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晓星

作品数:27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基因
  • 6篇聚羟基脂肪酸...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片段
  • 3篇抗原
  • 3篇扩增
  • 3篇扩增片段
  • 3篇基因检测
  • 3篇基因检测方法
  • 3篇教学
  • 3篇个体化
  • 3篇PHA
  • 2篇代谢
  • 2篇多房棘球蚴
  • 2篇野生菌
  • 2篇叶酸
  • 2篇医用材料
  • 2篇乙酰辅酶A
  • 2篇生物化工

机构

  • 20篇青海大学
  • 9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浙江省亚热带...
  • 1篇嘉兴市农业科...
  • 1篇漯河市日康食...

作者

  • 27篇魏晓星
  • 6篇陈国强
  • 3篇李正军
  • 3篇顾存林
  • 3篇吴琼
  • 2篇姚晓华
  • 2篇刘宏娟
  • 2篇段瑞君
  • 2篇刘德华
  • 2篇梁健
  • 2篇郭妮妮
  • 2篇侯雪
  • 2篇彭源
  • 2篇李晓燕
  • 2篇赵瑞雪
  • 1篇党国全
  • 1篇张发斌
  • 1篇曹得萍
  • 1篇李斌
  • 1篇王树林

传媒

  • 4篇青海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科技资讯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粒棘球绦虫肌醇多磷酸2-激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1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预测细粒棘球绦虫肌醇多磷酸2-激酶(EgIP2K)的结构及抗原表位,为研究细粒棘球绦虫的药物靶点和疫苗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NCBI获取细粒棘球绦虫肌醇多磷酸2-激酶(EgIP2K)的氨基酸序列,采用Protparam预测EgIP2K的理化特性;采用SOPMA预测其二级结构;采用SignalP 4.1 server工具预测信号肽;采用NetPhos预测其磷酸化位点;采用DNAStar软件中的protean程序分析其抗原性指数、亲水性指数及表面可及性指数;采用ABCPred预测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采用SYFPEITHI和IEDB工具预测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EgIP2K由4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54.8×10^(3),分子式是C_(2397)H_(3791)N_(683)O_(730)S_(29),理论等电点为6.41,不稳定指数值为52.20,为不稳定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6.10%,β折叠占16.46%,β转角占5.89%,无规则卷曲占46.54%;EgIP2K无信号肽序列,可能为非分泌蛋白;EgIP2K含有51个磷酸化位点,其中3个酪氨酸位点、13个苏氨酸位点、35个丝氨酸位点;预测EgIP2K具有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并且有3个抗原表位是B、T细胞联合抗原表位,分别位于90-94、411-422、424-438氨基酸区段。结论EgIP2K含有多个潜在的B细胞、T细胞抗原表位,可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疫苗候选基因。
罗刚李启丹李璞岚龚荣鹏解安霞魏晓星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生物信息学抗原表位
新型诊断标志物循环miRNA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循环miRNA是一类在血清、血浆等体液中稳定存在的miRNA分子,具有差异表达明显、检测灵敏、取材方便等特点。循环miRNA可作为一种新型诊断标志物分子,在癌症预测、产前诊断、损伤及感染检测等多个方面有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即对循环miRNA的来源和功能、诊断标志物潜能及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目前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何顺伟魏晓星
关键词:MIRNA诊断标志物RNA分子产前诊断
构建基因工程菌增强1,3-丙二醇生产菌株抗逆性的方法
一种构建基因工程菌增强1,3-丙二醇生产菌株抗逆性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在产生PDO的野生菌中,引入β-酮基乙酰辅酶A硫解酶、NADPH依赖型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酶和聚羟基脂肪酸合酶基因,使菌株在生产PDO的同时,...
刘德华陈国强刘宏娟郭妮妮魏晓星
文献传递
一种个体化维生素B2补充剂量的基因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个体化维生素B2补充剂量的基因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用于扩增rs1801133、rs1801131位点的引物,对个体中与维生素B2代谢紧密相关的2个SNP位点进行扩增,进一步分析个体扩增片段的基因型,根据...
魏晓星梁健高强王欢
文献传递
