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权启

作品数:63 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电气工程
  • 17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电池
  • 21篇离子电池
  • 19篇离子
  • 18篇正极
  • 18篇正极材料
  • 16篇电化学
  • 15篇锂离子
  • 15篇锂离子电池
  • 8篇电化学性能
  • 8篇纳米
  • 7篇掺杂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电导
  • 5篇电导率
  • 5篇电容
  • 5篇电子电导
  • 5篇电子电导率
  • 5篇四氧化三锰
  • 5篇磷酸

机构

  • 34篇桂林理工大学
  • 19篇湘潭大学
  • 8篇中南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南林学院
  • 2篇韶关学院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枣庄学院
  • 1篇广东韶关学院

作者

  • 63篇陈权启
  • 17篇王先友
  • 14篇杨建文
  • 9篇李延伟
  • 8篇黄斌
  • 6篇肖顺华
  • 5篇黄可龙
  • 5篇安红芳
  • 5篇郑丽萍
  • 4篇刘黎
  • 4篇何秋星
  • 4篇杨顺毅
  • 4篇王雁生
  • 4篇姜吉琼
  • 4篇王建明
  • 4篇杨振华
  • 3篇何伟春
  • 3篇张鉴清
  • 3篇曹琪
  • 3篇王国宝

传媒

  • 4篇湘潭大学自然...
  • 3篇化学学报
  • 2篇电源技术
  • 2篇精细化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Transa...
  • 2篇2009年第...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矿冶工程
  • 1篇甘肃工业大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3
  • 2篇2002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相法合成LiFePO_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9
2010年
以廉价原材料FeSO4·7H2O为铁源,以蔗糖为碳源,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技术对不同铁源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具有均一的橄榄石型结构,以FeSO4·7H2O为铁源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均优于以FeC2O4·2H2O为铁源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由FeSO4·7H2O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5C倍率放电比容量为105.9mA·h/g,经循环30次后,容量仍高达105.2mA·h/g。
王国宝王先友舒洪波王英平杨顺毅刘修明裴斧王雁生安红芳郑丽萍陈权启
关键词:LIFEPO4/C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钾/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钾/碳的制备方法,将反应原料与聚乙二醇溶液混合并形成粘稠溶液,混合物干燥后通过高温惰性气氛条件下的焙烧,合成K<Sub>3</Sub>V<Sub>2</Sub>(PO<Sub>4...
陈权启张信梅呼丽珍
文献传递
水热法合成尖晶石型Li_4Ti_5O_(12)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9
2010年
以钛酸丁酯和乙酸锂为原料、三乙醇胺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水热法合成前驱物,然后采用固相烧结制备Li4Ti5O12,探讨不同的钛锂比和煅烧温度对Li4Ti5O1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钛和锂的摩尔比为1:0.82、煅烧温度为800℃时,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200nm的纯相尖晶石型Li4Ti5O12,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到181.7mA·h/g,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有151.5mA·h/g,从第5次到第50次循环,平均每个循环放电比容量衰减量仅为6μA·h/g;当电流倍率增大到2.0C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135mA·h/g,从第5次到第50次循环,平均每个循环放电比容量衰减量为0.48mA·h/g。
王雁生王先友安红芳王国宝裴斧郑丽萍刘修明陈权启刘黎江兰兰
关键词:负极材料水热法三乙醇胺
一种高循环性能的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循环性能的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钼源化合物、钛源化合物以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混合,高温热处理,获得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所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为LiNi<Sub>0....
陈权启陈卓李文娜高能双李赫琛孙瑞聪
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镁掺杂磷酸钒钾/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高性能镁掺杂磷酸钒钾/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反应原料与螯合剂形成均匀溶液,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煅烧法制备高活性的镁掺杂的磷酸钒钾/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中螯合剂在高温惰性气氛条件下原位生成高电子电导率的碳...
陈权启郑帅陈卓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V2O5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近年来,层状结构LiCo1/3Ni1/3Mn1/3O2材料由于价格相对较低、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和循环性能好而成为最有可能取代LiCoO2的正极材料之一。但是,这种材料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部分氧从晶格中脱出,造成较...
杨顺毅王先友陈权启杨秀康杨振华杨建东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层状结构库仑效率
文献传递
一种Mg<Sup>2+</Sup>双重掺杂提高镍酸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Sup>2+</Sup>双重掺杂提高镍酸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制备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焙烧的方法将Mg<Sup>2+</Sup>同时掺杂到镍酸锂LiNiO<Sub>2</Sub>的锂位和镍...
陈权启陈卓李文娜高能双李赫琛孙瑞聪
文献传递
一种带有紫外消解系统的电化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带有紫外消解系统的电化学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形板,装置本体的内顶壁活动安装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紫外灯,所述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陈权启
文献传递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制作方法。将传统冶金用廉价天然锌精矿粉碎,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按(50‑90)﹕(30‑7)﹕(20‑3)质量比分别称取锌精矿负极活性材料、乙炔黑、聚偏二氟乙烯,以N‑甲基...
杨建文黄斌陈权启肖顺华李延伟姜吉琼邓型深
文献传递
ZnF_2包覆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并利用Zn F2对其表面进行包覆改性。XRD、SEM和TEM测试表明,包覆处理不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2%(质量分数,以LiNi_(0.5)Mn_(1.5)O_4质量计,下同)的Zn F2在LiNi_(0.5)Mn_(1.5)O_4表面形成了约7 nm厚均匀包覆层。对未包覆的LiNi_(0.5)Mn_(1.5)O_4和1%、2%、3%的Zn F2包覆后的LiNi_(0.5)Mn_(1.5)O_4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考察,发现Zn F2包覆能够减弱电解液与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稳定电极表面,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2%Zn F2包覆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0.2C电流倍率下循环200圈后,其放电比容量维持在109.0 m A·h/g,保持率为79.7%;5 C电流倍率下循环500圈后,放电比容量维持在94.2 m A·h/g,保持率为85.6%。
谢迪志杨建文陈权启李延伟张灵志
关键词:LINI0.5MN1.5O4包覆电化学性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