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祥义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双酚
  • 3篇双酚A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睾酮合成
  • 3篇未成年
  • 3篇细胞
  • 2篇鼠肝
  • 2篇仔鼠
  • 2篇睾酮
  • 2篇纤维化
  • 2篇纤维连接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临床病理学观...
  • 2篇激素
  • 2篇间质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脏

机构

  • 12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嘉兴市第一医...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嘉兴市第二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台州恩泽医疗...

作者

  • 15篇陈祥义
  • 11篇陈国荣
  • 7篇吴亮
  • 7篇王蓉蓉
  • 4篇苏志涛
  • 4篇王环
  • 3篇廖鸿力
  • 3篇姚秀娟
  • 3篇董磊
  • 2篇万丽
  • 2篇王振
  • 2篇董磊
  • 2篇陈筱菲
  • 2篇陈丽玲
  • 2篇李剑敏
  • 2篇陈三妹
  • 2篇邬万新
  • 2篇张海燕
  • 2篇姚秀娟
  • 2篇尹晓娜

传媒

  • 3篇温州医学院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酚A对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双酚A(bisphenol A,BPA)对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及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予出生后第21天起分别给予不同剂量[(2.4μg/(kg.d)、1mg/(kg.d)、200mg/(kg.d)]的双酚A灌胃至出生后第35天。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玉米油灌胃。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重、睾丸重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睾丸Leydig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睾酮浓度,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睾丸Leydig细胞GR、11β-HSD及StAR的蛋白表达。结果高剂量组Leydig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低剂量组大鼠血清睾酮下降(P<0.05)。低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G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G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组大鼠睾丸Leydig细胞11β-HSD蛋白及StAR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双酚A可以干扰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的睾酮合成,GR、11β-HSD及StAR的蛋白表达改变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张虎祥张海燕陈祥义廖鸿力董磊吴亮陈国荣
关键词:双酚ALEYDIG细胞睾酮糖皮质激素受体
DEHP对宫内仔鼠睾酮水平、IGF-1和StAR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宫内期仔鼠睾酮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后三组给予不同剂量的DEHP灌胃,剂量分别为(1 0mg/kg·d^(-1))、(1 00mg/kg·d^(-1))、和(750mg/kg·d^(-1)),时间自雌鼠怀孕后第一天开始至仔鼠出生后第一天止。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的玉米油。测量各组雄仔出生时肛门生殖器距离(AGD)和血清睾酮(T)水平;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仔鼠睾丸Leydig细胞形态学改变;Real-timePCR检测睾丸组织中IGF-1和StAR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剂量组AGD明显缩短,中剂量组AGD呈下降趋势;低剂量组T水平升高、中高剂量组T水平降低;低、中、高剂量组StARmRNA表达下降;低剂量组IGF-1mRNA表达升高,中、高剂量组表达下降。光镜下见随着剂量的升高,睾丸Leydig细胞聚集越明显,高剂量组Leydig细胞呈瘤样聚集;电镜下见低剂量组Leydig细胞线粒体和滑面内质网增多,中、高剂量组均减少,并见脂滴增加。结论 DEHP可以影响宫内仔鼠睾酮的合成,不同剂量具有不同的效应,其机制可能与DEHP影响IGF-1和StARmRNA表达有关。
吴亮王蓉蓉苏志涛陈祥义王环陈国荣
关键词:仔鼠睾酮莱迪希细胞
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患者睾丸的病理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70例SCOS睾丸标本,通过光镜、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中40例石蜡标本中GATA-4及Inhibin-α的表达。并测定患者周围血激素水平。结果:①光镜下主要表现为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完全缺如,生精上皮仅由支持细胞组成,支持细胞显著增生,排列疏松、紊乱,部分曲细精管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性、皱缩、塌陷,甚至管腔闭锁。间质细胞形态正常,相对增生。②电镜下主要表现为界膜胶原纤维增生,支持细胞胞浆内质网较丰富,有轻微扩张,部分线粒体嵴消失,甚至空泡变,支持细胞胞浆内出现较多自噬体。③40例SCOS睾丸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显示,GATA-4均呈阴性表达,Inhibin-α均呈阳性表达。④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值较正常成年男性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细胞的线粒体病变及其功能受损是SCOS的病变基础,血清FSH浓度升高、GATA-4在支持细胞的表达缺失可能与SCOS的发生有关。
陈祥义尹晓娜姚秀娟董磊陈三妹陈国荣
关键词: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病理变化GATA-4抑制素曲细精管
