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于全

作品数:804 被引量:1,150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9篇专利
  • 243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8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 16篇农业科学
  • 14篇理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67篇细胞
  • 254篇肿瘤
  • 169篇药物
  • 114篇基因
  • 106篇免疫
  • 86篇抗肿瘤
  • 85篇蛋白
  • 62篇衍生物
  • 57篇分子
  • 52篇血管
  • 48篇活性
  • 47篇靶向
  • 43篇肿瘤药
  • 43篇肿瘤药物
  • 42篇肿瘤细胞
  • 42篇抗肿瘤药
  • 42篇抗肿瘤药物
  • 42篇癌细胞
  • 41篇制剂
  • 38篇基因治疗

机构

  • 602篇四川大学
  • 17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7篇华西医科大学...
  • 34篇华西医科大学
  • 8篇泸州医学院
  • 7篇华西医科大学...
  • 5篇教育部
  • 5篇石家庄制药集...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四川好医生药...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海南医学院
  • 3篇浙江大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803篇魏于全
  • 79篇赵霞
  • 72篇田聆
  • 68篇杨莉
  • 65篇余洛汀
  • 64篇陈俐娟
  • 60篇邓洪新
  • 57篇杨胜勇
  • 40篇阚兵
  • 40篇杨金亮
  • 38篇文艳君
  • 36篇宋相容
  • 36篇钱志勇
  • 34篇魏霞蔚
  • 31篇赵瀛兰
  • 31篇罗有福
  • 30篇李炯
  • 27篇苟马玲
  • 25篇姜愚
  • 25篇刘继彦

传媒

  • 35篇四川大学学报...
  • 31篇华西医学
  • 15篇癌症
  • 14篇生物医学工程...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6篇中华病理学杂...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 4篇中国科学(C...
  • 4篇华西医讯
  • 4篇中国科学:生...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华西口腔医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西部医学
  • 3篇中国抗癌协会...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

