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寿山

作品数:102 被引量:1,102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4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1篇赤眼蜂
  • 27篇种群
  • 17篇生命表
  • 12篇寄生
  • 10篇害虫
  • 8篇天敌
  • 8篇种群生命表
  • 8篇小菜蛾
  • 8篇飞虱
  • 8篇菜蛾
  • 7篇丁香
  • 7篇玉米
  • 7篇玉米螟
  • 7篇玉米螟赤眼蜂
  • 7篇实验种群
  • 6篇水稻
  • 6篇白背飞虱
  • 5篇生物学
  • 5篇生物学特性
  • 5篇实验种群生命...

机构

  • 10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篇广东省昆虫研...
  • 6篇仲恺农业技术...
  • 4篇江苏农学院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3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莒县农业局
  • 1篇广东省南岭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省生物资...

作者

  • 102篇黄寿山
  • 15篇梁广文
  • 14篇曾玲
  • 13篇陈科伟
  • 11篇何余容
  • 9篇孔垂华
  • 8篇庞雄飞
  • 8篇韩诗畴
  • 7篇韩群鑫
  • 7篇吴伟坚
  • 7篇戴志一
  • 6篇张茂新
  • 6篇胡飞
  • 5篇田明义
  • 5篇李丽英
  • 5篇刘文惠
  • 4篇张英杰
  • 4篇王少山
  • 4篇陆永跃
  • 4篇刘慧

