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汐

作品数:35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柳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2篇动脉
  • 9篇动脉内
  • 9篇颈动脉
  • 9篇颈动脉内
  • 8篇代谢
  • 8篇血压
  • 8篇病患
  • 7篇动脉内膜
  • 7篇血管
  • 7篇糖尿病患者
  • 7篇内膜
  • 7篇颈动脉内膜
  • 7篇高血压
  • 6篇2型糖尿
  • 6篇2型糖尿病
  • 5篇中层厚度
  • 5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代谢综合

机构

  • 28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34篇韦汐
  • 11篇贺平
  • 10篇周英
  • 9篇韦秀英
  • 8篇余佩玲
  • 6篇苏江
  • 4篇郑杨杨
  • 3篇廖虹
  • 3篇钟萍
  • 3篇胡世红
  • 3篇陈金钰
  • 3篇张林潮
  • 3篇谭杰琳
  • 2篇谭洁玲
  • 2篇梁晓
  • 2篇龙入虹
  • 2篇李玉兰
  • 2篇庞媛尹
  • 2篇黄秋菊
  • 2篇胡世红

传媒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柳州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医学信息(西...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肥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柳州市713名干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检测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受检者分为三组:正常糖耐量(NGT)、糖耐量低减(IGT)、糖尿病(D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由NGT→IGT→DM,年龄、BMI、WC、SBP、DBP、TG的水平逐渐升高,且IGT和DM组均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随着餐后血糖水平的增高,超重/肥胖、中心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的检出率逐渐增高(P<0.001)。③2hPBG与年龄、BMI、WC、SBP、DBP、TG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经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后,2hPBG仍与WC、年龄、TG、DBP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餐后高血糖与中心肥胖、高TG、高血压独立相关,常聚集了较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示着心血管疾病风险性增加,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周英贺平韦汐余佩玲苏江
关键词:餐后高血糖糖耐量低减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
辛伐他汀对脂代谢异常患者两种调脂方法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低剂量维持治疗和停止辛伐他汀治疗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心、脑血管事件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方法对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后部分患者继续给予低剂量维持治疗,部分患者选择了停止服用他汀类药物,在血脂正常后2、4、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的血脂水平、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和与他汀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辛伐他汀低剂量维持治疗能持续有效地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甘油三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一步升高。经辛伐他汀治疗后半年内,其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作用仍然存在。低剂量维持治疗未出现与他汀类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停止辛伐他汀治疗后血脂水平出现反弹。结论辛伐他汀低剂量维持治疗,患者耐受性好,疗效确切,能保持血脂水平持续达标。
韦汐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调脂治疗高脂血症患者脂代谢异常调脂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新发无症状高血压病患者279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新发无症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76例初次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无症状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查和行为心理因素的问卷调查,并对该组人群的性别、职业、工作生活压力、行为心理因素、饮食习惯、吸烟情况、体育锻炼、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血糖、血尿酸、体重指数(BMI)进行分析。结果:男女比例相当,女性患者中更年期妇女占51.9%;1、2级高血压较多,为203例,占73.6%;66.7%的患者血脂异常,血糖异常18.5%,血尿酸异常32.2%;超重22.8%,肥胖14.1%;伴有明显精神因素129例,占46.7%;有不良生活方式136例,占49.3%;有心血管病家族史134例,占48.6%。结论:新诊断的无症状高血压病患者以1、2级高血压为主,心血管病家族史、更年期妇女、超重或肥胖、不良精神因素和生活方式是其危险因素,患者多伴有脂代谢、糖代谢、尿酸代谢的异常。
韦汐
关键词:高血压
胰岛素增敏剂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韦汐贺平谭杰琳韦秀英周英苏江余佩玲庞媛尹陈金钰黄玉
该课题是柳州市科技局柳科综字[2006]第15号文件下达的科技攻关课题(合同编号:2006031113)。该课题主要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探索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方...
关键词:
关键词:胰岛素增敏剂糖尿病并发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管性痴呆48例治疗体会
2005年
血管性痴呆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中较常见的一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寿命延长,其发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虽然无任何治疗方法和逆转本病的大脑病理改变,但是对改善认识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有效治疗,是当前老年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韦汐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血脂康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脂康治疗组,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按Friedewqld公式计算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美国惠普公司彩色电脑声像仪测量治疗前后左右侧颅外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IMT,以后壁IMT为标准,取6个点的平均值。结果:治疗后血脂康组颈动脉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82±0.20mm vs 0.93±0.21mm(P<0.05);血清TC、LDL-C水平亦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和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脂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除了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外,还具有降低颈动脉IMT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韦汐
国际糖尿病联盟与中国糖尿病学会关于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比较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比较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提出的代谢综合征(MS)两种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探讨IDF标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在参加健康体检的564例干部人群中,分别应用IDF和CDS两种标准诊断MS,统计并比较MS患病率及其组成成分患病率的异同,评价两种标准诊断MS的一致性。结果IDF标准和CDS标准诊断MS患病率分别为23.05%和19.33%,前者高于后者(P=0.013);两种标准诊断MS的一致率为88.48%;将CDS标准中的空腹血糖(FBG)调整至≥5.6 mmol/L后,MS患病率上升至21.10%,与IDF标准的患病率更接近;调整后的CDS标准与IDF标准诊断MS的一致率(89.54%)较调整前增加1.06%;两种标准诊断出的中心肥胖和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很接近,分别为37.94%vs 37.59%,CDS标准诊断出的高血糖患病率是IDF标准的1.43倍(25.18%比17.55%);IDF标准诊断出的低HDL-C血症是CDS标准的2.46倍(30.14%比12.23%)。结论CDS标准与IDF标准诊断MS的一致性较好,提示IDF标准也可适用于中国人群。
周英贺平韦汐陈金钰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患病率
血浆内脏脂肪素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研究
韦秀英胡世红韦汐邹劲涛黄振宇马觉民黄秋菊肖丽红钟萍莫如芬郑杨杨
《血浆内脏脂肪素对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研究》是柳州市科学技术局2008年3月下达的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号:2008031428)。血浆内脏脂肪素是脂肪细胞因子,其生理作用以及在病症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研...
关键词:
关键词: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浆内脏脂肪素
运动血压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运动是最常见的生理负荷,负荷状态下易于对一般生活状态下无疾病证据者作出客观的诊断和预测疾病的发生及进展,运动时血压的异常变化可以预测高血压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能辅助评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1-2]。健康人运动时血压增加的幅度与运动强度有关,运动中血压增高的幅度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或血压不上升甚至下降,即为运动血压异常。运动血压异常包括了运动性高血压和运动血压减低,运动性高血压通常指在一定运动负荷下,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刚结束时血压值超出正常生理反应而出现异常升高的一种现象;运动血压异常减低指运动时血压较运动前降低或升高不到20mmHg。目前运动性高血压尚无统一的评判标准,以单纯的血压数字来诊断运动高血压在实际应用中较为方便,即运动峰收缩压大于或等于200mmHg和(或)舒张压升高大于或等于10mmHg且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3]。现将运动血压异常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事件的影响做一综述。
韦汐胡世红
关键词:血压心血管疾病
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调查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的心理状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06/2007-06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置入支架的患者86例,置入支架105枚。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以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86例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将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作为阳性组,其余为阴性组。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86例患者中阳性组47例,阴性组39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焦虑抑郁发生率为54.65%。2组在性格、教育程度低、低收入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阳性组随访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及时干预,以降低未来事件发生的危险。
韦汐周英张林潮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支架置入抑郁老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