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手术
  • 16篇外科
  • 10篇外科手术
  • 10篇外科治疗
  • 9篇甲状腺
  • 8篇动脉
  • 8篇血管
  • 8篇原发性
  • 6篇主动脉
  • 6篇静脉
  • 6篇腹主动脉
  • 5篇血管外科
  • 5篇血管外科手术
  • 5篇主动脉瘤
  • 5篇下肢
  • 5篇腹主动脉瘤
  • 4篇诊治
  • 4篇曲张
  • 4篇静脉曲张
  • 3篇栓塞

机构

  • 28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黄灿之
  • 25篇陈国锐
  • 24篇林勇杰
  • 23篇王深明
  • 16篇詹世光
  • 14篇刘奕山
  • 12篇李晓曦
  • 5篇叶财盛
  • 4篇吴壮宏
  • 4篇黄雪玲
  • 3篇庄文权
  • 2篇胡作军
  • 2篇常光其
  • 2篇林勇杰
  • 2篇王劲松
  • 1篇吕伟明
  • 1篇梁秀龄
  • 1篇黄雪玲
  • 1篇林勇杰
  • 1篇程钢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6篇岭南现代临床...
  • 4篇新医学
  • 4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4
  • 3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 8篇1997
  • 2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质诊断方法分析(附356例)
1997年
甲状腺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仍然是一个重要而有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本文通过对1993年6月至199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56例甲状腺孤立性结节患者的症状和体征、B超检查、核素显像检查以及术后病理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年龄低于20岁或超过60岁、结节快速增大或有声音嘶哑是恶性结节可能出现的症状,结节质硬表现不平、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恶性结节较常见的体征:提出良恶性结节在B超检查中具有回声区间分布的差异,B超检查可发现甲状腺中0.3~0.5cm以上病灶,对结节位置、大小,特别是囊实性有准确的判断,并可初步确定结节的良恶性;而核素显像检查则通过功能显像的不同来反映结节的性质,结合B超检查可提高恶性结节的检出率。本文认为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首要步骤,行B超检查,B超结合甲状腺核素显像检查时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孤立性结节有较好的辅助帮助作用。
叶财盛黄灿之陈国锐
关键词:孤立性结节甲状腺核素显像良恶性鉴别B超检查医院外科良恶性结节
高龄人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处理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研究高龄人腹主动脉瘤手术指征和时机,并探讨手术危险性和评价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治疗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随访均良好。结论:年龄不应视为腹主动脉瘤手术的禁忌症。对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应在充分准备下积极择期手术。
王深明陈国锐林勇杰詹世光黄灿之刘奕山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老年人
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208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研究治疗下肢原发性静脉倒流性疾病的外科方法。方法: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208例274条肢体其中包括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12例并进行分析。结果:行PCC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的肢体有7.6%浅静脉曲张复发,23.4%症状复发,16.1%溃疡复发,复发病例均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度以上。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者,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瓣膜功能恢复正常。结论:PCC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Ⅱ~Ⅲ度以上者,可同期行股(浅)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
王深明陈国锐林勇杰詹世光黄灿之刘奕山
关键词:外科手术
下肢巨大血管畸形的治疗(附4例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李晓曦庄文权黄灿之林勇杰陈国锐
关键词:栓塞治疗外科手术
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若干问题探讨(附81例报告)被引量:6
1997年
报告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81例,对其诊断、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无创伤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列为腹主动脉瘤的常规诊断方法;腹主动脉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有症状者是破裂前期,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术中应注意手术技巧的改进和防止松钳性休克的发生;术中、术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严密的脑心肾监护,防止急性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手术治疗59例,动脉瘤切除50例,手术切除率为84.7%,全组手术死亡7例,病死率11.9%。
詹世光林勇杰陈国税刘奕山黄灿之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
经动脉栓塞后切除下肢巨大血管瘤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治疗巨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1995~ 1999年收治的 111例下肢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中的 3例巨大臀部高流量血管瘤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的臀部高流量血管瘤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继而进行有效的动脉栓塞后 ,病变体积缩小 ,3例常规手术难于治疗的血管瘤得以成功地完整切除 ,避免了术中致命性的出血 ,并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术前经动脉栓塞是根治性切除巨大血管瘤的重要步骤。
李晓曦王深明庄文权黄灿之林勇杰陈国锐
关键词:外科手术动脉栓塞治疗
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若干问题探讨(附81例报告)
1997年
本文报告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81例,对其诊断,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及常见术后并发症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无创伤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可列为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常规方法;腹主动脉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有症状者是破裂前期,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术中应注意手术技巧的改进和防止松钳性休克的发生;术中、术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严密的脑、心、肾监护,防止急性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手术治疗59例,动脉瘤切除50例,手术切除率为84.7%,全组手术死亡7例,死亡率11.9%。
詹世光林勇杰陈国锐刘奕山黄灿之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外科治疗并发症
巴曲酶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巴曲酶共治疗了45例病程2~30天的下肢DVT患者,疗程10天。结果:显示应用该药后,血纤维蛋白原迅速降至较低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01),凝血酶原时间则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1疗程后,全组病例血栓溶解率平均为39.3%,患肢消肿的比率为70%,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3%。结论:巴曲酶对DVT有较好的溶栓效果,而且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吴壮宏王深明吕伟明黄灿之黄雪玲
关键词:巴曲酶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溶解疗法
继发性甲状腺恶性肿瘤7例报告
1999年
甲状腺结节临床常见,但其中继发性甲状腺恶性肿瘤所占比例极低,临床明确诊断为继发性甲状腺恶性肿瘤者罕见。现将本院1979~1998年收治的7例继发性甲状腺恶性肿瘤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2~61岁,平均(441±13?..
叶财盛王深明黄灿之陈国锐刘智莉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继发性
甲状腺髓样癌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甲状腺髓样癌的疗效和术后监测血清降钙素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1月~ 1998年 12月的 14例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治资料。结果 全组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 ,6 4 3 %并颈淋巴结转移。据AJCC临床分期 ,Ⅰ期 1例 ,Ⅱ期 7例 ,Ⅲ期 5例 ,Ⅳ期 1例。术后监测血清降钙素的 9例中 4例持续增高 ,经B超扫描证实有残留甲状腺癌病灶和颈淋巴结肿大而再次手术治疗。再次术后 3例血清降钙素恢复正常 ,1例仍高于正常。首次术后随访 2~ 8年 ,死亡 2例 ,生存期超过 5年者 6例。结论 甲状腺髓样癌就诊时的临床分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首次手术的彻底性是治愈甲状腺髓样癌的必要手段 。
李晓曦王深明黄灿之吴壮宏林勇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