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莲云

作品数:121 被引量:423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医药卫生
  • 25篇生物学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超微
  • 45篇超微结构
  • 33篇电镜
  • 26篇细胞
  • 14篇病理
  • 10篇电镜观察
  • 10篇上皮
  • 10篇螺杆菌
  • 9篇幽门螺
  • 9篇幽门螺杆菌
  • 8篇滴虫
  • 8篇阴道
  • 8篇阴道毛滴虫
  • 8篇粘膜
  • 8篇毛滴虫
  • 8篇超微结构观
  • 8篇超微结构观察
  • 7篇血管
  • 6篇东方鲎
  • 6篇肾病

机构

  • 85篇福建医科大学
  • 38篇福建医学院
  • 14篇南京军区福州...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建省中医药...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福州总医院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福建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21篇陈莲云
  • 74篇钟秀容
  • 59篇陈文列
  • 41篇梁平
  • 28篇吴翊钦
  • 25篇周琳瑛
  • 18篇林曦
  • 15篇陈振斌
  • 9篇郑和平
  • 9篇张发惠
  • 6篇余英豪
  • 6篇王柠
  • 6篇陈金富
  • 6篇谢福安
  • 5篇郑智勇
  • 5篇李丽
  • 5篇慕容慎行
  • 5篇陈红
  • 4篇佘菲菲
  • 4篇张朝春