传媒

  • 17篇生态学报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昆虫天敌
  • 5篇生态科学
  • 4篇昆虫知识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武夷科学
  • 3篇环境昆虫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1篇2002
  • 9篇2001
  • 8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控制小菜蛾的赤眼蜂田间种群保护与增殖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建立十字花科蔬菜间作甜玉米、黑光灯诱虫育蜂笼这2种田间保护增殖措施,探讨了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以及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nunatoidea baarae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nella种群数量控制的作用.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地间作甜玉米使得玉米螟赤眼蜂对小菜蛾卵寄生率有明显的提高,为4.62%~11.47%;黑光灯诱虫育蜂笼的设立对田间小菜蛾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起到了良好的增殖作用,自2002年4月初到6月底,诱集小菜蛾产卵127300粒,培育卷蛾分索赤眼蜂10万多头.在育蜂笼设立初期,笼内小菜蛾卵的寄生率为87.34%,距笼5m之外其寄生率急剧下降,其有效扩散范围不超过20m.2个月后的调查表明,赤眼蜂可逐步扩散到离育蜂笼30m处,各调查点之间寄生率的差距逐渐缩小,在距笼25m范围内,小菜蛾卵的寄生率维持在50%以上,有效地抑制了小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
陈科伟黄寿山何余容
关键词:赤眼蜂小菜蛾自然控制
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和分析被引量:4
1996年
通过采用林间系统调查,平均历期法,组建得到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结果表明:越冬代初龄若虫期至第一代初龄若虫早期时的种群趋势指数I值为5.70,完整第一代结束时间的I值为0.92,表明下代种群数量将为当代种群数量的5.70和0.92倍;在新侵入区,没有发现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为1.26,表明捕食性天敌对该粉蚧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其它”类因子是影响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重要因子,其EIPC值为83.68。
汤才田明义黄寿山庞雄飞
关键词:湿地松粉蚧生命表自然种群
改进实验种群生命表编制的方法——以黑肩绿盔盲蝽为例被引量:20
2009年
采用指形管单头饲养的方法,编制了稻飞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盔盲蝽取食替代寄主米蛾卵的实验种群生命表。通过直接统计和加权平均2种方法的对比,推导出各虫龄历期的计算公式。针对特定时间生命表和特定年龄生命表两种编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即在特定时间生命表中导入幼期存活率,在特定年龄生命表中根据推导出的历期公式计算各个虫龄的历期,得到世代平均历期T(T=∑tx+tA),进而得到rm值。通过对两种生命表编制方法的完善,为昆虫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编制和参数的计算提供了方便和完整的计算方法。
刘家莉杨斌陆永跃黄寿山
小菜蛾卵寄生蜂在生态恢复条件下的自然增长被引量:4
2002年
在生态恢复的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 ,自然寄生于小菜蛾卵的寄生蜂种类逐年增多 .1999年 9月 ,首次发现卷蛾分索赤眼蜂 (Trichogrammatoideabactrae)和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ostriniae)自然寄生于田间小菜蛾卵 ;同时 ,拟澳洲赤眼蜂 (Trichogrammaconfusum)和碧岭赤眼蜂 (Trichogrammabilingensis)在田间也有一定的自然寄生比率 .目前 ,4种赤眼蜂已经在田间自然建立了种群 ,其中以拟澳洲赤眼蜂数量占优势 ,对小菜蛾的自然寄生率为 15 % ,最高时可达 2 9% ,表明农田生态条件的恢复对小菜蛾卵寄生蜂有较好的增殖和保护作用 .最后提出了在该农场利用赤眼蜂自然控制小菜蛾种群的可能性 .
黄寿山陈科伟沈叔平
关键词:寄生蜂自然增长
赤眼蜂寄主选择性及其机理研究(Ⅰ)——3种赤眼蜂在不同寄主上的寄生特性比较被引量:13
1994年
对3种赤眼蜂在多种不同寄主卵上的寄生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蜂种的寄主范围各不相同,其繁殖指数均以在各自的原寄主上为最高。舟蛾赤眼蜂喜好大粒卵,不能寄生玉米螟、二化螟卵块。根据3种赤眼蜂的寄生反应,可将11种寄主卵分为普适、寡适和不适三种类型。
黄寿山戴志一吴达璋王春安
关键词:寄生
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和台湾稻螟的控制潜能评价被引量:43
2010年
为了明确稻螟赤眼蜂种群增长力与水稻螟虫种群增长力之间的关系和评价稻螟赤眼蜂的控害能力,通过生命表方法,组建了二化螟和台湾稻螟在水稻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及稻螟赤眼蜂在二化螟卵和台湾稻螟卵上的生殖力表,测定了稻螟赤眼蜂对两种螟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二化螟和台湾稻螟的世代历期(T)分别为56.40d和47.80d,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489和0.072.稻螟赤眼蜂在二化螟卵和台湾稻螟卵上的平均T分别为9.75d和9.78d,rm分别为0.3161和0.3154.通过比较分析稻螟赤眼蜂与两种螟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可知稻螟赤眼蜂能够有效控制两种水稻螟虫,赤眼蜂种群增长力相对于螟虫种群是超前而不是跟随关系.
陈洪凡黄寿山张玉烛曾翔黄泽辉
关键词:二化螟台湾稻螟稻螟赤眼蜂生命表
白蝴蝶挥发油对蚜虫的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被引量:11
2004年
室内用四臂嗅觉仪测试白蝴蝶 (Syngoniumpodophyllum)挥发油对红桃蚜 (Myzuspersicae)、萝卜蚜 (Lipaphiserysimi)和瓜蚜 (Aphisgossypii)无翅蚜行为选择的干扰作用 .结果表明 ,在所测试的浓度下 ,白蝴蝶挥发油对瓜蚜和萝卜蚜有显著的驱避效果 ,与对照比较 ,供试蚜虫较少选择处理区 ,在处理区的停留时间比对照明显缩短 ;所测试的浓度对红桃蚜无驱避作用 .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白蝴蝶挥发油进行了成份分析 ,表明该挥发油小分子主要成份是羰基化合物、脂肪酸和烃 .
周琼梁广文孔垂华黄寿山
关键词:白蝴蝶挥发油瓜蚜
都市农业的可持续能力建设——深圳市龙岗区示范生态农场生态工程功能配置分析
2002年
深圳特区经济的崛起 ,引发了经济发达地区人民生活中生态消费的热潮。都市农业作为 2 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形态 ,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深圳市龙岗区农业局和香港生态视野组织合作筹建了深圳市龙岗区示范生态农场。生态农场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工程的机巧原则 ,规划了农场内的六大功能分区 :一、华南山地农田水利的生态化改造 ;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培植、保护与开发利用 ;三、自然富余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示范 ;四、生态农业示范与生态化生物产业开发 ;五、环境监测与农业污染防治 ;六、生态示范教育与生态旅游开发。六大功能区块互为依托 ,相互补充 ,共同构建了农场的生态整体性可持续发展潜能。
沈叔平黄寿山余明恩吴志敏陈海潮
玉米螟赤眼蜂自身密度的干扰效应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玉米赤眼蜂自身密度干扰效应显著。在同一寄主(米蛾卵)密度条件下,干扰效应符合Hassell模型。在不同寄主密度条件下,赤眼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Beddington模型,自身密度对寄生率以及个体生殖力也存在干扰效应。
黄寿山戴志一吴达璋
关键词:玉米螟赤眼蜂昆虫天敌
两种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潜能分析被引量:7
2002年
应用生命表技术分析了拟澳洲赤眼蜂 Trichogramma confusum Viggiani(T.c)和卷蛾分索赤眼蜂 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T.b)在两种繁蜂条件组配下 (分别用米蛾 Corcyra cephalomica (Stainton) (RM)卵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 (DBM)卵繁育 )对小菜蛾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结果表明 :1在相同寄主繁蜂条件下 ,卷蛾分索赤眼蜂在小菜蛾卵上显示出较强的寄生潜能 ,米蛾卵上所繁的卷蛾分索赤眼蜂 (T.b-RM)和小菜蛾卵上所繁的卷蛾分索赤眼蜂 (T.b-DBM)的内禀增长率为 0 .3 5 0 9和 0 .3 45 0 ,而米蛾卵上所繁的拟澳洲赤眼蜂 (T.c-RM)和小菜蛾卵上所繁的拟澳洲赤眼蜂 (T.c-DBM)的仅为 0 .2 3 91和 0 .1 90 2 ;T.b-RM和 T.b-DBM的每雌平均寄生卵数为 70 .75和 46.1 3粒 ,而 T.c-RM和 T.c-DBM的仅为 64.90和 3 1 .73粒。但拟澳洲赤眼蜂的雌蜂寿命较卷蛾分索赤眼蜂更长。2在不同寄主繁蜂条件下 ,同种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潜能以米蛾卵所繁的仔蜂的各项寄生特性参数 (内禀增长率、每雌寄生卵量、净生殖力、平均世代历期和雌蜂寿命 )均优于用小菜蛾卵所繁之蜂 ,米蛾卵是其适宜的中间寄主。3长期用中间寄主繁蜂 ,赤眼蜂对目标寄主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 ,中间寄主的驯化对赤眼蜂的寄生潜能有不容忽?
陈科伟黄寿山何余容
关键词:赤眼蜂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