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永生

作品数:103 被引量:75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交通部科技进步“通达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理学
  • 11篇天文地球
  • 6篇水利工程
  • 6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毛细管
  • 11篇压载
  • 11篇污染
  • 10篇絮凝
  • 10篇毛细管电泳
  • 9篇压载水
  • 9篇重金
  • 9篇重金属
  • 9篇微流控
  • 9篇船舶
  • 8篇微流控芯片
  • 8篇高分子
  • 8篇船舶压载
  • 7篇碱蓬
  • 7篇翅碱蓬
  • 6篇运算器
  • 6篇船舶压载水
  • 5篇电极
  • 5篇有害生物
  • 5篇水文

机构

  • 59篇大连海事大学
  • 33篇上海海事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宁波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加拿大环境部
  • 2篇大连轻工业学...
  • 2篇大连市西岗区...
  • 2篇辽宁警官高等...
  • 2篇辽宁出入境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吉林省电力有...
  • 1篇吉林省电力有...

作者

  • 103篇丁永生
  • 32篇公维民
  • 20篇林炳承
  • 16篇庞艳华
  • 14篇宿鹏浩
  • 13篇朱鸣鹤
  • 12篇孙丹
  • 12篇丁德文
  • 9篇李博伟
  • 9篇孙冰
  • 9篇黄振德
  • 9篇解华
  • 8篇李一凡
  • 7篇陶平
  • 6篇马旭
  • 6篇刘兴坡
  • 6篇朱时茂
  • 5篇陈捷
  • 5篇崔妍
  • 5篇郑道昌

