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占位
  • 2篇肾上腺
  • 2篇良恶性
  • 2篇恶性
  • 2篇CT
  • 2篇病理
  • 2篇成像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迭代
  • 1篇迭代模型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对比剂
  • 1篇多形
  • 1篇多形性
  • 1篇性病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10篇马义
  • 6篇朱斌
  • 3篇何健
  • 2篇唐敏
  • 2篇范海健
  • 2篇李丹燕
  • 2篇黎琪
  • 1篇叶家欣
  • 1篇周科峰
  • 1篇伏旭
  • 1篇麦筱莉
  • 1篇仇毓东
  • 1篇汪洋
  • 1篇张玉林
  • 1篇史志浩
  • 1篇窦鑫
  • 1篇施婷婷
  • 1篇祝丽

传媒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继发性肝血色病合并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一例
2016年
患者男,63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2d”于2015年6月5日入住我院肝胆外科。既往无肝炎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贫血及任何铁剂服用史。有吸烟嗜好(20支/d),
唐敏毛谅史炯何健马义仇毓东朱斌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色病继发性肝占位输血史
经皮芯针肺穿活检对≤5mm肺小结节诊断正确率及并发症评估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自动枪经皮针芯针肺穿活检对≤5mm肺小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直径≤5mm(平均直径4mm)肺小结节患者经皮肺穿活检资料,透视引导下经皮针芯针肺穿活检30例,CT引导下经皮针芯针肺穿活检12例。结果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的诊断准确率86.7%(26/30),发生并发症2例(咯血、气胸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6.7%(2/30);CT引导下经皮芯针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1.7%(11/12),发生并发症1例(咯血),并发症发生率8.3%(1/12)。二者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视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5mm肺小结节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
史志浩马义窦鑫张玉林叶家欣朱斌
关键词:肺结节计算机断层扫描
膈肌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一例
2015年
患者女,57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4个月”于2014年1月17日入院。查体:全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功能评分(Child—Pugh评分A级5分,MELD评分5分),肿瘤标志物:AFP:2.7ng/ml,CA199:13.99U/ml,CEA:0.25ng/ml。
马义朱斌
关键词:多形性软组织膈肌MELD评分功能评分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2021年
目的总结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tubulopapillary neoplasm,ITPN)病人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旨在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其综合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1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ITPN病人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结果5例病人中1例病灶弥漫分布于整个胰腺,其余4例均为局灶性病变,肿瘤以实性成分为主,边界清晰,累及主胰管,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镜下肿瘤以密集的管状腺体为主,甚至仅有小管结构,少许病例乳头可见,很少有明显的黏液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黏蛋白MUC2和MUC5AC大部分为阴性表达。结论ITPN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需联合影像学、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马义黎琪伏旭仇毓东唐敏
关键词:胰腺病理
能谱CT对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CT动脉单期能谱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间行能谱CT检查并经病理或随访确诊的肾上腺腺瘤31例,转移瘤16例,并将10例正常肾上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选择动脉期能谱成像对腺瘤组、转移瘤组及对照组进行单能量重建及物质定量分析,在碘-脂基图上定量测定碘、脂含量,计算能谱曲线的斜率(λHU)并测量混合能量图像上相应部位的CT值。通过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证实腺瘤组、转移瘤组及对照组两两之间在碘、脂含量及λHU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碘(腺瘤VS转移瘤)=1.25,F碘(腺瘤VS对照)=0.48,F碘(转移VS对照)=-0.77;F脂(腺瘤VS转移瘤)=12.83,F脂(腺瘤VS对照)=6.12,F脂(转移VS对照)=-6.71;FλHU(腺瘤VS转移瘤)=0.43,FλHU(腺瘤VS对照)=0.18,FλHU(转移VS对照)=-0.26,P值均<0.01),且腺瘤组(4.66±0.89和997.95±4.32)在碘、脂含量之间均高于转移瘤组(3.40±0.98和985.12±6.52)(F碘(腺瘤VS转移瘤)=1.25,F脂(腺瘤VS转移瘤)=12.83,P值均<0.001);对于混合能量下的CT值,腺瘤组、转移瘤组分别与对照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CT(腺瘤VS对照)=15.35,FCT(转移VS对照)=14.06,P值均<0.05),而腺瘤组与转移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CT(腺瘤VS转移瘤)=1.29,P=0.83)。结论动脉单期能谱扫描单能量重建及物质定量分析对于区分肾上腺肿瘤的良恶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马义何健范海健汪洋朱斌
关键词:能谱肾上腺肿瘤
不同浓度对比剂应用于肾脏动脉期成像效果的比较
2015年
