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娟

作品数:118 被引量:344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22篇黑素
  • 22篇黑素瘤
  • 16篇恶性
  • 15篇血管
  • 15篇皮肤
  • 14篇恶性黑素瘤
  • 13篇蛋白
  • 12篇黑色素
  • 12篇黑色素瘤
  • 11篇银屑
  • 11篇银屑病
  • 11篇内皮
  • 9篇贴片
  • 8篇凋亡
  • 7篇湿疣
  • 7篇皮损
  • 6篇血管内皮
  • 6篇血管内皮生长...
  • 6篇增殖

机构

  • 10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8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警湖北省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九江学院
  • 2篇新疆克拉玛依...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省皮肤病...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18篇陶娟
  • 67篇涂亚庭
  • 33篇李延
  • 23篇刘业强
  • 21篇黄长征
  • 19篇杨井
  • 15篇朱锦涛
  • 11篇陈思远
  • 8篇林云
  • 8篇李家文
  • 7篇安湘杰
  • 7篇杨凌云
  • 7篇沈关心
  • 7篇王椿森
  • 6篇张丽霞
  • 6篇田进
  • 6篇董婧
  • 6篇吴艳
  • 6篇朱里
  • 5篇王华

传媒

  • 2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7篇中国麻风皮肤...
  • 14篇临床皮肤科杂...
  • 13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华中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激光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咸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高分辨率测压下食管动力特点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测压的方法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及其与食管症状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系统性硬化症的患者18例,均接受36通道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记录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力、10次5ml水及10ml水连续吞咽状态下食管体部蠕动情况。结果18例受试者中失蠕动8例,弱蠕动9例(频发性无蠕动及大缺损性弱蠕动7例),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8例。连续吞咽中88.9%的患者未见蠕动波出现。10例存在食管症状者中,失蠕动患者6例,食管体部弱蠕动4例。无食管症状者中,2例失蠕动,5例食管体部弱蠕动。结论食管功能异常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疾病早期无食管症状者即可出现食管动力异常。
张秀静向雪莲涂蕾沈凌汛崔舜陶娟谢小平侯晓华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食管动力
Waldenstrm高γ球蛋白血症型紫癜并发干燥综合征被引量:9
2012年
报告1例Waldenstrom高γ球蛋白血症型紫癜(简称HGP)并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女,40岁。反复出现双下肢瘀点、瘀斑6年,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诱发或者加重。皮肤科检查:双下肢以小腿为主密布暗红色瘀点、瘀斑,伴褐色色素沉着。外周血示高γ球蛋白,真皮浅层血管壁有大量IgG沉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诊断为HGP。患者伴有口干、眼干,唾液腺分泌功能降低,Schirmer I试验阳性,提示并发干燥综合征。使用雷公藤多苷60 mg/d联合秋水仙碱1 mg/d口服,一周后皮疹得到有效控制。
王静涂亚庭黄长征陈思远王玉珏李娅夏颖陶娟
关键词:WALDENSTROM干燥综合征
p-STAT3及其靶基因CyclinD1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磷酸化STAT3(p-STAT3)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包皮组织作对照。结果 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19/30)和73.33%(22/3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20)和10.00%(2/20)。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A组织中p-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STAT3和CyclinD1在CA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导致了CA细胞的过度增殖。
肖汉龙陶娟刘辉峰安湘杰肖敏涂亚庭
关键词:尖锐湿疣P-STAT3CYCLIND1
疣状扁平苔藓一例被引量:2
2005年
患者女,28岁,以双小腿、双足背灰褐色疣状增殖性斑块半年,加重1个月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足背开始起丘疹,伴瘙痒、水疱、脓疱,并逐渐波及双小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治疗40余天,具体用药不详.丘疹、水疱、脓疱逐渐减少,但在原发皮损上逐渐形成肥厚性斑块,好转出院.
陶娟吴安陆李家文黄长征涂亚庭
关键词:脓疱皮损
一种微环境响应释药的多肽载药微针贴片、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环境响应释药的多肽载药微针贴片、制备及应用。所述多肽载药微针贴片包括基底和针体,所述针体包括响应性多肽、生物活性高分子和药物,所述响应性多肽与生物活性高分子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络结构,所述药物通过物理包裹...
朱锦涛杨卓燃蒋皓陶娟索慧男杨柳
秋季健康的困惑:脱发、干燥、蜕皮……
2016年
入秋以后,随着气温、湿度的变化,人的肌肤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如果不了解自身皮肤变化的特点,不懂得科学护理皮肤,就容易损害皮肤健康、患皮肤疾病。以下是秋季人们对皮肤健康的3个常见的困惑。
安湘杰陶娟
关键词:皮肤健康秋季脱发蜕皮护理皮肤皮肤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环氧合酶-2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组织和20例包皮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尖锐湿疣组织中HIF-1α与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尖锐湿疣组织的过度增殖可能与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异常表达有关。
肖汉龙陶娟王育珏刘辉峰安湘杰涂亚庭
关键词:尖锐湿疣缺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合酶-2
表现为外阴疣状增生物和右侧肢端疣状痣的疣状黄瘤一例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女,33岁。因右侧手、足、小腿出现疣状皮损、外阴发生丘疹和结节32年门诊以疣状痣、疣状黄瘤于2008年3月12日收入院。患者1岁开始右侧手、足、小腿及外阴出现皮疹,仅为米粒大小丘疹,后逐渐增大增多,右侧肢体出现多个丘疹,呈线状、疣状,有时有轻微瘙痒,但无疼痛,亦无破溃。
张晶陶娟陈思远杨凌云李艳秋刘珺李家文王椿森涂亚庭黄长征
关键词:疣状黄瘤疣状痣右侧外阴肢端
缺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体-1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ng factor-1α,HIF-1α)及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人恶性黑素瘤标本和22例色素痣中HIF-1α、GLUT-1的表达。结果HIF-1α在恶性黑素瘤和色素痣中均有表达,但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色素痣(t=7.00,P<0.01);29例恶性黑素瘤组织表达GLUT-1阳性率82.8%,色素痣组织仅2例呈弱阳性表达(9.1%),两者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9.63,P<0.01);HIF-1α与GLUT-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HIF-1α和GLUT-1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增高,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杨井陶娟刘业强李延涂亚庭
关键词:恶性黑素瘤缺氧诱导因子-1Α
尖锐湿疣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20例正常人包皮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结果:①尖锐湿疣组织中SHP-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尖锐湿疣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尖锐湿疣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HP-1和EGFR在尖锐湿疣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与尖锐湿疣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
肖汉龙陶娟刘辉峰安湘杰王育珏涂亚庭
关键词:尖锐湿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