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孝义

作品数:414 被引量:2,548H指数:2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47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0篇农业科学
  • 6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6篇水利工程
  • 25篇天文地球
  • 14篇文化科学
  • 13篇电气工程
  • 11篇机械工程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0篇土壤
  • 50篇灌溉
  • 42篇水分
  • 40篇入渗
  • 39篇土壤水
  • 37篇土壤水分
  • 26篇灌区
  • 25篇数值模拟
  • 25篇值模拟
  • 24篇径流
  • 22篇节水
  • 18篇土壤入渗
  • 16篇神经网
  • 16篇神经网络
  • 16篇农业
  • 15篇畦灌
  • 15篇灌水
  • 14篇混沌
  • 13篇遗传算法
  • 12篇量水

机构

  • 399篇西北农林科技...
  • 28篇西安理工大学
  • 15篇西北农业大学
  • 14篇陕西省水利厅
  • 13篇鲁东大学
  • 10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兰州理工大学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湖南省水利水...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美国农业部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13篇马孝义
  • 37篇聂卫波
  • 35篇陈帝伊
  • 31篇赵文举
  • 28篇张建兴
  • 25篇何自立
  • 20篇吴磊
  • 20篇甘学涛
  • 19篇陈海涛
  • 19篇康绍忠
  • 18篇王波雷
  • 17篇刘继龙
  • 17篇王文娥
  • 16篇费良军
  • 14篇范严伟
  • 14篇屈金娜
  • 13篇邢旭光
  • 12篇李援农
  • 12篇郝晶晶
  • 11篇张振华

传媒

  • 33篇农机化研究
  • 29篇中国农村水利...
  • 27篇灌溉排水学报
  • 2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6篇人民黄河
  • 15篇干旱地区农业...
  • 13篇水土保持研究
  • 11篇水土保持通报
  • 8篇节水灌溉
  • 7篇农村实用工程...
  • 6篇水力发电
  • 6篇水科学进展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应用基础与工...
  • 5篇排灌机械工程...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水力发电学报
  • 4篇黑龙江教育(...
  • 3篇仪表技术与传...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18篇2019
  • 11篇2018
  • 18篇2017
  • 21篇2016
  • 16篇2015
  • 25篇2014
  • 22篇2013
  • 23篇2012
  • 24篇2011
  • 46篇2010
  • 27篇2009
  • 34篇2008
  • 18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5篇2004
4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LabVIEW的ARM仪表实时采样与同步图形化显示实现方法
本文针对现有ARM监测仪表在实时采样和同步图形化显示方面存在的不足,介绍了LabVIEW和ARM仪表进行多通道串行通信的协议,研究了将串行通信组件MScomm32引入LabVIEW实现实时采样和同步图示化的方法和程序,并...
陈彭祥马孝义梁三林
关键词:图形化显示监测仪表串行通信通信协议
文献传递
智能灭火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9
2010年
根据国际灭火机器人的比赛规则,给出灭火机器人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硬件设计是以嵌入式ARM966E-S为核心,科学布置6个红外测距传感器,实现远红外火焰传感器组,能够快速精确检测环境。并采用双电源供电,直流电机驱动。而系统软件设计采用优化的避障、灭火算法。实验证明,该设计大大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快速性和可靠性。机器人搜寻4个房间并完成灭火用时8 s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小燕陈帝伊马孝义
关键词:机器人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灭火机器人
膜孔灌溉条件下点源平均入渗水深的数学模拟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RETC和SWMS-3D软件对多种典型土壤的膜孔灌溉点源入渗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膜孔灌溉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开孔率、膜孔直径、粘粒含量和土壤容重等因素的膜孔灌溉点源平均入渗水深通用模型,并利用黄土高原典型土壤的室内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膜孔灌溉条件下的入渗系数随开孔率的增大而增大,随膜孔直径和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入渗指数随开孔率和土壤粘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新建模型能较简单和准确地确定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膜孔灌溉点源入渗特点.
孙秀娟马孝义刘继龙战国隆
关键词:膜孔灌溉粘粒含量土壤容重
新时代高等院校“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持续改进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借鉴美国名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应从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国际化、教研管理制度、培养环境与平台、保障措施等多方面不断完善与改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通,鼓励创新、引导创新、激励创新的机制相配套,构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拔尖创新人才持续改进培养模式。以期培养越来越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不断向高端发展。
吴磊马孝义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中的收缩特性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探明土壤在离心力作用下的收缩规律,开展了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砂壤土和黏壤土分别设定3个初始容重,以离心机法测定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离心力变化下的土壤收缩规律,并通过van Genuchten-Mualem(VG-M)模型对2种情景模式(考虑容重变化和未考虑容重变化)下所测定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并以此估算所得的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对沟灌二维水分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结合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参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离心机转速增大,土壤含水率降低,容重随之增大,当吸力为7000 cm时,砂壤土和黏壤土的容重分别近于1.81和1.79 g/cm 3;基于土壤收缩特征曲线,供试土壤收缩过程可采用三直线模型进行表征,但各收缩段的吸力范围存在差异;与未考虑容重变化所得VG-M模型中的参数值相比,考虑土壤容重变化所得的滞留含水率θr和进气吸力值倒数a均增大,但形状系数n均减小;以考虑土壤容重变化所得VG-M参数为基础进行沟灌二维水分运动数值模拟,其入渗水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垂直和水平)与实测值的误差绝对值均值分别为5.8%,3.0%和2.6%,较未考虑容重变化时精度分别提高了39.2%,57.2%和52.9%.因此离心机法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过程中需考虑土壤容重的变化,且以此获得的参数能够较为显著地提高数值模拟精度.
聂坤堃聂卫波马孝义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容重数值模拟
“电磁场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在阐述"电磁场理论"课程的学科地位、课程特点和课程任务的基础上,指出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新兴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别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共六个方面详尽的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经过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陈帝伊刘淑琴许景辉马孝义
关键词:电磁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9年
植被生态需水涉及到生态学、水文学、环境学、气象学等多学科问题,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首先对植被生态需水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分析,评价了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水量平衡法和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等4种常用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降雨量少,植被退化,盖度降低等特点,介绍了一种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适用于干旱区生态恢复的基于遥感的受破坏的非完全覆盖的天然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并对植被生态需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郝博粟晓玲马孝义张大鹏
关键词:计算方法干旱区
一种新型的双涡旋混沌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双涡旋混沌系统,以及它的数学模型和实现电路。所述数学模型由三个非线性方程函数构建。其中,非线性方程函数由一个线性项和一个非线性项构成。对应的仿真(实现)电路由三个通道电路和一个函数单元电路组成。...
张润凡陈帝伊马孝义
文献传递
树状灌溉管网两级遗传优化设计被引量:12
2007年
针对树状管网布置依赖设计人员经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的树状管网两级优化方法:第一级优化根据树状管网单点供水的原则,避免了最优生成树方法的复杂性,将设计人员的经验有机融合到设计过程中,寻找出一组符合工程情况的管网布置形式;第二级优化在第一级优化的基础上采用整数编码的遗传算法,以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计算出最优管径组合。该方法采用MATLAB6.5编程,可得出较优的布置方案。
范兴业马孝义康银红青海华
关键词:遗传算法整数编码管网布置管径优化
晋西昕水河径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累积距平分析、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有序聚类法等分析方法对其径流和径流系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估算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并存在一个5~6年左右的变化周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流域下垫面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显著变化,流域径流变异显著;年径流量下降趋势显著,相对于降水量变化,人类活动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张建兴马孝义屈金娜贾运刚
关键词:径流量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