糖尿病大鼠肝脏核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1、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肝组织核因子(NF)-κ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性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远交群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2型糖尿病组10只。2型糖尿病组在喂以高脂饮食4周后,注射30mg/kg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继续给予高脂饮食12周。光镜下观察肝脏纤维化病变,RT-PCR法检测肝组织NFKB、TGFβ1、FN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NF—KB、TGFβ1、FN的蛋白表达。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大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病变。2型糖尿病组大鼠肝组织TGFβ1和FN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1±0.19和1.85±0.70,正常组分别为0.47±0.20和1.22±0.39,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5.233和-2.463,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组大鼠肝组织NF-κBP65、TGFD1的表达量分别为10978.77±8782.59和8551.00±4768.68,正常组分别为4206.86±1430.56和4036.85±1051.12,两组比较,z值分别为-1.979,-2.303,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N蛋白表达量在2型糖尿病组为16980。30±11529.29,正常组为5701.95±9461.75,两组比较,f=2.3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大鼠肝组织NF-κB、TGFβ1、FN表达的增强及NF-κB活性的增强可能是糖尿病大鼠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王蓉蓉陈祥义廖鸿力万丽李剑敏陈丽玲陈筱菲陈国荣
关键词:糖尿病肝硬化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报告
2017年
患者,女,41岁。2016年7月11日因体检发现左肾上方肿块15d入院。查体:左肾区无叩痛。尿常规、血生化及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腹部MRI检查:左腹膜后肾上腺区大小约7.7cm×4.5cm×6.2cm信号影,T1WI、T2WI均呈高信号,边界清,增强后见线状网格状强化,实性区未见明显强化,考虑左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
姚秀娟陈祥义张如意于亚威陈振伟
关键词:支气管源性囊肿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肾上腺区T1WIT2WI
鼻窦双表型低级别肉瘤二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鼻窦双表型低级别肉瘤,也称为鼻窦具有神经和肌源性特征的低度恶性肉瘤,于2012年由Lewis等首次报道,随后陆续有个案报道。该肿瘤少见,未被国内的病理学界广泛认识,容易漏诊或误诊。现结合2例病例报告和文献复习。探讨鼻窦双表型低级别肉瘤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
陈祥义姚秀娟王振邬万新
关键词:病理学观察双表型鼻窦LEWIS个案报道
GATA-4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45例卵泡膜细胞瘤、28例颗粒细胞瘤及7例支持-间质细胞瘤中GATA-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GATA-4在正常卵巢、卵泡膜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及支持-间质细胞瘤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00%、89%、68%、71%。颗粒细胞瘤组中GATA-4的表达低于卵泡膜细胞瘤组及正常卵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泡膜细胞瘤组与正常卵巢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间质细胞瘤组与正常卵巢组、卵泡膜细胞瘤组、颗粒细胞瘤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颗粒细胞瘤中,不同临床分期GATA-4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的组织学类型GATA-4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TA-4的高表达是正常卵巢性索间质细胞分化成熟的一个标记,且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分化表型中起作用。GATA-4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降低可能代表了肿瘤细胞的分化障碍。检测GATA-4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判断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指导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及预测预后。
姚秀娟尹晓娜陈祥义陈国荣董磊
关键词: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GATA-4
糖尿病大鼠肝脏NF-κB、TGFβ1、FN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肝脏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性肝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四个连续发展的病理阶段。单纯性脂肪肝本...
王蓉蓉陈祥义董春鸽万丽李剑敏陈国荣陈丽玲陈筱菲
文献传递
双酚A对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双酚A(bisphenol A,BPA)对大鼠未成年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11b羟类固醇脱氢酶(11b-HSD)及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苏志涛陈祥义廖鸿力董磊王环王蓉蓉吴亮陈国荣
文献传递
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右手食指末端的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78岁,因右手食指末端肿块伴疼痛就诊。术中见肿块累及甲床,深至骨膜。大体可见肿块界限不清,直径约2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韧。镜下肿瘤位于真皮层内,无包膜。肿瘤实质由星形及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组成,肿瘤细胞杂乱排列于间质中,部分区域呈席纹状及束状排列,间质呈黏液样及黏液胶原样。黏液样基质内见较丰富的纤细血管,并见散在的肥大细胞。肿瘤细胞温和,轻度异型。肿瘤无坏死,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CD34、CD99均呈弥漫阳性,EMA灶阳性,S-100、HMB-45、SMA、MSA、desmin、GFAP和CK均呈阴性。术后随访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浅表肢端黏液瘤是一好发于指趾末端的软组织肿瘤,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与其他发生于指趾的软组织黏液性肿瘤鉴别。
王振陈祥义邬万新
关键词:黏液瘤软组织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