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加丽

作品数:24 被引量:419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通市水利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灌溉
  • 8篇控制灌溉
  • 7篇蒸发蒸腾
  • 7篇蒸发蒸腾量
  • 6篇水分
  • 6篇节水
  • 5篇水稻
  • 5篇土壤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5篇作物蒸发蒸腾...
  • 5篇节水灌溉
  • 5篇灌溉条件
  • 5篇参考作物
  • 5篇参考作物蒸发...
  • 3篇稻田
  • 3篇蒸腾
  • 3篇作物
  • 3篇作物系数
  • 3篇晚稻

机构

  • 23篇河海大学
  • 2篇浙江省水利河...
  • 2篇南通市水利局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4篇丁加丽
  • 21篇彭世彰
  • 20篇徐俊增
  • 6篇李道西
  • 4篇张瑞美
  • 2篇罗玉峰
  • 2篇刘凤丽
  • 2篇缴锡云
  • 2篇胡玲
  • 2篇魏征
  • 1篇沈波
  • 1篇杨香云
  • 1篇黄乾
  • 1篇王永建
  • 1篇茆智
  • 1篇李宇
  • 1篇陈晓飞
  • 1篇寇立娟
  • 1篇吴海军
  • 1篇叶澜涛

传媒

  • 5篇河海大学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节水灌溉
  • 1篇中国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温度资料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被引量:33
2007年
针对利用FAO56-PM法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时气象资料需求往往不易满足的问题,研究了温度法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FAO56-PM法ET0计算值为标准,比较分析了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简化的FAO56-PM法以及Mc cloud法在我国湿润气候区的应用效果,评价了校正后的温度法以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该气候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ET0较小时,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和简化的FAO56-PM法计算值较FAO56-PM法偏大,在ET0较大时较FAO56-PM法偏小;改进后的Thornthwaite法与FAO56-PM法最为接近,Mc cloud法与FAO56-PM法的计算结果差异最大;除Mc cloud法外,校正后的温度法检验合格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地区适用性;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结果好于校正后的Thornthwaite法和Mc cloud法,可应用于只有温度资料时湿润气候区ET0的预测.
丁加丽彭世彰徐俊增缴锡云罗玉峰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温度法
a_s和b_s取值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Penm an-Monte ith公式中as和bs是计算净辐射不可缺少的参数,采用江苏射阳2002年日气象资料,分别采用FAO56推荐值和邻近地区南京市的校正值进行计算,得到了日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和相应的太阳辐射与净辐射资料。分全年、夏半年和冬半年等不同情况分析了2种取值方案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邻近站点推荐值计算得到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和净辐射Rn计算结果与FAO推荐值计算结果相比偏大,并且在计算值较小的冬半年误差也相对较大。与此相反,采用邻近站点推荐值计算得到太阳辐射Rs的计算结果偏小,并且在计算值较大的夏半年误差更大。因此,参数as和bs的选择对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结果的影响是不可以忽略的,尤其在辐射较低、蒸腾较弱的冬半年,根据实测的辐射资料进行校正是很有意义的。
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张瑞美
关键词:PENMAN-MONTEITH公式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净辐射太阳辐射
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光合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根据双季晚稻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控制灌溉和浅水灌溉条件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日光合产物积累量以及全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控制灌溉条件并未影响水稻叶片的光合性能,净光合速率峰值没有下降,主要生育期内日光合物质积累与浅水灌溉基本持平。控制灌溉土壤水分指标满足水稻的生理需水,从作物光合角度说明了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的节水高产的科学性。
黄乾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
关键词:控制灌溉土壤水分
不同e_a计算方法对Penman-Monteith公式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实际水汽压eα是Penman—Monteith公式中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重要过程参数.为了研究在湿度缺测条件下,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eα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性,选用江苏南通2000-2004年的旬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相对湿度法和露点温度法两种方法计算了实际水汽压ea和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710,分析了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间误差较小,有98%以上的计算结果其误差小于20%;实际水汽压间的误差差异与最高最低温差相关关系最强,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间的误差差异与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最强;在湿度缺测条件下,可以采用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eα并进一步计算ET0.
张瑞美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
