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文红

作品数:27 被引量:1,161H指数:13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温带
  • 8篇草地
  • 6篇土壤
  • 6篇温带草地
  • 6篇草原
  • 5篇生物量
  • 4篇地上生物量
  • 4篇植被
  • 4篇物量
  • 3篇地下生物量
  • 3篇典型草原
  • 3篇植物
  • 3篇碳库
  • 3篇群落
  • 3篇功能群
  • 3篇灌丛
  • 2篇氮输入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凋落物层

机构

  • 17篇内蒙古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6篇马文红
  • 8篇方精云
  • 5篇贺金生
  • 4篇杨元合
  • 4篇梁存柱
  • 4篇赵利清
  • 2篇刘新民
  • 2篇刘鸿雁
  • 2篇杨弦
  • 2篇唐志尧
  • 2篇赵一之
  • 2篇于顺利
  • 2篇张宇平
  • 2篇安尼瓦尔·买...
  • 1篇汪涛
  • 1篇赵新全
  • 1篇旭日
  • 1篇王再岚
  • 1篇侯虹
  • 1篇吴婧

传媒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变化被引量:172
2010年
准确评估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年际变化,对揭示草地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合理利用有限的草地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中国学者在研究草地碳库及其动态变化方面已开展了很多工作,但目前仍缺乏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的全面认识.通过综述当前中国草地碳循环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本研究组的工作,试图全面评价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植被生物量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不同研究得到的中国草地生物量碳密度(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为215.8-348.1gC/m^2,平均值为300.2gC/m^2.同样,对中国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单位面积土壤碳库)的估算也存在显著差异,在8.5-15.1kgC/m2之间变动,但考虑到8.5kgC/m2的估算值是基于近千个土壤剖面的实测数据计算得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土壤碳密度一般不会超过此值.因此,若采用目前最广泛使用的草地面积(331×104km^2),那么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约为29.1PgC(1Pg=1×10^15g),其中96.6%的碳储存于土壤有机质中.(2)文献报道的近20年中国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量均存在差异.按照最新的估算,中国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库在过去20年里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即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处于中性碳汇状态.(3)中国草地生物量的时空变异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密切.土壤有机碳库的空间变异主要受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的土壤水分的影响,但土壤质地等因素也起一定作用.此外,放牧与围封等人类活动将对草地生物量和土壤碳库及其动态变化产生强烈影响.
方精云杨元合马文红安尼瓦尔·买买提沈海花
关键词:温带草地高寒草地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库土壤质地
中国草地的产草量和牧草品质: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5
2013年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对于草地产草量和牧草品质的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发展畜牧业,但目前国内大尺度上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通过对中国草地131个采样点共计177个样地的产草量和牧草品质进行分析,研究了中国草地不同区域和不同植被类型的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分析了牧草品质与产草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气候和土壤因子对牧草品质格局的作用.研究显示:(1)在研究区域总体上,青藏高原草地的产草量较内蒙古草地高,主要是由于高寒草甸有较高的产草量.相比于内蒙古地区的草地,青藏高原草地的牧草具有高粗蛋白、高无氮浸出物、低粗纤维、低粗脂肪的特点,营养价值更高.(2)从植被型上来看,高寒草甸的产草量和营养价值都最高;从植被群系上来看,产草量最高的是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草甸和芨芨草(Achnatherums plendens)草原,牧草品质最好的则是高山嵩草(Kobresiapygmaea)草甸和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3)大尺度上,气候和土壤因子首先通过改变植被类型而影响到牧草品质的格局,对于植物具体的生理过程虽然也有影响但并非造成大尺度牧草品质格局的主要原因;消除植被类型差异后,气候因子中仅年均温(MAT)对粗纤维有显著作用,而土壤因子对所有营养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反映土壤因子对牧草品质有着更直接的作用.(4)牧草的营养价值和产草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随着产草量的升高,牧草表现出粗纤维含量增加、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产草量较大时对营养元素的"稀释"现象.
