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勋国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音乐
  • 2篇哲理
  • 2篇审美
  • 2篇声乐
  • 2篇思辨
  • 2篇民族唱法
  • 2篇教育
  • 2篇唱法
  • 1篇新释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调控
  • 1篇艺术表演
  • 1篇音乐教育
  • 1篇音乐课
  • 1篇音乐课程
  • 1篇音乐新课
  • 1篇音乐新课程
  • 1篇哲理思辨
  • 1篇中国社会
  • 1篇审美感

机构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汉口学院

作者

  • 7篇韩勋国
  • 1篇庄虹子
  • 1篇蒋惠琴
  • 1篇彭晓玲

传媒

  • 4篇黄钟(武汉音...
  • 1篇音乐研究
  • 1篇中国音乐
  • 1篇汉口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歌唱技法之思辨性艺术哲理探微——以有定规与无定法、科学性与艺术性、口传与心授为题被引量:3
2011年
"有定规与无定法"、"科学性与艺术性、"口传与心授"等,是在歌唱技法的学习与运用之中不可回避的赋予"哲理思辨性"的艺术问题。因而,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在歌唱技法中所反映出的各种特点及其所隐含的各种哲学之理,对于提升人们对这门技巧性表演学科的认识水平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勋国
关键词:哲理思辨性
我国民族唱法韵味新论被引量:6
2008年
韵味说,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其意指诗歌创作应给人留下充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他说:"辨于味而可以言诗","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司空图继承前人理论成果,将"韵"和"味"两个美学概念(前者指艺术作品生气远出的风采;
韩勋国
关键词:民族唱法歌唱法声乐作品歌唱家戏曲声乐艺术表演
声乐技术心理调控与审美感受的哲理思辨被引量:19
2006年
对于声乐技术而言,实践经验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自然科学原理,揭开了歌唱活动既看不见又模不着的神秘面纱,有力推动了声乐技术的发展;从完型心理学"同形论"角度看,声乐技术是一种"心物同形同构"性操作方法和技能;声乐技术进入到人文视野后,就具有了从物质到精神,再回归到自然现象的审美内蕴。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当代声乐技术中悟出"变"、"和"、"化"等思辨性哲理。总之,适时对声乐技术进行再认识,对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勋国庄虹子
关键词:声乐技术审美感受哲理思辨
“字”“声”“腔”的审美特征与传“情”——“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新释被引量:23
2005年
“字”“声”“腔”既是声乐技术的三大要素,也是三个审美客体。在“字”的多种表达方法中,本身就蕴含着韵律性、形态性、情调性等丰厚的美学趣味;“声”的人性化、色彩化、类型化、个性化特征,蕴含着物质与精神交融的哲学意识;中国民族歌唱艺术,由于借鉴了欧洲声乐技巧,使“腔”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流畅性、有序性、优美性、新颖性与协调性等多种审美特征;歌唱感情表达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真实性、典型性、多样性、气质性等特征反映出来,它们的最高准则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既是一种思辨性技术命题,也是一种思辨性美学命题,把不同时期的声乐实践都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将不断引起人们反思。只有通过不断反思,人们对声乐艺术审美本质的认识才会越来越深刻。
韩勋国
关键词:字正腔圆
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与音乐教育观念更新被引量:17
2005年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是以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近代音乐教育受到西方传入的国民教育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抗战时期的歌咏运动,以及特定环境所形成的极左思潮等影响,到改革开放后,才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念。这充分说明,从传统的“以德为美”的音乐教育观,到当代音乐教育观的更新,是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内在需求。这种当代音乐教育观即是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吸收与融合外来先进文化精髓,并在两者间取得一种健康平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韩勋国
关键词:音乐教育
我国民族唱法三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回顾与反思
2015年
新中国建国初,围绕什么是“新中国唱法”曾展开过争论,即“土洋之争”。鉴于这种情况,1957年全国声乐教学会议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进行了“中西结合,以我为主”、“以原生态唱法为基础”和“以传统戏曲唱法打底子”等三类特色鲜明的民族唱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我们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来分析这三类民族唱法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它们在践行“对立统一”的哲理和体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具有深刻与深远的意义。结合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在多元文化价值观中突出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的价值目标,民族唱法教学不仅要借鉴美声唱法,更要突出借鉴中国戏曲唱法、曲艺唱法、传统民歌唱法和众多少数民族民歌唱法的精髓,从而创造出符合当代中国人审美传统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歌唱人才。
韩勋国
关键词:民族唱法
地方文艺资源利用于音乐新课程的现代教育价值探讨--以楚文艺为例
2009年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课程资源概念,是对现代课程本质观念全新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地方文艺(以楚文艺为例)作为音乐课程资源要素,置于音乐课程改革实践中予以考察、分析与研究。楚文艺在其厚重的文艺传统中,蕴涵着想象神奇、诡异幽远的审美特色、"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强烈的文化交融性和艺术独创性等优秀品质。在当前"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中,它不仅能起到"人格提升"的重大作用,而且在音乐课程的情感教育过程中,对"情商"的培养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音乐课程的创造教育过程中,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可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韩勋国蒋惠琴彭晓玲
关键词:音乐课程审美人格情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