青稞HVA1和blt4.9基因对模拟水分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在抗旱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解青稞HVA1和blt4.9基因在抗旱方面的作用及其差异,以青稞品种昆仑12号为材料,利用RT-PCR从8个候选内参基因(DHN1、GAPDH、Actin-1、Actin-2、18SrRNA-1、18SrRNA-2、TC139057和PKABA)中筛选出在15%PEG模拟水分胁迫下表达稳定的基因,同时以筛选到的稳定表达的基因为参照,采用qRT-PCR技术研究青稞HVA1基因和blt4.9基因在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差异及在不同抗旱性青稞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筛选到1个在干旱胁迫下青稞叶片中能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TC139057;(2)在1%~30%PEG模拟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青稞HVA1和blt4.9基因表达量呈先增后降趋势,25%PEG处理下表达量最高,且在较低浓度PEG处理下基因表达量为HVA1>blt4.9,而在较高浓度PEG处理下反之;(3)15%PEG处理1~144h,两基因表达量也呈先增后降趋势,胁迫48h后HVA1基因表达量最高,胁迫96h后blt4.9基因表达量最高,且处理前期基因表达量为HVA1>blt4.9,后期反之;(4)1~500μmol·L^-1 ABA处理下,两基因表达量仍呈先增后降趋势,HVA1基因比blt4.9基因敏感,且在较低ABA浓度下基因表达量为HVA1>blt4.9,在较高浓度下反之;(5)获得转青稞HVA1和blt4.9基因拟南芥植株,其主要抗旱性生理指标优于野生型;且在较轻胁迫下,转HVA1植株的生理指标优于转blt4.9植株,而在较重胁迫处理下情况相反;(6)在模拟水分胁迫下,青稞叶片中两基因的表达量,抗旱性强的显著高于抗旱性弱的材料(P<0.01),且较轻胁迫下HVA1基因较敏感,反之blt4.9基因敏感。本研究结果为HVA1和blt4.9基因在青稞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越姚晓华吴昆仑吴昆仑魏晓星
关键词:青稞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嗜盐菌的基本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嗜盐菌是一类能够在高盐极端环境下生存、生长的原核微生物。嗜盐菌具有特殊的生理机制和生理特性,作为一类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的微生物资源,近年来在嗜盐机理、相容性溶质、细菌视紫红质和嗜盐菌素等基础研究,以及环境生物治理、酶制剂、生物电子和医药工业等应用研究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
魏晓星侯雪
关键词:嗜盐菌生理特性
虚拟仿真和TBL案例教学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以“糖代谢”教学为例
2023年
通过引入生物化学相关案例,学生可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虚拟实验和模拟操作,学生能加深对生物化学原理的理解。结合具体案例和实例,教师按照逻辑关系逐步提出问题,小组则逐步深入讨论,教师同步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结合小组内部、小组之间以及教师的评分,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教学经验,为未来的案例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顾存林魏晓星安娟
关键词:生物化学理论教学
体液游离寄生虫DNA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目前在多种寄生虫感染患者的血清、血浆、尿液、唾液等体液中检测到相应的游离寄生虫DNA分子(Cell-Free Parasite DNA,CFPD),由于其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在寄生虫病无创诊断和连续监测等方面展示出较强优势。本文即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寄生虫感染者体液中CFPD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寄生虫病诊断的发展方向提供新思路,并对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何顺伟李晓燕赵瑞雪彭源魏晓星
关键词:体液寄生虫游离DNA
基于能力培养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被引量:21
2014年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普遍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是一门让学生理解、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课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宗旨,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的建立"3+1"的新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探索,并就下一步改革进行了展望。
梁健段瑞君魏晓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主题式生物信息学教学理论和实践初索
2018年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我们本着教学和科研共促进的宗旨,融合分子生物学、医学统计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结合网络环境,将理论授课和上机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课前问卷调查分析,依据调查结果制定教学方案并加以实施,然后进行课后分析,以完善医学生物信息学教学模式,为生物信息学在全校开展和生物信息学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安娟刘芳魏晓星李耀东顾存林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教学研究教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