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晓辉

作品数:148 被引量:62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兵器科学与技...
  • 46篇理学
  • 2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电子电信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军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侵彻
  • 13篇混凝土
  • 9篇射流
  • 9篇内爆
  • 9篇冲击波
  • 8篇信号
  • 8篇神经网
  • 8篇神经网络
  • 8篇内爆炸
  • 8篇聚能
  • 7篇小波
  • 7篇滤波
  • 7篇目标跟踪
  • 7篇目标识别
  • 7篇仿真
  • 6篇炸药
  • 6篇数值模拟
  • 6篇装药
  • 6篇值模拟
  • 5篇噪声

机构

  • 148篇南京理工大学
  • 11篇西安近代化学...
  • 4篇能源集团
  • 3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北大学
  • 3篇总参工程兵科...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淮南师范学院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武昌理工学院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兵器科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武汉数字工程...
  • 1篇苏州市公安局

作者

  • 148篇顾晓辉
  • 26篇王晓鸣
  • 15篇黄正祥
  • 13篇吕艳新
  • 12篇郑应民
  • 12篇赵有守
  • 12篇宋浦
  • 10篇邸忆
  • 9篇孙书学
  • 8篇刘亚雷
  • 8篇高永宏
  • 7篇祖旭东
  • 7篇年岗
  • 7篇曾星星
  • 6篇成凤生
  • 5篇王树有
  • 5篇黄民荣
  • 5篇郭锐
  • 4篇连赟猛
  • 4篇邵苗苗