传媒

  • 33篇电子显微学报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 9篇福建医学院学...
  • 5篇福建分析测试
  • 5篇第八次全国电...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解剖学杂志
  • 3篇第十一次全国...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Zoolog...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福州总医院学...
  • 2篇第九次全国电...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15篇2001
  • 13篇2000
  • 8篇1999
  • 9篇1998
  • 4篇1997
  • 6篇1996
  • 5篇1995
  • 12篇1994
  • 5篇1993
  • 4篇1992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的电镜观察结果,其中4例难治性贫血(RA)和5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三系统血细胞有类似的病态造血变化,如核浆发育不平衡,幼红细胞各种核的异常变化,小巨核细胞,粒细胞颗粒过少或过多等,提示RA和RAEB是本病的不同阶段,由本病过渡到白血病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梁平林娜钟秀容陈莲云黄明清叶德富陈为民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超微结构
IgA肾病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被引量:5
1998年
IgA肾病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陈振斌梁平郑智勇余英豪庄永泽谢福安孙慧敏陈莲云肾小球系膜区损伤是许多肾小球疾病包括IgA肾病(IgAN)的中心环节,其中系膜细胞具有不同的表型及许多功能,我们对此进行探讨,并观察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
陈振斌梁平郑智勇余英豪庄永泽谢福安孙慧敏陈莲云
关键词:IGA肾病肾组织平滑肌肌动蛋白
幽门螺杆菌诱导体外培养胃粘膜组织凋亡
2001年
0 引言 现研究已表明Hp的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1-5]但其致病机制仍不清,主要原因是Hp感染后致病因素较多,包括Hp本身的因素如机械作用、毒素、代谢产物以及炎症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过程中炎症细胞等释放的炎症递质和细胞因子等的相互影响[6-9].为了化繁为简,本文利用胚胎胃粘膜组织原代培养,观察Hp对粘液细胞的损伤作用,旨在排除了炎症及免疫反应的条件下,单纯探讨Hp本身因素在胃炎及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致病作用.
周琳瑛梁平陈丽英陈莲云佘菲菲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病理学
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慢性胃炎的粘液分泌(光镜及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慢性胃炎的粘液分泌(光镜及电镜观察)梁平,梁建钢,钟秀容,陈莲云,林娜幽门螺杆菌(HP)对胃粘液细胞有专一亲向性,该细胞又以分泌粘液为主要特征。本文着重探讨HP感染时胃粘液分泌的形态变化。材料和方法一、光镜观察67例慢性浅表胃炎的窦部...
梁平梁建钢钟秀容陈莲云林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炎粘液分泌光镜
东方鲎消化道上皮细胞连接的电镜观察
<正>东方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又名中国鲎,主要分布在日本西南部沿岸和我国长江口以南沿海。近年来,人们对鲎的生物学研究已深入到各器官组织的超微结构领域,但对东方鲎消化道上皮细胞连接...
吴翊钦钟秀容陈文列陈莲云梁平
文献传递
磷[^(32)P]核素示踪家兔经脉循行路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在家兔经脉循行路线宏观显示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细胞水平的研究。方法用穴位测定治疗仪在对应人体的外关、内关、昆仑、太溪经穴处对家兔的经穴定位,经穴位注入磷[32P]酸氢钠(sodium phosphate,Na2H32PO4),用32P整体和光镜放射自显影术对家兔经脉循行路线进行宏观及细胞水平显示,观察家兔经脉循行路线走向、形状及分布在何种组织结构中。结果实验获得了家兔经脉循行路线整体放射自显影像,影像线性较宽,形状单一且较粗大,影像走向与通过家兔皮肤导电量测定获得的经穴走向相似。光镜放射自显影术研究发现32P大量分布在表皮层中。结论结果表明家兔体表存在与人体相近的具有低阻抗性的经穴,32P放射自显影术可以实现家兔经脉循行路线的宏观显示,家兔人体经脉循行路线的组织结构与人体经脉循行路线的组织结构相似。
闫平王荣福王世鄂陈莲云陈文成郭凤琴刘萌邸丽娟刘红洁
关键词:家兔经脉放射自显影术
超微结构酶细胞化学在医学原虫研究中的意义
1995年
超微结构酶细胞化学在医学原虫研究中的意义陈文列,陈金富,钟秀容,陈莲云关键词:医学原虫;超微结构;酶细胞化学;电镜医学原虫虽为单细胞原生动物,却具有生物整体性的生理功能,在医学与生物学方面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如可作为药物作用机制与代谢活动研究的较为理想...
陈文列陈金富钟秀容陈莲云
关键词:酶细胞化学超微结构
激光损伤兔鼻粘膜后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激光损伤鼻粘膜对粘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 32只新西兰白兔为实验对象 ,2只为对照 ,不行激光照射。余 30只分为扫描电镜A组和光镜B1、B2 、B3 、B4 组 ,每组 6只。采用波长 1 34 μm的Nd∶YAP激光 ,分别以功率密度 11 2 4、7 76、8 6 8、11 2 4、15 5 0W/cm2 照射兔下鼻甲粘膜。照射后即刻、1、3、7、14和 2 1天取材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鼻粘膜损伤及修复过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兔鼻粘膜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细胞。激光照射后损伤深至骨膜 ,但照射后 3天剂量较小的上皮缺损区已由新生细胞所覆盖 ,细胞排列紧密 ,出现微绒毛细胞 ;7天见微绒毛细胞和短纤毛并存 ;14天粘膜上皮基本恢复正常 ,固有层腺体少量增生 ,偶见杯状细胞及其分泌颗粒 ;2 1天粘膜固有层中虽然仍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但纤毛外观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采用较小功率密度的激光照射鼻粘膜后 ,损伤区粘膜可以修复 ,纤毛恢复正常 ,杯状细胞未见明显增加 ,固有层腺体改变轻微 。
林贵山陈明肖志勇吴翊钦陈莲云陈振斌
关键词:鼻粘膜光镜扫描电镜激光损伤
阴道毛滴虫粘附与吞噬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阴道毛滴虫对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粘附与吞噬 ,探讨男性滴虫病的致病机制。 方法 :培养的虫体与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孵育 ,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 :虫体呈阿米巴样粘附上皮细胞 ;虫体靠伪足及体表凹陷 ,来包绕、蚕食上皮细胞局部。 结论 :阴道毛滴虫对男性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具有粘附性与吞噬性。
陈文列陈金富钟秀容林曦陈莲云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男性不育症
高血压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屏障功能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高血压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及其屏障功能受损情况 ,探讨其与神经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方法 用胶体镧示踪结合透射电镜观察5、6、7个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RPE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脉络膜视网膜屏障渗透性的改变 ,并与同月龄正常京都种大鼠作对照。 结果  1高血压大鼠 RPE细胞中线粒体肿胀 ,内质网扩张 ,基底部皱褶减少 ,微绒毛变稀疏。这些退行性改变随鼠龄增大与血压的增高而加重。 2 6、7个月龄大鼠脉络膜视网膜屏障破坏 ,脉络膜毛细血管中的胶体镧进入到 RPE细胞内褶及细胞间隙 ,且能通过紧密连接到达细胞顶部进入视网膜下间隙 ,而 5个月龄高血压大鼠及各种正常大鼠、胶体镧不能通过此屏障 ,仅到达 RPE细胞之间。 结论 高血压大鼠视网膜病变的早期 RPE细胞已有缺血、缺氧所致的退行性改变 。
黄焱陈瑞华陈文列吴翊钦陈少强陈莲云
关键词:血视网膜屏障高血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