目的比较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270低KeV成像和常规浓度对比剂欧乃派克350常120kVp成像在肾脏动脉期扫描的增强效果、图像质量以及X线辐射剂量,探索低对比剂浓度低KeV成像的优势。方法共纳入72例患者行肾脏CT增强扫描。采用肘静脉高压注射,对比剂总剂量1.0ml/kg,注射速率3.5ml/s,动脉期扫描采用跟踪测试法,肝脏上缘水平腹主动脉CT值达100HU时启动扫描。其中42例患者使用威视派克270mgI/ml,采用GE宝石能谱CT扫描。30例患者使用欧乃派克350mgI/ml,GE能谱CT常规扫描。在能谱扫描数据上分别重建腹主动脉、左右肾动脉、左右肾皮质处最佳kev图像。然后分别比较各部位最佳kev图像及常规扫描图像的CT值、噪声及对比噪声比(CNR)。同时记录各组扫描的CTDIvol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以及注射后的不适反应。结果CTDIvol能谱扫描威视派克270组为15.64mGy,常规扫描欧乃派克350组为(18.87±3.81)mGy,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5);能谱扫描各部位最佳keV分布于48-58keV,最大频数分布位于53keV。威视派克270低kev(53kev)成像时,感兴趣区内CT值比欧乃派克350常规成像时高1.4-1.9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NR最佳keV图像组是常规扫描组的1.3-1.5倍,除了左右肾皮质以外,腹主动脉及左右肾动脉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3keV时图像噪声为(18.37±0.21)HU,常规扫描组噪声为(24.83±7.21)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后不适反应发生率威视派克270组明显少于欧乃派克350组。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威视派克270低能量53keV成像,应用于肾脏动脉期成像时显著优于欧乃派克350常规120kVp成像。
周科峰朱斌范海健施婷婷马义何健
关键词:对比剂肾脏CT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对不同辐射剂量下头颈部CTA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迭代重组IMR技术在头颈部CTA低剂量扫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共计4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 V)及低剂量组(管电压80 k V),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动脉期扫描,将动脉期扫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电压和重组算法不同将图像分为A1组(80 k V IMR),A2组(80 k V i Dose4),A3组(80 k V FBP)及B组(120 k V FBP)共4组。记录并比较常规剂量及低剂量两组患者身高、体重、BMI及CT剂量指数。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CT值、噪声、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价分数。结果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7、4.89及25.28,P值分别为0.62、0.85及0.73),80 k V管电压下IMR、i Dose4及FBP三种重建技术的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1组图像噪声均较其余各组低,而SNR及CNR值均较其余组显著增高(P<0.01)。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A1组>B组>A2组>A3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80%(t=9.41,P<0.001)。结论头颈部CTA低剂量扫描联合IMR全迭代重建技术在降低图像噪声的同时,可显著提高SNR及CNR,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
马义朱斌
关键词:头颈部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简称Xp11.2易位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性肾癌的3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及腹部包块。瘤体最大径1.1~12.2 cm,平均5.6 cm。影像学表现瘤体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包膜完整,以实性成分为主的瘤体皮质期呈轻-中度强化,髓质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以囊变或坏死为主的瘤体实性成分呈中-重度强化,强化结节多位于囊性肿块的边缘,3例诊断时已发生转移。病理显示肿瘤切面为黄褐色或灰白色,镜下癌细胞排列呈乳头状、实性巢状或腺泡状结构,部分可见丰富的间质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均阳性强表达TFE-3、CD10及PAX-8,阴性表达CD117,CK7及CAIX。荧光原位杂交所有患者均检测到TFE3基因分离。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亚型,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最终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表型或TFE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马义黎琪李丹燕
关键词:肾癌免疫组织化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在肾上腺占位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从1971年CT首次用于颅内肿瘤的成像至今,影像学经历了由单纯显示形态的解剖成像到反映细胞、分子水平生理生化改变的功能学成像,再到如今的能量成像的过程,成像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CT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目前,因其他疾病行腹部CT扫描时发现肾上腺占位病变者占CT检查的5%以上,了解正常肾上腺的CT解剖及其鉴别肾上腺占位的良恶性已显得非常重要。
马义
关键词:肾上腺占位病变良恶性病变CT检查腹部CT扫描颅内肿瘤
表观扩散系数值在预测低中危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低中危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及其与Gleason评分(G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前列腺受检者的临床影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灶的ADC值,分析ADC在低中危PCa诊断中的效能,以及ADC值与GS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ADC_(mean))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ADC_(min))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1051例患者,病灶总数为1202个,其中638个为PCa(53.08%),564个为良性病变(46.92%)。良性病变组的ADC_(min)及ADC_(mean)明显高于P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S 4+3组的ADC_(min)及ADC_(mean)显著低于GS 3+4组、GS 3+3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PCa的ADC_(min)和ADC_(mean)的AUC分别为0.911、0.972,诊断界值分别为0.703×10^(-3)mm^(2)·s^(-1)、0.896×10^(-3)mm^(2)·s^(-1)。ADC_(min)、ADC_(mean)与GS呈负性相关(ρ_(s)=-0.764,P<0.001;ρ_(s)=-0.845,P<0.001)。结论:ADC值与低中危PCa侵袭性呈负相关,对GS 3+4、GS 4+3病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敏感度、特异度高,且ADC_(mean)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对PCa生物学特性进行有效的术前评估,辅助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有效避免过度治疗。
闫旭马柯王玉婷潘燚琪祝丽马义李丹燕麦筱莉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