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科科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电弧离子镀
  • 4篇离子镀
  • 3篇脉冲偏压
  • 3篇脉冲偏压电弧...
  • 2篇弹性模量
  • 2篇CU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英文
  • 1篇疏水
  • 1篇力学性能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薄膜
  • 1篇接触角
  • 1篇金刚石膜
  • 1篇类金刚石
  • 1篇类金刚石膜
  • 1篇ZR
  • 1篇CR
  • 1篇CU含量
  • 1篇MEN

机构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5篇魏科科
  • 4篇林国强
  • 4篇张林
  • 3篇马国佳
  • 1篇韩克昌
  • 1篇林菁菁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真空

年份

  • 5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弧离子镀nc-MeN/α-Cu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研究
渗氮38CrMoA1钢具备良好的韧性、耐磨性和一定的硬度,是最常用的构件用钢,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等行业。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况显示38CrMoAl钢经简单的渗氮处理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魏科科
关键词:电弧离子镀
文献传递
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Zr-Me-N(Me=Cr,Al,Cu)薄膜性能研究(英文)
2013年
利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在高速钢和Si基体上沉积锆基三元氮化物薄膜Zr-Me-N(Me=Al,Cr,Cu)。采用EPMA、XRD、SEM、接触角、纳米压痕、划痕仪以及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研究薄膜的组分、结构、润湿性、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Zr-Cr-N和Zr-Cu-N薄膜为单一相fcc B1(NaCl)结构;薄膜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和较高的水接触角;ZrN中掺入过量的Al导致薄膜的力学性能降低。Zr-Cu-N薄膜显微硬度最高,达到35.5 GPa,而且纳米复合Zr-Cu-N薄膜能有效地降低摩擦系数。
张林林国强马国佳魏科科段仲伟
关键词:电弧离子镀
铜含量对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Zr-Cu-N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英文)
2013年
利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设备调控分离靶弧流,在高速钢和Si基体上沉积了不同铜含量的Zr-Cu-N薄膜。采用EPMA、XRD、纳米压痕以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铜含量对薄膜的组分、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Zr-Cu-N薄膜结构主要依赖于铜含量;铜对作为软质相能有效地抑制ZrN晶粒的生长;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最高分别为35.5和390.6 GPa,而摩擦系数先增加后减小,最低为0.15。
张林林国强马国佳魏科科
关键词:力学性能电弧离子镀
Cu含量对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TiN-Cu纳米复合薄膜硬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HSS)基体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含量的TiN-Cu纳米复合薄膜,用EPMA、SEM、GIXRD和纳米压痕等方法分别测试了薄膜的成分、形貌、相组成、硬度和弹性模量,重点考察薄膜成分对其硬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对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影响显著,随着Cu含量的增加,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在Cu含量为1.28 at%时,硬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0 GPa和562.0 GPa。最后对TiN-Cu纳米复合薄膜的非晶-纳米晶强化机制进行了讨论。
魏科科林菁菁张林韩克昌林国强
关键词: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弹性模量
钛掺杂无氢类金刚石薄膜疏水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MEVVA离子源复合磁控溅射沉积系统,在钛合金Ti6Al4V基体上制备Ti掺杂DLC薄膜,研究Ti掺杂对DLC薄膜疏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薄膜的组分、化学键以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通过测量静态接触角分析薄膜的润湿性并计算薄膜的表面能。结果表明:Ti掺杂DLC膜明显提高疏水性能,水接触角最高达到105°。薄膜中sp2C杂化键组分增加以及表面形成Ti-O键,是导致薄膜表面能降低的重要因素。
张林林国强马国佳魏科科段仲伟
关键词:类金刚石膜掺杂接触角表面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