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正根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幸存
  • 4篇幸存者
  • 4篇应激
  • 4篇应激障碍
  • 4篇创伤
  • 4篇创伤后
  • 4篇创伤后应激
  • 4篇创伤后应激障...
  • 3篇PTSD
  • 2篇民族
  • 2篇访谈
  • 2篇访谈分析
  • 1篇地震
  • 1篇验证性因素分...
  • 1篇应激反应
  • 1篇灾害
  • 1篇震后
  • 1篇症状
  • 1篇中国自然灾害
  • 1篇石流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刘寅
  • 5篇陈正根
  • 5篇张雨青
  • 4篇张宁
  • 3篇吴坎坎
  • 1篇祝卓宏
  • 1篇青于兰
  • 1篇吴恺君
  • 1篇王力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民族差异问题被引量:6
2011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民族差异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PTSD的发生率较高和症状反应与症状结构的差异。以美国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研究表明,这些差异主要是源于暴露水平、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汶川地震后,有研究也发现羌族PTSD发生率高于汉族,然而对于羌汉民族间症状反应的具体差异及其原因,还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有必要在中国进行PTSD民族差异系统深入的研究,这既有助于灾后心理援助工作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也能够为从东方文化视角下理解PTSD提供理论依据。
刘寅陈正根张雨青张宁
关键词:民族差异本土化
震后极重灾区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结构探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索本土化的灾后PTSD反应模式。方法:在震后1个月到2个月期间,对绵竹体育场安置点的956名受灾群众施测事件冲击量表—修改版(IES-R),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IES-R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得出了PTSD的4因素反应模型—闯入,回避,高警觉和睡眠障碍,并且验证性因素分析也同样支持此四因素模型。结论:国人在遇到汶川地震这样的特大灾难时除了表现出闯入、回避和高警觉外,更表现出为在灾难事件后的睡眠质量严重下降的躯体症状,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吴坎坎张雨青张宁刘寅陈正根王力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验证性因素分析
汶川地震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评估汶川大地震对幸存者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以便为进行心理援助和治疗的临床工作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方法:对安置在绵竹体育中心灾民安置点的956名地震幸存者施测了创伤暴露水平问卷,事件冲击量表(IES-R)和D型人格量表(DS-14)。结果:在地震发生之后不久,有82.6%的被试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在地震中创伤暴露水平高的被试更有可能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女性被试、中年被试、已婚被试以及拥有D型人格的被试更可能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创伤暴露水平以及D型人格中的负性情绪是影响被试是否表现出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关键因素。结论:有较高比例的地震幸存者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高创伤暴露水平、女性、中年、已婚和负性情绪是幸存者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
张宁张雨青吴坎坎陈正根刘寅祝卓宏
关键词:汶川地震
不同民族创伤后应激反应模式比较的质性研究——汶川地震后对羌汉幸存者的访谈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中羌汉民族间创伤后应激反应模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为有效地对灾害幸存者进行心理救助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北川为例,运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分别对23个羌族和23个汉族幸存者进行了个案访谈,收集了他们对地震灾难的认知方式、反应模式和应对方式等方面的资料。结果:羌汉民族间在创伤后应激反应模式上具有差异,羌族幸存者倾向于更直接的表达情绪和行为;而汉族幸存者则倾向于含蓄内敛化。同时,两个民族在对灾难的归因方式及应对方式上也存在一些差异。结论:羌汉民族间创伤后应激反应模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部分可能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同时,资源保存理论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陈正根张雨青刘寅张宁吴坎坎
关键词:民族
中国自然灾害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舟曲泥石流后对幸存者的访谈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舟曲泥石流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特点,并比较其与西方幸存者表达的创伤后成长的差异。方法:以2010年8月7日舟曲泥石流灾区为例,运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对63名幸存者进行了个案访谈,收集了他们在灾难后感知到的创伤后成长相关资料。结果:中国自然灾害幸存者创伤后成长发生率高,其内容包含七个维度(积极信念、生活的积极改变和新的计划、利他行为、积极的自我感知、感激、珍惜和人际关系改善),其中利他行为维度未包括在Tedeschi和Calhoun提出的五因素模型中。结论: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伤后成长有其独特之处,这与其对宗教的认同度和文化因素的差异有关。
吴恺君张雨青青于兰陈正根刘寅
关键词:自然灾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