关键词:PENMAN-MONTEITH公式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露点温度相对湿度
溶质种类和浓度对棕壤土水分扩散率的影响被引量:16
2004年
通过水平土柱入渗法,采用KCl、KH2PO4、(NH4)2SO43种不同溶质,配制成浓度分别为5‰、10‰、20‰、35‰、50‰的入渗溶液,对溶质种类和溶液浓度对棕壤土水分扩散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溶质,体积含水率θ<30%时,土壤水分扩散率随浓度降低而增大。入渗溶液浓度相同时,入渗溶液为KCl的土柱的土壤水分扩散率始终大于入渗溶液为KH2PO4的。对扩散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多种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指数函数拟合效果最佳。
杨香云陈晓飞丁加丽李宇寇立娟王永建
关键词:溶质棕壤土壤水分扩散率含水率
TDR在测量农田土壤水分中的室内标定被引量:34
2008年
给出了一种较简便、准确的时域反射仪(TDR)室内标定方法,该方法工作量小,克服了田间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更适用于粘壤土质的TDR标定。通过对昆山地区粘壤土质的实例标定发现,TDR测量值较烘干法明显偏低,绝对偏差范围0.02~0.09cm^3/cm^3,相对偏差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有增加趋势。但TDR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R^2=0.9837,P〈0.001),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线形函数进行校正,校正后的TDR测量值中将有98.4%的值接近土壤含水量真实值,说明该校正公式可以作为昆山地区进行TDR校正的参考。
李道西彭世彰丁加丽徐俊增郁进元
关键词:TDR烘干法土壤含水量
晚稻蒸腾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根据国家"863"节水农业重大专项"江西示范区晚稻控制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水稻蒸腾速率日变化、全生育期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生育阶段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气孔导度和土壤水分状况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土壤含水率的降低推延了蒸腾速率日最大值的出现;常灌处理水稻蒸腾速率一般高于控灌处理,但控灌午后的蒸腾速率等于或高于常灌;空气温度、叶面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气孔导度是影响水稻的蒸腾速率的关键因素,并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表现不同的影响程度;气孔导度与晚稻蒸腾速率具有一定相关性;蒸腾速率受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且在恢复供水后,蒸腾速率出现一定的反弹现象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滞后性。
彭世彰丁加丽徐俊增刘凤丽
关键词:晚稻蒸腾速率影响因素
控制灌溉水稻气孔导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根据江西示范区的现场试验资料,分析了晚稻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以及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控制灌溉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与外界影响因子等的相互关系,并对气孔导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气孔导度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规律,较低的土壤水分加大了其在中午的下降幅度;全生育期气孔导度先升后降,并随土壤水分降低而降低,灌水后出现反弹;叶气温差是影响气孔导度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空气温度和CO2浓度范围内,气孔导度随之增加而增加,超出该范围后,则出现下降趋势。引入叶气温差考虑土壤水分与植物水分亏缺的影响,建立了改进的Leuning-Ball模型,模型对大田试验数据的解释能力有所提高。
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
关键词:控制灌溉晚稻气孔导度
节水灌溉模式对稻田CH_4排放规律的影响被引量:34
2007年
基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和密闭静态箱技术田间原位采集甲烷气样,试验研究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模式对稻田CH4排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呈现明显的下午极大值型日变化,CH4排放高峰主要出现在下午13:00,淹水处理CH4排放峰值在1 d中各个时刻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呈现明显的单峰型季节排放规律,排放高峰发生在分蘖前期,比淹水处理提前了10 d.所以,控制灌溉模式在水稻返青期后的水分调控及生产性用水等水管理措施对稻田CH4排放的影响至关重要.控制灌溉水稻全生育期的稻田CH4排放总量为24.46 g.m-2,比淹水稻田减少了39%,平均排放率为7.96 mg.(m2.h)-1,但返青期和分蘖前期的CH4平均排放率比淹水稻田高,在以后的各个生育阶段均低于淹水稻田.
彭世彰李道西徐俊增丁加丽何岩郁进元
关键词:节水灌溉控制灌溉甲烷排放稻田生态
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叶气温差变化规律与水分亏缺诊断试验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根据江西示范区的现场试验资料,分析了晚稻叶片叶气温差的日变化、全生育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水分和空气温度等外界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叶气孔温差对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影响,确定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光合与蒸腾出现下降的叶气温差临界值。结果表明:水稻叶气温差在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规律,较低的土壤水分导致了较高的叶气温差;全生育期水稻叶气温差呈上升趋势,并随土壤水分降低而升高,灌水后出现降低;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蒸腾出现下降的水稻叶气温差临界值分别为-0.64℃、0.83℃和1.09℃,生育后期高于生育期前期;分蘖期光合速率下降的临界叶气温差值为0.4℃,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光合速率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李道西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