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铭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前脉冲抑制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3篇知觉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递质
  • 2篇医疗旅游
  • 2篇神经递质
  • 2篇旅游
  • 2篇酒店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行为学
  • 1篇幸福感
  • 1篇抑郁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认知神经
  • 1篇认知神经科学
  • 1篇社会隔离
  • 1篇社会距离

机构

  • 10篇北京第二外国...
  • 6篇北京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4篇雷铭
  • 5篇李量
  • 3篇王传跃
  • 2篇李朋波
  • 2篇吴玺宏
  • 2篇田晴
  • 1篇王静
  • 1篇张研
  • 1篇谷慧敏
  • 1篇马士棋
  • 1篇罗路
  • 1篇张莹莹
  • 1篇孙雨晴

传媒

  • 2篇生理学报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旅游导刊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领导科学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疾病前脉冲抑制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通过在强刺激出现之前呈现一个弱刺激(即前脉冲刺激),来抑制随后引发的惊反射。PPI是一种大脑适应复杂环境的感觉运动门控过程,注意等高级认知过程可以自上而下的调节PPI,PPI及其高级认知调节异常与多种精神疾病的病理心理机制有关。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中2001年1月至2016年10月发表的精神疾病PPI的研究文献,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不仅存在PPI的缺失,还伴随注意对PPI调节的缺失,并且注意对PPI调节的缺失与疾病严重程度更加相关。Tourette综合征患者存在PPI缺失,强迫症患者,尤其是伴有抽动障碍的强迫症患者PPI水平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PPI存在性别差异。研究PPI及其高级认知调节可为探讨脑内感觉加工和注意加工等高级过程之间机能整合提供依据,对于探索不同精神疾病中异常感觉门控的脑神经机制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建立新的注意、情绪、运动控制、冲动性等高级认知成分对PPI调节的行为范式,以提高PPI测查在不同精神疾病中的特异性,新的PPI范式有望成为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记物和内表型指标。
雷铭田晴王传跃李量
关键词:前脉冲抑制精神分裂症TOURETTE综合征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
医疗旅游研究现状及启示被引量:15
2017年
健康和观光结合在一起的医疗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已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针对医疗旅游的相关研究,综合分析了医疗旅游的影响因素、效应分析、医疗旅游者的行为以及医疗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可以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医疗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并建议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旅游的国际化、推出特色医疗旅游产品、完善医疗旅游政策法规、加强医疗旅游营销、发挥医疗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等措施促进我国医疗旅游业良性发展。
雷铭
关键词:医疗旅游
神经领导学研究进展与应用趋向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认知神经科学与领导学交叉融合而成的神经领导学有助于从神经生物学视角理解领导行为,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从大脑—神经递质—基因三个层面综述近年领导力神经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发现,大脑神经活动的一致性与领导行为密切相关,催产素、睾酮等神经递质影响领导行为的信任、公平、合作、支配性行为和社会地位寻求等方面,遗传基因与领导力特质有相关关系。未来神经领导学可以应用于领导者的甄选、评价和培训中。
雷铭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神经递质基因
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对听觉前脉冲抑制调节的缺失
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的感觉运动门控和注意功能的缺陷是该病公认的内表型指标。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测量感觉运动门控的经典操作模型,并且注意对PPI调节的缺失而非基线PPI缺失与疾病的...
雷铭田晴王传跃李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前脉冲抑制
共享住宿领域房东未来共享行为研究--基于风险决策的视角被引量:1
2021年
作为共享经济的重要分支,共享住宿在满足个性化住宿需求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往研究主要从需求角度考察房客对共享住宿的参与意愿,较少从供给角度分析房东参与共享经济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将房东共享行为看作一种风险决策行为,根据风险决策的双系统模型,考察共享住宿领域房东的风险态度和主观幸福感对其未来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房东积极的风险态度与高主观幸福感均对其未来共享行为有正向影响,对社会距离有负向影响;社会距离对房东未来共享行为有负向影响,且分别在风险态度与未来共享行为、主观幸福感与未来共享行为间起中介作用。本文从风险行为决策的角度出发,对未来共享行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谷慧敏雷铭王静张莹莹
关键词:房东主观幸福感社会距离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知觉空间分离对前脉冲抑制调节的缺失
