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萍

作品数:25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6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5篇心肌
  • 5篇体外反搏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动脉疾病
  • 4篇心肌梗死
  • 4篇血管
  • 4篇增强型体外反...
  • 4篇脑钠肽
  • 4篇介入
  • 4篇梗死
  • 4篇冠状动脉疾病
  • 3篇综合征
  • 3篇脑钠肽前体
  • 3篇内皮
  • 3篇介入治疗
  • 3篇老年

机构

  • 14篇暨南大学第四...
  • 13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东药学院

作者

  • 25篇黄丽萍
  • 10篇王西平
  • 9篇韦建瑞
  • 9篇吴同果
  • 8篇郭衡山
  • 8篇郭晓碧
  • 4篇林梓卿
  • 4篇胡自安
  • 3篇陈思伟
  • 3篇蒋作锋
  • 3篇罗利霞
  • 3篇陈思伟
  • 2篇卢小卓
  • 2篇陈怡霓
  • 2篇黄伟光
  • 2篇张锐
  • 2篇王亚蓉
  • 1篇邓燕容
  • 1篇张丕德
  • 1篇吴小兰

传媒

  • 4篇广西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郭晓碧郭衡山王西平韦建瑞陈怡霓黄丽萍卢小卓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与近期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入选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12 h内)患者16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FABP、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T,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 isoenzyme,CK-MB)浓度。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病变部位及范围进行定量评定。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FABP浓度及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比较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亚组之间H-FABP浓度;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H-FAB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血清cTnT浓度、血清CK-MB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FABP浓度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5±32.9)pg/mL vs.(14.3±5.4)pg/mL,P<0.01]。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累及支数增加及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H-FAB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FABP浓度与cTnT(r=0.627,P<0.05)及CK-MB(r=0.530,P<0.05)具有相关性;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38,P<0.01),其相关系数高于cTn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0.385,P<0.05)。结论血清H-FABP浓度升高反映了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临床可根据血清H-FABP浓度升高推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王亚蓉郭壮波黄丽萍徐元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冠状动脉病变
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后使用动脉压迫器所致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两种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方法。方法:行冠脉介入治疗424例患者中经桡动脉294例,经股动脉130例,局部止血均使用止血器。比较并分析两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P<0.05)。两组均出现与使用止血器相关的新型并发症:局部水疱(8例及50例)。压迫性溃疡(2例及4例)。结论:经股动脉穿刺组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组。临床护理要注意与止血器相关的新型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黄丽萍罗利霞吴同果
关键词:介入治疗股动脉并发症止血器
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运动后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程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试验组共50例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对照组为30名健康人。均测定静息状态下和运动平板试验后1 min时血清NT-proBNP水平,计算两者之间差值(ΔNT-proBNP)。两组均在静息状态下行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查。结果静息状态下两组间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A)(E/A)<1亚组的患者与E/A≥1亚组比较,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对照组NT-proBNP水平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 75.8 ng/L比45.2 ng/L,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Δ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NT-proBNP 20.6 ng/L比11.1 ng/L,P<0.05)。试验组E/A<1亚组与E/A≥1亚组及对照组比较,Δ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VEF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其静息状态下NT-proBNP水平同健康人,活动后升高,尤其在E/A<1亚组中更加明显。
林梓卿吴同果蒋作锋张锐黄丽萍
关键词:高血压
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头胸导联和Wilson导联分析
2002年
胡自安王西安黄丽萍
关键词:心电图冠心病头胸导联WILSON导联
增强型体外反搏与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及血浆内皮功能
郭晓碧郭衡山王西平陈思伟韦建瑞黄丽萍
128例低血钾症老年病人心电图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胡自安王西平韦建瑞黄丽萍
关键词:低血钾症老年心电图心律失常
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
2017年
目的 探讨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高危AMI患者70例,分析其在行IABP辅助治疗后的病例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明确诊断后顺利置入主动脉球囊并行反搏治疗,住院期间7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加强AMI患者IABP术后整体化、精细化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
罗利霞黄丽萍江攀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房间隔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快慢型)患者房颤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本研究拟选取房间隔作为新的心房起搏位置,与传统的基于右心耳的双腔起搏比较,观察该方式对病窦综合征(快慢型)患者房颤发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窦综合征(快慢型)患者,实验组29例,对照组31例。术前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测定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行双腔起搏器治疗。实验组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选择双心房同步激动的房间隔最佳起搏点,心房电极置于该位置。对照组心房电极置于传统的右心耳。比较术后3月、6月、9月、12月时两组房颤负荷,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结果置入起搏器术后1年,实验组无房颤发生和房颤负荷减少20例(7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4% VS 48.4%),术后1年房颤平均每天发作时间,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均有显著性差异:(78.8±6.9)min VS (106.7±12.8)min,(36.2±4.8)mmVS(41.7-4-6.1)mm,(49.8±6.1)mm VS (66.5±4.2)mm,(63.3%±4.1%) VS (49.1%±6.9%),(330.8±30.5)pg/ml VS (502.8±21.4)pg/ml。结论基于房间隔起搏的房室顺序起搏方式较传统的房室顺序起搏减少病窦综合征(快慢型)患者房颤的发作,改善左室重构,延缓心功能恶化。
林梓卿吴同果陈思伟蒋作锋黄丽萍
关键词:病窦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超声心动描记术房间隔起搏N末端脑钠肽前体
冠脉介入治疗注射碘对比剂的护理预防和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作好对比剂注射前的护理预防和观察工作对减少副反应的和医患矛盾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500例,其中男性2000例,女性1500例,年龄35~93岁,平均56岁。选择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威士派克32g/100ml;碘帕醇15g/50ml。注射过程中和注射后连续观察患者用药反应。结果在所有的心血管介入患者中,除5例患者有轻度过敏反应出现,无一例出现中度或重度过敏反应,无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发生,远低于同级医院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的水平。结论我们的实践表明,作好注射对比剂前的护理预防和观察工作能有效减少副反应的和医患矛盾的发生。
黄丽萍李雪仪黄伟光
关键词:冠脉介入对比剂护理预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