的正是西沙群岛。本文认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拓展东南亚和东亚贸易网络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地理知识上的巨大进步,地理知识与贸易拓展呈现出携手并进的态势;荷兰人的地图制作活动存在一个在手稿和印刷品(manuscript vs.print)平行发展、各有侧重的二元结构,17世纪荷兰人在地图学上的真实成就或被其繁复华丽的装饰性、消费型地图的商业成功所掩盖,实则有待于深入认识和进一步肯定。 丁雁南关键词:地图学史 南宋临安节日活动的时空结构研究 被引量:8 2008年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由于缺乏有关历史城市物理空间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及受研究资料所限等原因,关于历史时期的城市居民生活空间方面的研究较少开展。本文选择南宋时期的临安作为城市空间研究对象,在全面梳理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的基础上,尝试结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法和时间地理学两种方法,对南宋临安节日活动空间进行剖析,揭示其城市节日活动的时空间结构特征。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机制,提出物理空间奠定了临安节日活动空间的基本格局、都城地位是临安节日活动空间形成的控制因素、城市经济主导了临安节日活动的空间分异过程等结论。 张晓虹 牟振宇 陈琍 丁雁南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南宋 地图学史视角下的古地图错讹问题 2018年 '左图右史'是古今学者梦寐以求的研读条件。问题是,如果地图错了怎么办?对于地图学史研究来说,古地图提供的不仅包括'正确'的、在当代标准下依然有效的地理信息,还有一些不正确、不准确的信息。由于制图技术的时代性,古地图表现的内容与当代的地理情况、地图规范出现断层,乃至方枘圆凿。古地图中的错讹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认知和处理,就会成为知识'陷阱'。 丁雁南关键词:古地图 历史地理学 拉塞尔 地图学史 地理知识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以史为鉴 被引量:4 2024年 简要回顾19世纪以来地理学术史可见,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在过去从未曾统一过,至少在如今论证地理学在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有其用武之地时所追求的那种形式上是如此。不过,自然地理学已开始认识到实证主义的局限,这为解决眼下正在影响我们星球的一些紧迫问题开启了一条合作路径。文章在结尾部分以实例展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合作的可能状态,倡导学界多关注政治-地志学取径,将地区在权力结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纳入考量,从而集中探讨世界范围内区域的多样性。 克里斯蒂安·凯斯特洛特 洛伦佐·巴尼奥利 丁雁南 安宁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后实证主义 欧美历史地理学的早期传统 2022年 引言译者注:本文系原作者为世哲出版公司《世哲历史地理学指南》所撰写的第二章。现经世哲出版公司书面许可翻译刊出。原文书目信息:Michael Heffernan and Karin M.Morin,Between History and Geography,Mona Domosh,Michael Heffernan,Charles W.J.Withers,eds.,The SAGE Handbook of Historical Geography,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20,pp.25-46。原标题直译意为“在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考虑到将该章从全书中拿出独立成篇及其主要内容的时空范围,本文译作“欧美历史地理学的早期传统”。 迈克尔·赫费南 卡琳·M.莫琳 丁雁南 李鹏(校) 汤茂林关键词:历史地理学 MICHAEL 两个“帕拉塞尔”之谜:地图史理论变迁与西沙群岛地理位置认知的演化 被引量:2 2020年 将“拼图游戏”视作一个理论模型,尝试给出在整体不完全、细节有缺失的情况下,构建地理知识和地图谱系的一种思路。对部分基于地图史的帕拉塞尔(西沙群岛)历史地理学术观点提出商榷。在地图上同时绘出长条状帕拉塞尔与三角状浅滩区的做法,始见于17世纪中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地图。这是兼顾继承葡萄牙人地理知识和表现荷兰人自身发现的折中做法。它在欧洲和中国的传播曾导致学者提出“古Pracel”概念。研究显示,它是对地图史和相关地理知识谱系的误读。荷兰人的三角状“pruijs drooghten”是地图史上最早的对西沙群岛局部的正确描绘,但他们并未继续探索。对帕拉塞尔的测绘最终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完成。 丁雁南关键词:拼图游戏 地图上的默会知识——以《中国古航海图》上的外罗为例 2023年 文章响应关于加强中国地图学史研究理论素养的呼吁,将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概念引入地图学史研究。古代地图的“成图过程”中包含了并未形诸文字或图像的默会知识,认知和重拾默会知识对于解读古地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美国耶鲁大学收藏的一套《中国古航海图》为研究对象,其中的几幅地图上多次出现名为“外罗”的岛屿,学者郑永常将其指认为中国西沙群岛中的甘泉岛(或金银岛)。笔者认为这是对地图的误读,外罗所指的实则系今越南中部沿海的李山岛(CùLao Ré)。误读的深层原因在于认识论的局限。近代以来发展出来的科学地图学深刻影响了当代学者,后者对以《中国古航海图》为代表的山形水势航海图上的默会知识的存在缺乏认知,忽视默会知识并进而以现代方法机械地解读古地图上的地理信息。文章说明,严肃的理论探索能够助益地图学史研究的精进和可持续发展。 丁雁南关键词:默会知识 地图学史 哲学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