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出的感觉运动门控和注意功能的缺陷是该病公认的内表型指标。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测量感觉运动门控的经典操作模型,并且注意对PPI调节的缺失而非基线PPI缺失与疾病的...
雷铭田晴王传跃李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前脉冲抑制
文献传递
工作倦怠在酒店组织因素与员工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2022年
目的了解酒店业一线员工抑郁状况,以及工作倦怠在工作环境中积极的组织因素(员工感知到的组织支持感和个人-组织匹配)与员工抑郁水平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6年3—5月期间,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主城区227名一线酒店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个人-组织匹配量表》《工作倦怠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其组织支持感、个人-组织匹配、工作倦怠和抑郁水平进行调查,利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酒店一线员工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6%(65/227),员工组织支持感(34.85±7.51)和个人-组织匹配(14.09±2.67)与抑郁程度(32.78±7.36)呈负相关(r=-0.265,P<0.01;r=-0.250,P<0.01);工作倦怠(15.69±9.01)与员工抑郁程度呈正相关(r=0.457,P<0.01);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发现,工作倦怠在组织支持感和个人-组织匹配与员工抑郁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论酒店服务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个人-组织匹配可改善其抑郁程度,并通过工作倦怠对员工抑郁产生间接影响,未来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和个人-组织匹配,改善员工的工作倦怠和抑郁状况。
雷铭陈维
关键词:抑郁工作倦怠组织支持感个人-组织匹配酒店
前脉冲抑制在自闭症研究中的进展和展望被引量:1
2014年
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指当引发惊反射的强刺激之前出现了一个弱刺激(即前脉冲刺激)时,该弱刺激对惊反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PI是一种大脑适应复杂环境的感觉运动门控过程,通过减弱惊反射使得由前脉冲刺激所引发的中枢加工活动得到保护。自闭症患者不仅存在感觉运动门控机制的缺失,还伴随注意加工的损害。但是对自闭症患者是否存在PPI的缺失还存在争议,这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实验参数有关。前人的研究仅涉及对自闭症患者低水平门控机制的探讨,未探究自闭症患者高级认知加工过程是否存在缺损。本综述重点探讨注意和情绪等高级认知活动对PPI的调节作用,通过引入恐惧条件化和知觉空间分离去掩蔽范式,考察自闭症高级认知过程与门控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
吴哲萌雷铭吴玺宏李量
关键词:自闭症前脉冲抑制
早期社会隔离构建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发育早期的不良事件会对动物和人类的大脑发育及成年后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早期社会隔离能引起人和动物的行为模式及神经系统结构产生持久性改变,本文从认知行为水平及细胞分子水平总结了社会隔离对实验动物造成的影响。动物隔离实验表明,隔离对认知行为方面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运动增多,惊反射和前脉冲抑制异常及学习、记忆功能下降。神经递质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伏隔核、杏仁核及中脑边缘系统内多巴胺的活性提高,内侧前额叶多巴胺的活性降低,同时海马、伏隔核等脑区内5-羟基色胺酸受体活性异常,多个脑区谷氨酸代谢异常。最后,早期社会隔离还会引起海马、内侧前额叶、杏仁核、伏隔核等脑区细胞凋亡的异常。多脑区多种神经递质的异常和细胞凋亡的异常可能是导致动物行为出现异常的神经机制。鉴于早期社会隔离动物表现出的行为、神经递质、细胞凋亡方面的异常与精神分裂症等发展性精神疾病的症状密切相关,因此早期社会隔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
雷铭罗路马士棋张研吴玺宏李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前脉冲抑制神经递质
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知觉空间分离下的前脉冲抑制缺陷
2019年
目的探索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知觉空间分离下的前脉冲抑制缺陷。方法纳入42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以及38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所有被试者进行基于知觉空间分离线索的改良范式的前脉冲抑制测量,并对2组前脉冲抑制结果进行比较,采用以改良前脉冲抑制为预测因子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区分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结果在知觉空间分离的范式下,60 ms和120 ms间期2组前脉冲抑制存在差异[27.6(14.2,31.7)与37.9(26.5,60.4),Z=-4.04,P<0.01;28.8(3.2,39.6)与40.4(27.4,53.0),Z=-3.15,P<0.01],差异的效应值(Cohen′d)分别是0.91、0.70。以改良范式前脉冲抑制作为分类预测因子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0 ms和120 ms的知觉空间分离前脉冲抑制区分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0%、73.5%。结论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知觉空间分离下的前脉冲抑制缺陷,且其可能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应。
杨宁波田晴毛珍范玉薄奇静雷铭李量王传跃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LOGISTIC模型前脉冲抑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