传媒

  • 13篇弹箭与制导学...
  • 10篇南京理工大学...
  • 9篇弹道学报
  • 7篇火力与指挥控...
  • 7篇振动与冲击
  • 7篇兵工学报
  • 6篇爆破器材
  • 5篇火炸药学报
  • 5篇装备环境工程
  • 4篇系统工程与电...
  • 4篇含能材料
  • 4篇高压物理学报
  • 4篇系统仿真学报
  • 4篇探测与控制学...
  • 3篇控制与决策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力学与实践
  • 2篇电脑开发与应...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实验力学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8篇2003
  • 8篇2002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尺度分频和变权的战场声目标识别
2009年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分频和变权的战场声目标分类与识别的快速算法,为战场环境下快速识别典型声目标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获得幅频谱,对幅频谱进行平滑递推滤波,之后对其进行多尺度分频,在同一尺度上求取幅值均值,并对其进行定量归一化,将归一化后的数组作为此尺度上的特征向量,多次训练获得大量特征向量数组,基于相似性系数的特性,从中提取特征向量模板,并给出模板相应的权重。最后,采用基于相似性系数的分类器,对信号进行分类与识别。并将此算法与传统的特征提取算法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分频和变权的战场声目标分类与识别算法简单有效、识别率高、计算周期短、实时性好、适合目标跟踪时间较短的场合。
吕艳新孙书学顾晓辉
关键词:特征提取变权半实物仿真
神经网络的智能雷战斗部总体效能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建立了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系统总体效能的评价体系。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这些方法都是以判断矩阵为核心 ,仍然显著地受决策者的主观影响。对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解决反直升机智能雷战斗部系统总体效能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和算法。对层次TOPSIS法评价结果与神经网络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受决策者的主观性影响较小。
顾晓辉王晓鸣赵有守
关键词:神经网络智能雷
织物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板抗射流侵彻的防护效能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DOP实验方法开展了玻璃纤维、碳纤维、Kevlar-49及PBO等四种织物增强橡胶复合靶板抗射流侵彻性能实验研究。在68°倾角下,获取了射流侵彻四种不同结构的复合板在鉴证靶上的剩余穿深。分析了面板变形形态及四种纤维的破坏模式,计算得到了空间防护系数及差分防护系数。结果表明:面板的变形是干扰射流的一个重要因素,面板孔壁与射流作用区域越长,对射流干扰越明显。四种纤维铺层的破坏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Kevlar-49及PBO织物增强橡胶复合板的防护能力远大于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橡胶复合板。
贾鑫黄正祥祖旭东顾晓辉
关键词:织物纤维侵彻射流
基于竞争失效的起爆电容贮存可靠性评估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评估起爆电容的贮存可靠性,采用了竞争失效模型,模型利用了失效数据,将试验过程中的退化数据也考虑在内。在突发失效和退化失效相关性分析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避免失效时间分配产生的偶然误差,得到的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以某起爆电容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孙丽顾晓辉邸忆
关键词:可靠性评估
TNT装药爆炸波在刚性平面上方传播反射的数值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为研究爆炸冲击波传播和平面反射现象,运用显式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柱形TNT装药在刚性平面上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的传播和反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公式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数值模拟能够较好地反映压力场分布情况及爆炸冲击波传播、正反射、正规斜反射到马赫反射的演变过程;研究了装药形状对反射平面测点超压的影响。
成凤生宋浦顾晓辉年岗曾星星
关键词:爆炸冲击波马赫反射超压数值模拟
密闭装置内爆炸及数值模拟精度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密闭装置内爆炸试验,分析了密闭装置内冲击波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密闭空间内爆炸数值模拟网格密度对计算精度的影响,采用LS-DYNA有限元程序对不同网格密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密闭装置内爆炸冲击波在装置顶角和相交棱线附近汇聚叠加,分布复杂,超压时程曲线大多呈现多峰特性,超压衰减缓慢;网格密度越大模拟精度越高;比例距离越小,对网格密度要求越高;相同网格密度时,后续脉冲超压峰值精度较高。
连赟猛吴美云顾晓辉
关键词:内爆炸冲击波
基于VMD与数学形态学分形维数的战场声目标识别被引量:1
2019年
为快速识别直升机与坦克的声信号,提出了一种变分模态分解(VMD)与分形维数相结合的声学目标识别方法。对目标声信号进行VMD分解,根据目标声信号的频域能量分布确定分解的模态(IMF)数目;通过数学形态学方法计算各个IMF的容量维数与信息维数,并以此为特征向量;利用BP神经网络分类器对直升机与坦克声目标进行识别,通过与传统EMD融合计盒维数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运算速度。
张坤顾晓辉邸忆
关键词:数学形态学
混凝土靶爆破后靶体端面振动加速度的简便算法
2011年
通过爆轰波在介质分界面处作用的爆炸力学方程组推导,提出了固体介质中装药爆炸后的靶体端面振动加速度的简便计算方法。针对混凝土介质进行了爆破实验,利用实验结果对所得到的简便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实验测得的加速度值约为1.47×105m.s-2,与简便算法得到的结果(1.73×105m.s-2)接近。研究表明简便算法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如能给出装药爆轰过程的精确p-t曲线,则可计算出装药爆炸后的固体介质内部任意处的a-t曲线。
宋浦王晓鸣顾晓辉梁安定赵向军
关键词:混凝土端面振动加速度
橡胶复合靶板抗射流的侵彻防护效能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Φ56 mm破甲基准弹来固定射流参数,通过DOP实验,研究了不同夹角、不同夹层厚度和不同夹层材料情况下橡胶基复合装甲抗射流侵彻的空间防护能力、质量防护能力和差分防护能力,通过X光观察了射流侵彻复合装甲后射流断裂和变形情况.分析了倾角、橡胶夹层厚度和夹层材料对复合装甲抗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原理,结果表明,橡胶复合装甲在倾角为60°,橡胶夹层厚度为3.5 mm,夹层材料为天然橡胶6744时,橡胶复合装甲具有最优的抗射流侵彻性能.
祖旭东黄正祥顾晓辉
关键词:射流侵彻
混凝土侵彻试验相似准则验证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提出了用混凝土侵彻模型试验代替原型试验的方法,建立并验证了混凝土侵彻试验的相似准则。基于相似理论,推导了包括材料、弹速、着角、几何关系等因素的混凝土侵彻试验相似准则。为了验证相似准则,进行了1发原型试验和7发模型试验。由于模型试验的弹速不够接近原型试验的弹速,在模型试验数据处理中引入了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最大侵彻深度灰色预估模型。通过模型试验相应弹速的灰色预估值与原型试验结果的相似对比及误差分析,说明模型试验能够满足要求。
王树有顾晓辉赵有守
关键词:混凝土侵彻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