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霞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旅游
  • 2篇大仙
  • 2篇利益相关者
  • 2篇旅游区
  • 2篇景区
  • 1篇大峡谷
  • 1篇洞穴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区
  • 1篇入境旅游
  • 1篇入境旅游流
  • 1篇社区参与
  • 1篇区域旅游
  • 1篇区域旅游合作
  • 1篇峡谷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旅游
  • 1篇乡村旅游景区
  • 1篇乡村民宿
  • 1篇旅游洞穴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作者

  • 6篇黎霞
  • 2篇赵越
  • 1篇蒙歆媛
  • 1篇杨晓霞
  • 1篇雷丽
  • 1篇唐飞
  • 1篇刘瑶

传媒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绿色科技
  • 1篇社科纵横(新...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IWF分析法的跨行政区景区联合的推进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大仙女山旅游区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2010年重庆市提出"建设大仙女山旅游区"的战略部署,但实际推进并不理想.为寻求旅游合作的突破口,推进旅游景区合作的实质开展,借鉴IPA分析原理,提出并利用IWF分析方法,对大仙女山景区联合的重要性、意愿度和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旅游规划、旅游环线公路、精品旅游线路、旅游品牌"等方面的合作行为较易达成,"联合营销、信息互通共享"方面的合作阻力主要来自于各方的合作意愿,"开通旅游环线巴士"受限于客观条件,"建立旅游网站、消除旅游服务障碍"等合作的重要性不突出,"成立景区管委会、制定利益分配机制"等暂不具备合作的可能性.认为推进大仙女旅游区的联合,应发挥3个区县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完善旅游交通环线为突破口,求同存异谋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积极的合作行为.
刘瑶黎霞
重庆市大仙女山旅游区旅游合作的约束因素与推进路径被引量:2
2017年
以重庆大仙女山旅游区为案例,探析了其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的三大约束因素,包括基础性约束、体制性约束、运行机制约束三方面。为解决这些约束性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推进路径,以期为大仙女山旅游区旅游合作提供参考。
邱川曦黎霞唐飞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
山东地下大峡谷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山东地下大峡谷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旅游洞穴,对其成功经验的总结、存在问题的审视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供国内其它旅游洞穴借鉴.山东地下大峡谷在开发上注重策划、宣传营销、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洞穴景观的保护,但也存在忽视科普、人工痕迹较浓、灯光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地下大峡谷未来应加强旅游解说系统建设,提高科普性,优化洞穴灯光照明设计,深度开发洞藏酒旅游产品,清除洞内与环境不协调的人工建造物.
蒙歆媛杨晓霞黎霞翁子凡
关键词:旅游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
风景区民居旅馆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以重庆市几个风景区民居旅馆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重庆市民居旅馆集中分布的几个自然风景区,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实证研究风景区中民居旅馆的各类利益主体的关系现状。发现在现阶段,旅馆经营者、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三者的矛盾最为突出。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三者之间冲突的表现并解释了导致其关系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其立场不同且缺乏有效沟通,最后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赵越黎霞
关键词:民居旅馆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
乡村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研究——基于对重庆市乡村旅游景区的调查被引量:32
2010年
影响重庆城郊型乡村民宿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是乡村民宿的利益相关者状况、服务设施状况和旅游业环境状况,其中利益相关者状况的影响最大;此外,经营者年龄及文化层次、经营场所来源、投入资金也会影响经营者经营风险感知水平。可从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提升服务水平及改善设施条件、创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来增强乡村民宿经营者的信心,同时,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民宿利益分配机制。
赵越黎霞
关键词: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余年间,西部地区入境旅游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省(区/市)在入境旅游经济规模与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势必对西部地区未来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制约.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绝对集中指数、首位度、旅游流流质指数、四象限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各省(区/市)2000-2012年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3年间,西部12个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流量的空间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相对差异总体上较为平稳,流量位序变化呈现出"高、低位态势平稳,中间位激烈竞争"的局面,空间集中形态长期处于极高寡占型,首位分布结构较为合理;重庆、西藏、陕西的入境旅游流流质长期高效,四川、广西、甘肃的入境旅游流流质长期低效;西部各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主要存在"有效改善"、"逐步倒退"、"平稳波动"、"剧烈波动"等4种类型;西部各省(区/市)入境旅游流按"流量-流质"可划分为4种类型:"大流量-高流质"(云南、陕西、内蒙古、重庆)、"大流量-低流质"(广西、四川)、"小流量-高流质"(新疆、西藏)、"小流量-低流质"(贵州、甘肃、青海、宁夏).
黎霞雷丽
关键词:入境旅游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