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冉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阳性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胃癌
  • 2篇胃癌患者
  • 2篇细胞癌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2篇癌患者
  • 2篇HBV阳性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血循
  • 1篇血循环
  • 1篇循环MICR...
  • 1篇生物学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记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5篇魏冉
  • 3篇王传新
  • 3篇杨咏梅
  • 3篇杨晓敏
  • 3篇任浩
  • 3篇张义
  • 2篇卞晓琨
  • 2篇杜鲁涛
  • 2篇张欣
  • 2篇司元全
  • 2篇邹明瑾
  • 1篇王昌敏
  • 1篇张义
  • 1篇赵瑞
  • 1篇张笑雨
  • 1篇刘英杰

传媒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及CD3^+CD8^(low)T细胞中ILT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ILT3)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胃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的ILT3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外周血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中ILT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患者与健康人对照者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465±0.674和6.234±0.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5);低分化和中、高分化胃癌患者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217±0.433(n=66)和3.656±0.195(n=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2,P<0.01);肿瘤未侵及深肌层与侵及深肌层比较,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95±0.243(n=24)和7.316±0.404(n=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1,P<0.01)。胃癌患者和健康人对照者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ILT3阳性率为(75.53±2.20)%和(12.8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7,P<0.01)。结论胃癌患者PBMC的ILT3 mRNA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和浸润程度有关。ILT3在胃癌患者CD3+CD8lowT细胞亚群的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
魏冉司元全卞晓琨刘英杰王传新张义
关键词:胃癌
外周血循环MicroRNA-152在HBV阳性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miR-152 在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肝细胞癌中的变化水平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36 例HBV 阳性原发性肝细胞肝癌,14 例HBV 阳性肝硬化,14 例乙型肝炎以及14 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T-...
杨晓敏任浩魏冉张欣杨咏梅杜鲁涛邹明瑾王传新张义
关键词:甲胎蛋白
胃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ILT3)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8low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80 例胃癌患者及40 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
魏冉司元全卞晓琨刘英杰王传新张义
血清长链非编码 RNA BC200表达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BC200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41例萎缩型胃炎患者、59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lncRNA BC200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对31例成功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3、7、10、30和100 d血清 lncRNA BC200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应用ROC 曲线分析lncRNA BC200、CEA及CA72-4诊断胃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胃癌患者血清BC200表达水平Ⅰ+Ⅱ期组[1.041(0.794,1.462)]及Ⅲ+Ⅳ期组[1.290(0.978,1.794)]较癌前病变组[0.969(0.699,1.219)]、健康对照组[0.801(0.556,1.599)]有明显升高(H=54.68,P<0.0001);与术前[1.120(0.859,1.663)]相比,胃癌患者血清lncRNA BC200表达水平在术后10 d[0.903(0.724,1.182)](U=55.0,P<0.0001)、30 d[0.759(0.671,1.037)](U=299.0,P=0.0261)、100 d[0.478(0.378,0.635)](U=41.0,P<0.0001)均有显著降低。血清lncRNA BC200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 AUC)为0.865,高于CA72-4( AUC=0.699)及 CEA ( AUC =0.807)。三者联合检测 AUC 为0.934。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lncRNA BC20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ncRNA BC200有望作为胃癌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138-142)
任浩王昌敏杨晓敏张笑雨魏冉赵瑞张欣杨咏梅张义
关键词:胃肿瘤
循环microRNA-152在HBV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循环miR-152在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的36例HBV阳性原发性肝细胞肝癌,28例HBV阳性肝硬化,28例乙型肝炎及28例健康对照进行研究,应用RT-PC R方法测定血清miR-152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其甲胎蛋白浓度。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循环miR-152的表达与HBV阳性肝细胞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先进行单样本K-s检验正态性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均数的比较,组间均数比较采用SN K-q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外周血循环miR-152表达在肝硬化组(0.392±0.255)、肝细胞癌患者组(0.315±0.161)与肝炎组(0.603±0.247)和健康对照组(1.157±0.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表达与HBV阳性肝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AUC-ROC曲线分析其作为标志物检测HBV阳性肝细胞癌时诊断效能[0.933(95%C I:0.841-0.980)]显著高于甲胎蛋白[0.757(95%C I:0.634-0.855)](P〈0.01),比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效能[0.973(95%C I:0.898-0.996)]显著提高(P〈0.01)。结论:外周血循环miR-152与HBV阳性肝细胞癌进展相关,与AFP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望成为HBV阳性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
杨晓敏任浩魏冉张欣杨咏梅杜鲁涛邹明瑾王传新张义
关键词:HBV肝细胞癌蛋白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