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赞松

作品数:249 被引量:1,016H指数:15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2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0篇细胞
  • 49篇肝癌
  • 47篇螺杆菌
  • 44篇幽门螺
  • 44篇幽门螺杆菌
  • 38篇苦参
  • 35篇肿瘤
  • 33篇耐药
  • 29篇苦参素
  • 22篇胰腺
  • 21篇胰腺炎
  • 21篇腺炎
  • 21篇肝细胞
  • 19篇基因
  • 17篇增殖
  • 17篇细胞癌
  • 17篇肝细胞癌
  • 14篇蛋白
  • 14篇凋亡
  • 14篇血清

机构

  • 17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59篇右江民族医学...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0篇桂林医学院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贺州学院
  • 3篇百色市人民医...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百色市民...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百色市第二人...
  • 1篇广西百色市人...
  • 1篇田东县人民医...

作者

  • 248篇黄赞松
  • 103篇周喜汉
  • 37篇黄衍强
  • 31篇尹毅霞
  • 30篇覃月秋
  • 23篇何守搞
  • 15篇潘小炎
  • 15篇曹聪
  • 14篇岑朝
  • 13篇解继胜
  • 13篇覃小珊
  • 12篇邓志华
  • 12篇王超
  • 11篇黄海玲
  • 8篇韦叶生
  • 7篇韦星
  • 7篇李晓华
  • 7篇黄干荣
  • 6篇卢运龙
  • 6篇喻文强

传媒

  • 59篇右江民族医学...
  • 2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5篇右江医学
  • 13篇山东医药
  • 9篇医学综述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学
  • 5篇临床和实验医...
  • 5篇中国医药科学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广东医学
  • 4篇解剖科学进展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3篇临床荟萃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13篇2018
  • 18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11篇2011
  • 15篇2010
  • 18篇2009
  • 19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因子Beclin 1和LC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自噬因子Beclin 1和LC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自噬因子Beclin 1和LC3的表达情况。结果 Beclin 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2.5%(51/120),在癌旁组织其表达率为93.3%(112/12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1.3,P〈0.05);LC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0.0%(108/12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29.3%,34/12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24.8,P〈0.05)。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与胃癌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自噬因子Beclin1和LC3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黄俊玲钟腾猛黄赞松李广志周喜汉何守搞
关键词:胃癌BECLINLC3
毒力基因CagA+及VacA+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突变分析
<正>目的分析CagA+及VacA+的幽门螺杆菌(Hp)菌株对克拉霉素耐药与23S rRNA基因点突变的关系。方法采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2008年确诊为Hp感染患者的胃窦部黏膜进行Hp分离培养和鉴定,PCR...
黄赞松黄衍强周喜汉
文献传递
变应性亚败血症(附一例报告兼文献复习)
1990年
报告一例成人变应性亚败血症,并复习国内外资料,就其病因、命名、发病机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提出四点易误诊的原因。
黄赞松
关键词:亚败血症病因学误诊
HP相关良性胃病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释放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计数仪对268例HP阳性、183例HP阴性及150例HP清除后良性胃病患者血中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胃溃疡(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DU>GU>CSG(P<0.01)。HP阳性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较HP阴性患者高(P<0.05或0.01),而胃动素水平恰好相反(P<0.01)。HP清除后病人血清胃动素水平升高、胃泌素水平下降(P<0.01)。结论HP感染可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胃动素水平降低。
何守搞王超潘小炎黄赞松周喜汉尹毅霞
关键词: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类促胃动素
胃癌组织PTEN基因的表达及其与MMP-9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观察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与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PTEN基因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61.4%)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100%)(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1)。胃癌组织MMP-9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3.7%)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19.3%)(P<0.01),其表达水平随胃癌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进展而增高。PTEN蛋白表达强度与MMP-9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s=-0.462,P<0.01)。结论提示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由于PTEN蛋白的低表达或失表达,不能有效抑制MMP-9的异常激活,促进了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覃月秋黄赞松何守搞周喜汉
关键词:胃肿瘤抑癌基因PTENMMP-9
三氧化二砷治疗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1年
黄赞松陆富刚何守搞
关键词:肿瘤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4
2012年
原发性肝癌诊治困难,中晚期患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成为临床实验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复习国内外文献,就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黄赞松仇仪英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药
熊去氧胆酸预防ERCP术后胆石复发的疗效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预防ERCP术后胆石复发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ERCP取石术,对照组术后不给予任何处理,治疗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500 mg/d口服,连服24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后胆石症状均较手术前改善,且术后2年右上腹不适、黄疸及发热症状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周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石复发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对预防ERCP术后胆石症复发有很好的疗效,还可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及改善临床症状。
周喜汉喻文强何守搞尹毅霞黄赞松胡高裕
关键词:ERCP术胆石症熊去氧胆酸
miR-181a与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消化系统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其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化疗耐药等机制尚未明确。miR-181a是miRNA家族的重要一员,研究发现其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本文对miR-181a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为探索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曹聪黄桂柳黄赞松周喜汉
关键词:肿瘤
乳腺化生性癌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MBC)的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通过观察临床表现,以及彩超、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1例乳腺化生性癌,收集该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临床表现为双侧乳腺肿物进行性增大。彩超示左乳探及一大小5cm×3cm×2.5cm的肿物,边界不清;右乳探及一大小2cm×1cm×0.5cm的肿物。HE染色光镜下见左乳腺正常结构被破坏,见肉瘤样成分,瘤细胞梭形,呈束状、交错及波浪状排列,胞质丰富,核圆形,卵圆形,核仁明显,部分肿瘤细胞由化生性鳞状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ER、PR、cerB-2均阴性表达,上皮细胞CK5/6阳性表达,间叶细胞Vimentin阳性表达,Ki67增殖数>90%。结合彩超、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为乳腺化生性癌。结论乳腺化生性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及电镜,治疗上手术宜选择乳房切除术。
王娟黄炳臣卢运龙黄赞松罗春英吴雪铭龙喜带黄小英
关键词:乳腺化生性癌免疫组化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