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向阳
- 作品数:32 被引量:8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扣式电池自动封口机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式电池自动封口机,它包括机架组件、上料传动机构、上下料机构、精密模架封口机构、气缸-连杆增力机构和气动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及软件;所述的机架组件包括方形机架及其地脚,在方形机架上安装有下支板、中支板和上支板...
- 林树忠孙立新孙会来齐向阳戚江波刘海华
- 文献传递
- 激光熔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52
- 2008年
- 通过对国内外对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概括了国内外激光熔覆在熔覆特性、不同材料与基体组合的激光熔覆工艺及参数、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金相分析、熔覆层缺陷以及激光熔覆基础理论,激光熔覆专用材料研制、激光熔覆过程裂纹形成与消除机制、激光熔覆过程关键因素的检测与控制、激光熔覆送粉器和喷嘴、激光熔覆制备新材料、激光熔覆快速成形与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指出激光熔覆过程是一个多源耦合复杂信息作用下的加工过程,激光熔覆加工过程稳定性、多源耦合复杂信息的作用规律及决策机制、多源耦合复杂信息的获取处理、融合能力及不确定信息处理和激光熔覆多源耦合复杂信息优化控制以及激光熔覆加工质量的定量控制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 孙会来赵方方林树忠齐向阳
- 关键词:激光熔覆
- 扣式电池负极集流网自动冲焊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式电池负极集流网自动冲焊装置。它包括机架组件及在机架组件上安装的送网机构、送料机构、冲网点焊机构以及气动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由于本发明采用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技术,将冲制集流网和焊接集流网集成到一起,使该...
- 林树忠孙立新齐向阳孙会来安宁马建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扣式电池装盘电池等间距分开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扣式电池装盘电池等间距分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组件、电池限位机构、分隔机构;所述的机架组件包括立板,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固定在立板之上;所述的电池限位机构包括扣式电池左限位板和右电池限位板,分别通过...
- 陈小明林树忠刘海华戚江波齐向阳孙会来李皎林环宇
- 文献传递
- 激光扫描加工图形控制模型的研究
- 2006年
- 针对激光扫描加工中存在固有图形畸变的情况,提出了DEA(dual-ends approch)控制模型。由于该模型不仅考虑了透镜焦距f、激光入射角θ、振镜偏转角和光学镜组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考虑了透镜中心厚度、透镜曲面曲率半径以及透镜介质折射率,因此提高了激光扫描加工系统的加工精度,减小了加工误差。同时利用VC++6.0编制了一个对话框程序,对传统fθ控制模型和DEA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DEA控制模型能正确表达所设计的加工图形,其精度高于fθ图形控制模型。
- 赵方方孙会来林树忠齐向阳
- 关键词:DEA模型
- 扣式电池自动注液机方案设计被引量:1
- 2008年
- 从概念设计入手,通过黑箱理论对产品总功能求解。再应用创新设计方法筛选出三个原理方案。针对不同的原理解应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比较计算,该方法使方案的各种模糊评价定量化,从而确定出最佳设计方案。最后应用Pro/E软件对虚拟样机进行虚拟设计,并绘制出主程序流程图。
- 刘海华林树忠唐艳伶孙会来齐向阳戚江波
- 关键词:扣式电池黑箱理论
- 基于Pro/E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课程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课题以智能制造实验班课程《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为研究对象,以Pro/E5.0为二次开发基础,实现典型齿轮(斜齿和人字形齿轮)三维数字化、参数化和智能化设计,来探索数字化设计向智能化设计课程内容的过渡衔接方案。
- 齐向阳孙会来戚江波
- 关键词:PRO/E智能化设计
- 一种扣式电池自动封口装盘机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式电池自动封口装盘机。它包括机架组件、上料机构、封口机构、装盘机构、传动机构、气动控制系统和电器控制系统;该机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技术方案,各工序的运动和各工位的状态均由传感器检测和监控,采用PLC程序控...
- 林树忠孙立新齐向阳孙会来张迎新
- 文献传递
- 基于Pro/E的齿轮的参数化教学平台的设计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是在Pro/E4.0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对标准直齿、斜齿和锥齿等三种齿轮的三维数字化、参数化建模设计。目的是在学生在学习完成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基础上,在具有对标准齿轮进行设计的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数字化、参数化等设计手段实现三维的快速设计。
- 齐向阳
- 关键词:PRO/E三维建模齿轮
- 数控机床几何与热误差研究方法综述
- 2024年
-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是衡量机床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加工精度的误差源有多种,最显著的是几何误差与热误差,占据机床总误差的60%~70%。误差补偿被认为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经济高效的手段,其中误差精确测量、误差模型的建立是进行误差补偿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数控机床综合误差的测量、建模、补偿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测量工具、建模和补偿方案的优缺点,列举数控机床精度优化方面的问题,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 马文竹付双松齐向阳卢然李泽岩吴承亮张晓庆
- 关键词:热误差误差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