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锰
- 作品数:33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理学更多>>
- 基于扎根理论的东北村镇住宅院落声环境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村镇住宅院落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居住环境的质量。本研究针对院落声环境展开定性分析,将"扎根理论"引入声环境研究领域,旨在构建院落声环境主观评价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对东北三省典型村镇的36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后,构建出包括6个主范畴的村镇住宅院落声环境的主观评价影响因素模型,作为东北村镇住宅院落声环境的主观评价研究的必要基础和理论支撑。
- 梅兰康健黄锰金虹
- 关键词:院落声环境扎根理论
- 拆废之外:林场废弃建筑的记忆再生
- 2020年
- 中国已进入生态强国的时代。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森林全面停伐、林场站所撤并,一些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建筑被废弃或拆除。本文以修复性保护和再生利用的视角,用文化复兴和产业振兴为手段,提出了"记忆再生"是拆除与废弃之外的理性选择。本文以松林林场职工俱乐部保护性改造利用为例,提出了"价值评估—策略手段—激活利用"的技术路线,希望老建筑能再现时代记忆,表达文化意志,激活空间价值。
- 黄锰宗威季强侯依林
- 关键词:记忆
- 迁移与流变:冀南川寨的山地融合特征与生态适应——以河北省沙河市王硇村为例
- 冀南川寨是历史迁移形成的特定产物,将源于四川民居的布局、构成、色彩,移植到冀南地区,并结合了山地特征、防御功能和景观浪漫主义色彩,是民居南北融合靓丽的一笔.川寨使用太行山区的红石和红枫木,利用川中的民居元素和装饰符号,形...
- 黄锰蔺冰娜
- 关键词: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生态适应性
- ZnSb2O4纳米正三角形的合成与生长机理讨论(英文)
- 2012年
- 以混合的ZnO粉和金属Sb作为前驱物,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Si衬底上合成了ZnSb2O4纳米正三角形。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附带的能谱仪对它们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并对ZnSb2O4纳米正三角形的生长机理进行了讨论。
- 卢会清武祥黄锰高红张迪
-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
- 城市雕塑创作的尺度转换和抽象适应
- 2007年
- 探讨了城市雕塑创作所应具有的“环境-雕塑”的二元结构属性:背景环境属于上位结构;构造手段、细部、表皮等属于下位结构。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环境的公共视觉目标,应从其上位结构即环境入手来解题。以吉林世纪广场主题雕塑和佳木斯大学体育广场主题雕塑的创作实践为例,探讨了在城市环境、特定主题和时代背景制约下的应对策略和着手原则。
- 黄锰张伶伶袁敬诚
- 关键词:城市雕塑
- 极简与极凡的对话 建筑师studio工程报告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提出了"极简—极凡"对话概念,意为界面极简、材料极凡。探讨了砂石、水泥、混凝土等原生材料的表现性,营造了去符号化和少装饰化的空间场所。方案从界面重构、廉价建材与DIY自制家具、光照优化等方面入手,还原了"材料—空间"基本的二元结构,体现了朴素的建造观,表达了创作的自由意志和本体价值。
- 黄锰
- 关键词:工作室
- 屋面积雪层热惰性指标和厚度的线性相关
- 2019年
- 热惰性指标影响建筑热舒适和能耗。雪的密度和导热率一直在变化,难以直接计算热惰性指标,需要研究计算积雪层热惰性指标的简便方法。本实验以屋面积雪层为研究对象,以积雪层厚度为研究变量,设置四组厚度积雪层,测试积雪层上表面温度和下表面温度,通过振幅的衰减倍数计算积雪层的热惰性指标D。试验结果表明,该屋面积雪层热惰性指标D和厚度d(m)之间有线性关系:D=11.56×d(R^2=0.98);使用积雪层厚度可以直接计算积雪层热惰性指标。
- 黄锰王亚东季强
- 关键词:屋面热惰性指标厚度
- 严寒地区公共建筑外墙保温性能理论近似与实测检定研究
- 能耗形势日益严峻给严寒地区建筑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非稳态传热理论提出一种建筑外墙传热性能理论计算及近似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快速检测.
- 刘永鑫金虹黄锰
-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性能围护结构
- 楼梯形态设计研究
- 该文从楼梯的起源、演变谈起,全面的描述、剖析了在各个历史时期楼梯的使用功能、表现形式和技术构造.论文的研究范围不但侧重于楼梯的自身实体的建构,还较全面的探讨了楼梯在建筑空间组织方面的作用.针对上述研究,作者尝试着提出了一...
- 黄锰
- 关键词:楼梯建筑空间设计手法
- 文献传递
- 山·水·林·城--伊春市中心城新区南区城市设计被引量:4
- 2009年
- 以"人与自然"的生态规划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山水林城"为核心,通过对现有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挖掘、保护、利用与激活,体现了依山、理水、绕林和围城的共生理念。项目对规划用地内的山、水、林三个自然要素条件作出积极回应的同时,有机生成了具有独特地域个性的新城区。项目探索了中小城市如何因地制宜地形成自己特色这一现实性问题,指出了自然要素、地域形象和小城尺度是形成该区域整体风格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 黄锰蔡新冬李光皓张磊
- 关键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