传媒

  • 19篇大连海事大学...
  • 8篇海洋环境科学
  • 8篇安全与环境学...
  • 4篇色谱
  • 3篇分析化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吉林电力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水文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 11篇2006
  • 20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改性膨润土治理压载水有害生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船舶压载水造成的有害生物外来入侵问题已经引起世界性关注,本研究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为改性材料,通过膨润土颗粒的表面吸附及离子交换作用对膨润土进行了改性,并以常见于我国沿海的海洋生物种小球藻(Chlorellasp.)、新月菱形藻(Nitzchia closterium)为目标生物,研究了有机膨润土对压载水中有害生物的去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与HDTMAB发生了有效结合,微观结构和形貌发生改变。当有机膨润土的用量为0.02 g/L时,在24 h内小球藻的去除率大于85%,新月菱形藻的去除率大于90%,而未经改性处理的原土在相同用量下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去除作用,这表明膨润土通过有机改性除藻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对有机膨润土除藻机理进行分析,有机膨润土表面静电作用和季铵盐离子亲脂性长脂肪链的网捕作用及灭杀作用是有机改性膨润土去除微藻细胞的主要原因。
庞艳华丁永生孙冰孙丹公维民
关键词:有机膨润土絮凝压载水有害生物
毛细管电泳接触反应法测定血清中铁传递蛋白的浓度被引量:2
1998年
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中铁传递蛋白(transferrin)的毛细管电泳接触反应(catalyticmethod)方法.利用血清中铁传递蛋白计量化学结合铁的性质,用标准铁饱和铁传递蛋白,通过对铁准确定量,测定血清铁传递蛋白的浓度。对0. 50~10.0 umol/L的标准铁溶液做回归曲线,线性回归系数r=0.995。对七个健康成人的血清铁传递蛋白进行分析,获得实验结果中铁传递蛋白的浓度(CTf)分别是23.9、25.7、26.9、24.5、23.2、25.5和 23.7 umol/L。此方法只需要30 uL血清,2h的样品预处理时间。毛细管电泳分离过程6 min.
丁永生林炳承马银法
关键词:铁传递蛋白血清毛细管电泳
盐沼植物翅碱蓬根际沉积物常见重金属分布及生物可利用性被引量:13
2005年
翅碱蓬(Suaedaheteroptera)根际沉积物中四种常见重金属(Cu、Zn、Pb和Cd)的总量次序为Zn>Pb>Cu>Cd,且随潮滩变化明显。重金属总量在根际沉积物中高于非根际沉积物,尤以中潮滩差异最显著。对根际沉积物重金属5种化学形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态和残渣态)分析发现,Cu、Pb均以残渣态为主,其次为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为最低;Zn以可交换态为主,其次分别为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最低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态。基于生物可利用性,上述5种形态可以分为活性态(包括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态)和残渣态两大类。研究发现,根际沉积物化学形态转化趋势与元素性质有关,Cu、Pb由活性态向残渣态转化,生物可利用性降低;Zn由残渣态向活性态转化,生物可利用性升高。
朱鸣鹤丁永生郑道昌陶平曲有杰崔妍公维民丁德文
关键词:重金属翅碱蓬根际化学形态生物可利用性
高分子改性絮凝剂在船舶压载水有害生物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粉为原材料,用自制的阳离子醚化剂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其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以制备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红外光谱扫描图谱显示,产物是含有季胺基团的胺基化纤维素和淀粉.用其絮凝沉淀处理船舶压载水中微藻,总体絮凝沉淀效果良好,用量为50 mg/L时,作用48h后对新月菱形藻的去除率达到95%;作用72h对小球藻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同时,对添加絮凝剂前后上述两种藻的叶绿素a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该絮凝剂对其有杀灭抑制作用.
孙丹丁永生公维民庞艳华王俊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处理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一种微流控芯片DNA分子存储器
一种微流控芯片DNA分子存储器,由存储介质、反应介质和微流控芯片构成: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含有已知序列的短链的DNA存储单元分子、用于起始操作的DNA空白分子、通过生化反应代表叠加结果的DNA存储分子。所述微流控芯片上至少设...
林炳承李博伟解华黄振德丁永生
文献传递
天然高分子改性阳离子絮凝剂的性能被引量:9
2004年
以天然玉米芯粉为原料与阳离子醚化剂和碱性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絮凝剂.分别选用高岭土、硅藻土两种体系研究其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天然高分子改性阳离子絮凝剂的絮凝性能明显优于六水氯化铝和国产的聚丙烯酰胺,具有最佳用量范围宽、pH应用范围广、无毒性残留等优点.
曲有杰陈捷丁永生公维民
关键词:阳离子絮凝剂絮凝性能高岭土硅藻土
水果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建立了水果、蔬菜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提取、净化及其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法。用水和丙酮溶剂提取 ,填有无水 Na2 SO4 和Al2 O3的层析柱净化 ,浓缩后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检测到样品中甲胺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1%~ 90 % ,82 %~ 90 % ,84%~ 10 2 % ,80 %~ 90 % ,变异系数均小于8.0 %。实验表明 ,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灵敏度高 ,净化效果好 ,适用性广等特点 ,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测定方法。
庞艳华丁永生马旭公维民崔妍曲有杰柳伟
关键词:环境科学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毛细管柱
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及其生物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46
2004年
围绕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有毒物质多环芳烃,介绍了该类污染物质来源、性质、危害及不同环境领域中污染现状,尤其针对不同领域中其分布、存在形态、归趋模式等进行了综合评述,讨论了国内外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海洋及沉积物所应用的生物修复原理和相应科学技术研究,其中包括微生物基本代谢原理、微生物共代谢机理和应用,阐述了微生物基因调制研究的最新动态和通过激发微生物生物活性,加速多环芳烃降解的多种技术手段.最后总结了多环芳烃环境污染的有关控制途径及其管理规范,并展望了生物修复研究的发展前景.
于秀艳丁永生
关键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海洋环境
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自来水中金属离子被引量:8
2004年
介绍了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技术 ,并对大连市自来水中Ca2 + 、 Na+ 和 Mg2 + 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 ,结果分别为 (59.4± 5.6)mg/ L、 (2 1 .0± 0 .1 ) mg/ L和 (1 8.6± 0 .7) mg/ L,最低检测限依次为0 .0 1 mg/ L、0 .0 4 mg/ L和 0 .0 2 mg/ L。实验条件为 :石英毛细管柱 50μm(i.d.)× 50 cm;运行电压 1 6 k V(+→ - ) ;紫外检测波长 2 1 4 nm;缓冲液为 p H=4.75的乙酸溶液 ,含有浓度为 8.0 mmol/ L的背景吸收物质咪唑 ;采用虹吸进样法 ,高度差为 9.8cm,进样时间为 1 0 s;应用内标法对 Ca2 +、Na+和 Mg2 + 3种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测得 Ca2 + 的质量浓度为 54 mg/ L,验证了毛细管电泳法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张少君丁永生李大志孙立王刚林炳承
关键词:环境工程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原子吸收金属离子
上海市街道灰尘中PBDEs的含量水平、来源及组成特性被引量:1
2016年
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域,对16个监测点的街道灰尘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水平、来源和组成特性进行研究。于2013年11月份采集16个街道灰尘样品,对其进行索氏提取和层析净化等前处理后采用GC-MS对12种待测PBDEs目标化合物进行定量定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2种PBDEs化合物全部被检出,16个采集点采集的街道灰尘中PBDEs质量比在12.046~82.835 ng/g,平均质量比为38.428 ng/g,不但高于苏州、无锡、南通等地的街道灰尘样本,而且远高于上海市土壤中PBDEs质量比;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得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PBDEs污染来源基本相同,主要为含有PBDEs产品在使用过程中PBDEs的释放,各郊区PBDEs污染物来源则各不相同,主要为各郊区工业区生产过程中PBDEs的释放;主要污染物有BED-47和BDE-49;监测点街道灰尘中PBDEs的质量比分布差别较大,各个监测点PBDEs的污染还处于不断变化中。
常鑫丁永生陈旻豪宿鹏浩孙丹刘兴坡朱云娟李一凡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街道灰尘多溴联苯醚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