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非

作品数:2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河北省建设科技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废水
  • 5篇放射性废水
  • 4篇
  • 3篇污泥
  • 2篇氮化
  • 2篇氮化硼
  • 2篇原材料价格
  • 2篇蒸馏
  • 2篇蒸馏过程
  • 2篇疏水膜
  • 2篇通量
  • 2篇同位素
  • 2篇铜质
  • 2篇排放标准
  • 2篇稳定同位素
  • 2篇污泥吸附
  • 2篇吸附法
  • 2篇吸附法处理
  • 2篇离子
  • 2篇离子交换

机构

  • 17篇河北工业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天津水工业工...
  • 1篇天津中天海盛...

作者

  • 19篇韩非
  • 8篇张彦平
  • 5篇李一兵
  • 5篇王丽娟
  • 4篇李静
  • 2篇李敏
  • 2篇顾平
  • 2篇李岩峰
  • 2篇李静
  • 1篇张光辉
  • 1篇王荣霞
  • 1篇李雨润
  • 1篇侯若昕
  • 1篇曹井国
  • 1篇李征
  • 1篇刘子晨
  • 1篇王朋
  • 1篇宁立群
  • 1篇张洪丹
  • 1篇张雨

传媒

  • 5篇工业水处理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化工环保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值对脉冲澄清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2015年
针对pH值对脉冲澄清池出水水质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运行情况以及试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控制池内水体的pH值在6.8~7.2范围内,可使脉冲澄清池稳定运行,出水浊度在3 NTU以下;当采用硫酸铝为混凝剂、石灰为助凝剂时,二者投加量的质量比控制在(3∶1)^(4∶1)之间,可满足池内水体pH值的要求。
曹井国宁立群林玉科韩非于俊利
关键词:脉冲澄清池PH值净水厂浊度
一种复合药剂与污泥吸附材料联用去除废水中砷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药剂与污泥吸附材料联用去除废水中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废水中投加复合药剂后进行搅拌、调节pH值,然后加入污泥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去除废水中的砷;其中,所述的复合药剂与废水中砷的摩尔比为1‑50:1。...
张彦平韩非程恒卫李静李一兵
文献传递
吸附-微滤耦合工艺处理模拟含铯废水
2016年
以亚铁氰化铜(Cu FC)为吸附剂并与微滤耦合处理模拟含铯废水。结果表明:对104.50μg/L的含铯废水,投加0.08 g/L的Cu FC,周期吸附时间为20 min时,平均去污因数为1 319,浓缩倍数为638。受H+竞争吸附的影响,出水的p H高于进水;微滤膜可完全截留反应器内的Cu FC,出水浊度始终小于0.08 NTU;反应器内悬浮固体的实测值低于计算值,且随时间的延长二者的差值变大;通过物理清洗,膜比通量能恢复至初始值的85%以上。
韩非王丽娟李静李一兵
关键词:放射性废水
工程类专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17年
专业概论课程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导航标",然而,工程类专业概论课程往往具有口径大、内容广、跳跃快、综合性强等特点,且受课时压缩的限制,实现其科学合理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以城市水工程概论课程为例,结合"知识传授"和"定向提问—学生探究—案例展现"的教学模式,探索专业概论课程的适宜教学模式。结果发现:"知识传授"和"定向提问—学生探究—案例展现"相结合的模式注重师生之间的"自我建构"和"团队构建",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而且能促进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该模式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师生间讨论氛围中吸收和深化专业知识;该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学科交叉的特点,适宜于工程类专业概论课程的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实现教学质量提高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需求。
李敏李雨润王丽娟韩非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水解酸化—A^2/O—MBR联合处理混合污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水解酸化—A2/O—MBR中试工艺处理某城市混合污水,当进水COD、NH3-N、TN、TP分别为394~894、33.5~133.5、48.6~145.4、4.9~15.4 mg/L时,该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1.9%、96.9%、30.9%、49.6%。其中,TN去除率随着碳氮比的增大而增大,表明可生化碳源不足影响了TN和TP的去除效果。工艺运行期间,MBR膜低压运行可有效减缓膜污染。
李静李征张彦平李一兵韩非刘子晨张雨
关键词:水解酸化A2
多种平台下异构数据转换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政府管理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信息孤岛”问题。在此背景之下,研究多种平台下异构数...
韩非
关键词:功能模块政府管理跨平台技术
文献传递
高铁酸盐氧化破解污泥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高铁酸盐溶液氧化破解污泥,研究了高铁酸盐投加量、氧化时间、p H、初始污泥浓度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盐溶液对污泥破解效果较好,当Fe(Ⅵ)投加量为1.0 mg/g SS时,比污泥SCOD释放量达到1.14 g SCOD/g MLVSS;碱性条件(p H为8~12)与高初始污泥浓度均有利于污泥的破解,但当污泥质量浓度大于最佳值6 192 mg/L时,污泥溶胞比达到最大,为39.7%,比污泥SCOD释放量降低;高铁酸盐溶液破解污泥的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
张彦平韩非李静邸松齐璠静
关键词:高铁酸盐污泥污泥减量
一种利用吸附法净化模拟放射性废水的实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吸附法净化模拟放射性废水的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含有放射性核素稳定同位素的模拟放射性废水中投入活性氮化硼进行吸附,同时使模拟放射性废水的温度恒温保持在15℃~30℃,达到吸附平衡后进行固液分离即完...
韩非张彦平王丽娟李静李岩峰
文献传递
热改性粉煤灰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被引量:9
2016年
将粉煤灰与助熔剂混合进行高温焙烧制得热改性粉煤灰(TFA),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与原粉煤灰相比,TFA疏松多孔,比表面积显著提高。20℃下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废水p H为6.7、Cr(Ⅵ)质量浓度为10.00 mg/L、TFA加入量为4.0 g/L、吸附时间为90 min时,Cr(Ⅵ)去除率可达98.98%,吸附量为2.39 mg/g。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准确地描述TFA对Cr(Ⅵ)的吸附过程;吸附实验数据与采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得出的计算值吻合很好;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的发生。
韩非张彦平李敏李静
亚铁氰化铜的制备及其对铯的吸附被引量:2
2015年
以亚铁氰化钠和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亚铁氰化铜(CuFC)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uFC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铯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产物的分子式为Cu2Fe(CN)6·7H2O,外观为具有清晰几何形状的颗粒物,粒径约为30 nm。25℃下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铯质量浓度为98.01μg/L、CuFC加入量为0.08 g/L、吸附时间为9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铯的去污系数达到1.13×104;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准确描述CuFC对铯的吸附过程,相关系数为1.000 0;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韩非侯若昕顾平
关键词:放射性废水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