  • 5篇2024
  • 35篇2023
  • 28篇2022
  • 40篇2021
  • 23篇2020
  • 39篇2019
  • 40篇2018
  • 30篇2017
  • 39篇2016
  • 50篇2015
  • 27篇2014
  • 46篇2013
  • 37篇2012
  • 42篇2011
  • 35篇2010
  • 23篇2009
  • 28篇2008
  • 17篇2007
  • 36篇2006
  • 35篇2005
8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嘧啶并吗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抗甲状腺髓样癌、抗急性白血病和抗炎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临床上针对甲状腺髓样癌的上市药物选择性较差、且易产生耐药和毒副作用的缺点。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
杨胜勇李琳丽魏于全
靶向T淋巴细胞的人源单链抗体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编码包含人源CD3抗体可变区片段的重组融合蛋白的DNA、其所编码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的生产方法、该融合蛋白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包含人源CD3单链抗体的蛋白,其能够结合CD...
勾蓝图杨金亮魏于全
N-甲基-4-(4-(3-三氟甲基)苯甲酰氨基)苯氧基)吡啶甲酰胺及其盐的包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N-甲基-4-(4-(3-三氟甲基)苯甲酰氨基)苯氧基)吡啶甲酰胺及其4-甲基苯磺酸盐的包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为解决其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的技术问题,寻求了不同制剂手段,...
宋相容余洛汀赵瀛兰杨胜勇魏于全
9-磺酰基-9H-嘌呤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9-磺酰基-9H-嘌呤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化学医药领域。本发明的9-磺酰基-9H-嘌呤衍生物,结构如式I所示,本发明在大量筛选的基础上得到9-磺酰基-9H-嘌呤衍生物,具有抗HCV活性,为抗丙型肝炎药...
余洛汀魏于全
文献传递
大肠癌、胃癌免疫——化疗基础及临床研究初步探讨
癌(结肠癌及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升高趋势,尽管手术后使用各种辅助治疗,仍有50%的病例最终发展成为不可治愈的转移性病变.化疗对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仍差.5-FU仍是第一线药物,即使与其它药物如CF、MTX等合用的有效率...
魏于全彭枫毛咏秋雷松田聆杨莉张平严永华刘波罗峰卢铀王庆茹阚兵刘继彦邹立群吕重九姜愚
关键词:大肠癌胃癌化学疗法肿瘤治疗生存率
一类噻吩并吡啶衍生物及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结构新颖的噻吩并吡啶衍生物,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药领域;经药理实验证明式4所示的噻吩并吡啶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而这种增殖抑制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该类3-...
杨黎杨胜勇赵瀛兰余洛汀魏于全
文献传递
和厚朴酚系列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和厚朴酚系列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以该系列衍生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癌症中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和厚朴酚系列衍生物主要为和厚朴酚的3位取代衍生物,式Ia所示和厚朴酚衍生...
陈俐娟魏于全罗有福徐咏斌胡佳师键友
文献传递
猪和小鼠endoglin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2006年
目的:体外扩增猪和小鼠endoglin胞外段基因序列,构建猪和小鼠endoglin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设计猪和小鼠endoglin胞外段基因序列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克隆猪和小鼠endoglin胞外段基因序列,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然后用T7酶连接,构建猪和小鼠endoglin胞外段的原核表达质粒pQE-pEDG和pQE-mEDG。筛选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和DNA序列测定等证实正确后,再转染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NTA亲合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最后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扩增克隆的猪和小鼠endoglin胞外段基因序列分子量大小和预期值相一致,酶切分析显示,pQE-pEDG和pQE-mEDG和预期值相符,DNA序列测定显示,目的基因片段和阅读框架正确无误。重组蛋白质在大肠杆菌中获得稳定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与预期值相一致,纯化的蛋白浓度达90%以上,抗小鼠endoglin抗体可特异性识别pEDG和mEDG。结论:成功构建了猪和小鼠endoglin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为进一步了解重组endoglin蛋白质作为疫苗是否可以有效诱导产生抗自身endoglin的免疫反应奠定了基础。
谭光宏魏于全田聆黄风迎
关键词:ENDOGLIN重组蛋白质
猪endoglin胞外段重组蛋白疫苗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2006年
目的:研究猪endoglin胞外段重组蛋白(pEDG)作为异种蛋白疫苗是否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自身endoglin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endoglin相关的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方法:观察免疫治疗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生存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抗CD31)观察肿瘤组织血管生长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用免疫荧光方法了解肿瘤血管自身抗体沉积,用Westernblot和ELISA方法检测荷瘤小鼠免疫治疗后的血清是否含有抗自身endoglin的抗体和抗体亚型,用ELISPOT方法检测荷瘤小鼠脾脏中分泌抗endoglin抗体的B淋巴细胞。结果:与同种重组endoglin蛋白和非疫苗对照组二个对照组相比,重组pEDG蛋白疫苗主动免疫治疗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明显减少,肿瘤组织血管表面有自身抗体沉积,血清中含有抗自身endoglin的抗体,抗体亚型主要为IgG1和IgG2b。此外,免疫治疗组小鼠脾脏中还发现明显增多的分泌抗自身endoglin抗体的B淋巴细胞。结论:pEDG疫苗诱导抗自身endoglin抗体的产生,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这种主动免疫治疗的方法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策略。
谭光宏魏于全田聆黄风迎
关键词:ENDOGLIN肿瘤血管生成主动免疫治疗
日本血吸虫tetraspanins胞外环2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tetraspanins胞外环2编码基因(Sj-tsp-2),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通过全基因合成方式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ET32a-Sj-tsp-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在非变性条件下纯化融合蛋白。结果通过核苷酸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和目的肽段与预计大小基本一致。Western Blotting和ELISA结果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定位分析显示,Sj-TSP-2主要在日本血吸虫体被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和表达了日本血吸虫Sj-tsp-2基因,并纯化获得其融合蛋白,为进行动物保护性实验奠定了基础。
付译节杨莉刘康袁创陈县城魏于全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TETRASPANINS克隆融合蛋白免疫原性
共8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