石岳马殷雷马文红梁存柱赵新全方精云贺金生
关键词:温带草地高寒草地畜牧发展
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21
2008年
利用实际观测的113个地面数据,估算了内蒙古温带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大小,揭示了其空间分布和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的调控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3种草地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和革甸草原)的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地上生物量分别为56.6,133.4和196.7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301.0,688.9和1385.2g/m^2;(2)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3种草地具有相似的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总体上,温带草地表层(0~10cm)地下生物量约占总地下生物量的一半;(3)降水是导致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降水关系密切,而受土壤质地和草地类型的影响较弱.
马文红杨元合贺金生曾辉方精云
关键词:温带草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降水
粟米草科——内蒙古一分布新记录科被引量:2
2013年
报道了内蒙古1个分布新记录科——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该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相关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旭日赵利清马文红赵一之
中国北方温带灌丛生态系统碳、氮、磷储量被引量:15
2017年
研究生态系统碳(C)、氮(N)、磷(P)密度分布和储量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养分循环的机制和规律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在中国北方,灌丛生境水分和土壤条件差异很大,这为研究生态系统C、N、P密度与储量的分布格局提供了良好条件。该研究调查了433个中国北方温带灌丛样地的生物量、凋落物以及土壤等组分的有机C及N、P含量,据此计算出中国北方灌丛生态系统有机C及N、P密度和储量。结果表明:中国北方灌丛平均生态系统有机C及N、P密度分别为69.8 Mg·hm^(–2)、7.3 Mg·hm^(–2)、4.2 Mg·hm^(–2)。其中,生物量C、N、P密度分别为5.1 Mg·hm^(–2)、11.5×10^(–2)Mg·hm^(–2)、8.6×10^(–3) Mg·hm^(–2),生物量C、N、P密度与降水和土壤养分关系显著;凋落物C、N、P密度分别为1.4 Mg·hm^(–2)、3.8×10^(–2)Mg·hm^(–2)、2.5×10^(–3) Mg·hm^(–2),凋落物C、N、P密度与温度和降水关系显著;1 m深土壤的平均有机C及N、P密度分别为64.0Mg·hm^(–2)、7.1 Mg·hm^(–2)、4.2 Mg·hm^(–2),土壤有机C及N密度与温度和降水关系显著。中国北方灌丛生态系统的总有机C及N、P储量分别为1.7 Pg、164.9 Tg、124.8 Tg。其中生物量C、N、P储量分别为128.4 Tg、3.1 Tg、0.2 Tg;凋落物C、N、P储量分别为8.4 Tg、0.45 Tg、0.027 Tg;土壤是最大的C、N、P库,1 m深土壤有机C及N、P储量分别为1.6 Pg、161.3 Tg、124.6 Tg。
郭焱培杨弦安尼瓦尔.买买提刘鸿雁马文红于顺利唐志尧
关键词:储量灌丛
中国北方温带灌丛生物量的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0
2017年
目前对植物生物量分布格局和分配的研究多集中在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对灌丛的相关研究较少。灌丛是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植被。研究灌丛生物量分布格局及其分配是对估算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补充。该文通过对中国北方温带灌丛的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采样,计算中国北方433个典型灌丛样地的生物量及其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并研究它们与气候和土壤营养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温带灌丛平均生物量为12.5 t·hm^(–2),其中灌木层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4.5和5.4 t·hm^(–2),草本层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0.8和1.8 t·hm^(–2);凋落物量为2.5 t·hm^(–2)。不同类型中,温带落叶灌丛、亚高山落叶阔叶灌丛、荒漠灌丛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4、28.8和5.0 t·hm^(–2)。东西部生物量分布差异较大,东部温带落叶灌丛总生物量高于西部的荒漠灌丛。东部温带落叶灌丛中,东北地区的灌丛生物量稍低于华北地区。灌木的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不随水分和土壤养分变化,而叶-枝生物量比受水分影响,在干旱区域叶-枝生物量比较低。
杨弦郭焱培安尼瓦尔.买买提刘鸿雁马文红于顺利唐志尧
关键词:灌丛
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被引量:321
2003年
