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晓仙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主题

  • 4篇译本
  • 4篇英译
  • 4篇英译本
  • 4篇翻译
  • 2篇译者
  • 2篇译者主体
  • 2篇译者主体性
  • 2篇文学
  • 2篇误译
  • 2篇论语
  • 2篇老子
  • 2篇汉译
  • 2篇《老子》
  • 2篇《论语》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学习
  • 1篇大学英语学习...
  • 1篇新建本科
  • 1篇新建本科院校
  • 1篇虚构

机构

  • 8篇长江师范学院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高晓仙
  • 5篇赵国月

传媒

  • 2篇宁波广播电视...
  • 1篇中国翻译
  • 1篇太原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电大学...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翻译论坛
  • 1篇宁波开放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Red Star Over China汉译出版史及翻译研究论略
2022年
Red Star Over China在国内翻译出版史已达80多年,通过重译、重版、节译等各种方式传播。80多年来,其汉译基本经历了开创期、发展期、低潮期和繁荣期四个时期,其汉译样式和出版等不同时期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改革开放后学界开始关注Red Star Over China汉译的学理问题,但现有研究大多围绕出版社、翻译家思想和译本特征三大主题展开研究,缺乏Red Star Over China汉译发展史的系统性研究。从翻译学的角度讨论Red Star Over China汉译对中国革命的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乃至中华民族的建构,都将是后续研究展开的重要选题。
高晓仙赵国月
关键词:《西行漫记》汉译出版翻译研究
翻译辨析:“Hallucinatory Realism”与“魔幻现实主义”被引量:4
2013年
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hallucinatory realism"一词走进了受众的视野,但其译法"魔幻现实主义"误导了受众。该译法误用了"magical realism"的概念,偏离了"hallucinatory realism"的本义,没有充分反映出莫言作品的独创风格,也没有达到术语翻译的基本规范。本文建议将其译为"幻觉现实主义",这一译法既与源语词义一致,又与其表述的文学风格基本对等。
赵国月高晓仙
关键词: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
误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亚瑟·韦利英译本《论语》为例
2012年
《论语》是中国典籍著作之一,其特殊语言和名言警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以及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在韦利英译本《论语》中误译上的体现,得出翻译成败的关键就是看译者主体性能否正确发挥。译者不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文化、把握原作者意图,还要考虑到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误译,充分再现原文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高晓仙赵国月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论语》误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老子》英译本中显化与隐化研究
显化和隐化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时常用的翻译策略,尤其在中国典籍文献外译的过程中,显化和隐化策略的选择是影响译本是否能在目的语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选择中国典籍作品《老子》的具有代表性的Wal...
高晓仙
关键词:翻译策略语言形式
文献传递
从误译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亚瑟·韦利英译本《论语》为例
2012年
《论语》是中国典籍著作之一,其特殊语言和名言警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以及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在韦利英译本《论语》中误译上的体现,得出翻译成败的关键就是看译者主体性能否正确发挥。译者不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文化、把握原作者意图,还要考虑到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客观因素,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误译,充分再现原文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高晓仙赵国月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论语》误译
《老子》英译本中的显化与隐化
2015年
显化与隐化在英汉互译中普遍存在,以Arthur Waley《老子》英译本为例,探索其显化和隐化的分布情况,并从关联理论角度探究显化和隐化的成因。研究发现,英译本中的显化成分大于隐化成分,译者采用强制性显化弥补两种语言形式的差异,采用选择性显化使目的语读者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且花费最小的处理努力而达到最佳关联,译者使用语用显化是为了增强译文的可读性。隐化策略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增强译文的诗学效果和强化传递交际意图。
高晓仙
关键词:《老子》
目的论视阈下非虚构文学《寻路中国》汉译策略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译文符合中国读者的认知习惯,更容易被中国读者接受,是非虚构文学《寻路中国》的翻译目的。本文依照"目的论"中"目的决定方法"的观点,以非虚构文学《寻路中国》为例,探索译者在翻译非虚构文学文本时,实现翻译目的的途径。研究发现:为了实现翻译目的,译者在语言风格、语言结构、文化负载词以及特殊文体等方面分别采取了直译法、意译法、仿译法以及增译、减译、转换等多种方法。
赵国月高晓仙
关键词:非虚构文学目的论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习者翻译元认知知识实证研究
2015年
对翻译的认知前提决定了翻译所产生的译文质量高低,科学合理的翻译认知有利于促进翻译学习。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翻译学习者对翻译的认知程度与所学专业具有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专业学习者对翻译的认知明显更靠近学界的共识,即使都是对翻译感兴趣的主动学习者,专业背景知识也影响着学习者对翻译的认知水平。同时,兴趣也相对影响学习者对翻译的元认知水平,对翻译活动感兴趣的主动学习者显然对翻译的认知水平要高于被动学习者。在此结果上,建议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首先应该补充一定的英语专业知识;其次,应该加强培养对翻译学习的兴趣。
高晓仙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学习者
何为“影响研究”?——《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评介
2017年
引言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6年7月出版了杨淑华博士新著《翻译文学对中国先锋小说的叙事影响》(简称《影响》)。在仔细研读中笔者发现,在2013年笔者也做过类似的'影响研究'。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指出莫言文学作品是'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高晓仙
关键词:小说颁奖词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