为阐明近20年来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的整体状况,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植被活动的指标,使用第3代NOAA-AVHRR/NDVI 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1982~1999年间中国地区NDVI的变化.为消除地表非植被因素的影响,参考国际惯例,定义年NDVI≥0.1的地区为有植被覆盖地区(简称植被地区),NDVI<0.1的地区为植被稀少地区.结果表明,18年来,我国大多数地区的NDVI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表明我国的植被活动在增强.与80年代初相比,90年代末植被地区的面积增加3.5%,植被稀少地区的面积下降了18.1%.全国平均年NDVI增加了7.4%.生长季节的延长和生长加速是我国NDVI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温度上升和夏季降水量的增加以及农业活动的加强可能是其主要的驱动因子.我国NDVI变化趋势显示了较大的空间异质性:东部沿海地区呈下降趋势或变化不明显;农业产区和西部地区增加显著.这种空间异质性是由于城市化过程、农业生产活动、区域气候特征以及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马文红
关键词:NDVI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活动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区植被
内蒙古地区虎榛子群系的群落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丛是温带地区重要的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类型,分布范围广。调查虎榛子灌丛的分布、群落特征有助于为蒙古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屏障建设提供支持。2016–202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调查37个样地,共记录到维管植物300种,隶属于52科158属;其中被子植物298种,隶属于50科156属;蕨类植物2种,隶属于2科2属。生活型谱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73%;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65%;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其中东古北极分布种最多,其次是东亚成分;大多数植物为偶见种。对内蒙古区域内虎榛子群系物种组成、生态特征和群落分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研究,后将内蒙古区域内虎榛子群系划分为3个群丛组、17个群丛。
要振宇史亚博马文红马文红菊花赵利清苏闯张芯毓梁存柱
关键词:虎榛子灌丛群落特征
内蒙古锦鸡儿属植物地理替代分布种的功能性状沿环境梯度的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是蒙古高原干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沿着环境梯度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地理替代分布。为了检验这些替代分布种对气候和土壤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该研究在内蒙古地区选择了41个样地、9种锦鸡儿属植物,测定了这些植物的株高(h)、叶性状(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面积(LA)、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和氮磷比(N:P))和茎性状(茎组织密度(STD)),分析了不同功能性状之间及功能性状与气候和土壤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9种植物的功能性状沿着气候梯度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干燥度指数解释了大部分功能性状29%以上的变异(N:P除外),随着干旱程度增强,植物的h、SLA、LA、LNC和LPC降低,而LDMC和STD增加。土壤氮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的功能性状,尤其是反映植物竞争光和空间等资源的重要性状(h)以及反映植物生长速率的关键性状(SLA、LNC和STD),都与土壤氮供应能力显著相关。而土壤pH对锦鸡儿属植物的性状解释度较低。整体上,在属水平上植物功能性状之间具有较强的共变关系,但在种水平上,分布最广的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和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具有较强的性状共变关系,其他分布范围较小物种功能性状间的共变关系相对较弱。这一结果意味着植物功能性状在属内的变化对气候和土壤环境变化产生一定的适应,有助于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群落结构以及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分布范围较小的植物种内功能性状间的共变关系微弱,意味着植物经济谱理论不一定适合在局域尺度上解释植物在个体水平上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
罗源林马文红马文红苏闯史亚博赵利清
关键词:锦鸡儿属植物
内蒙古花荵属植物的分类校正及区系地理分布被引量:1
2000年
确认了花荵属在内蒙古仅有 P.coeruleum L和 P.villosum Rud.ex.Georgi.两种 .确定了其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前者为泛北极种 ,后者为中西伯利亚南部种 .
马文红赵一之
关键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全文增补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