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效民

作品数:191 被引量:2,602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2篇农业科学
  • 5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7篇土壤
  • 30篇红壤
  • 24篇水稻
  • 23篇水分
  • 22篇硝态氮
  • 21篇水稻土
  • 21篇农田
  • 20篇生物质炭
  • 18篇影响因素
  • 18篇土壤水
  • 16篇盐渍
  • 16篇污染
  • 15篇盐渍土
  • 15篇微生物
  • 14篇导水率
  • 14篇养分
  • 14篇旱地
  • 14篇饱和导水率
  • 12篇盐土
  • 12篇滨海盐土

机构

  • 191篇南京农业大学
  • 63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安徽科技学院
  • 13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如皋市农业科...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扬州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太湖流域水资...
  • 2篇丰县畜牧水产...
  • 1篇比利时鲁汶大...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南通农业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191篇陈效民
  • 33篇张佳宝
  • 27篇李孝良
  • 20篇方堃
  • 16篇吴华山
  • 15篇王晓洋
  • 14篇杜臻杰
  • 13篇周炼川
  • 12篇潘根兴
  • 12篇朱安宁
  • 11篇邓建才
  • 11篇张勇
  • 10篇朱红霞
  • 10篇李秋霞
  • 10篇沃飞
  • 10篇邓建强
  • 9篇韩召强
  • 8篇张晓玲
  • 7篇柏祥
  • 7篇陈开宁

传媒

  • 26篇土壤通报
  • 23篇水土保持学报
  • 14篇土壤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4篇水土保持通报
  • 10篇土壤学报
  • 8篇农业环境科学...
  • 6篇生态学杂志
  • 5篇环境科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3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15篇2013
  • 15篇2012
  • 12篇2011
  • 23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溪水库水体营养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对大溪水库水体氮磷营养盐(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氨态氮(NH4-N)、磷酸根(PO4-P))和pH、透明度(SD)、温度(T)、化学需氧量(CODMn)、叶绿素a含量(Chla)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溪水库水体水质总体状况良好,水温季节变化明显,pH为中性至弱碱性,水体理化指标时空变化不明显;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大溪水库水体总体为中营养型,水体水质接近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最后对水体水质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柏祥陈开宁黄蔚任艳芹陈效民
关键词:营养状况
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的土壤水分参数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类型的水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土 4个土层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基本一致。土壤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土壤有效水的含量均从土壤上层到下层呈降低的趋势 ;土壤的非饱和导水率与负压水头之间呈负相关的指数曲线变化 ,当负压水头达到 10 k Pa时 ,非饱和导水率降低到最小值 ,且基本趋于稳定 ;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变化于 1.1× 10 - 3~ 1.886× 10 - 3cm2 / min之间 ,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随含水量也呈指数曲线变化。
陈效民潘根兴沈其荣王德建
关键词:水稻土水分参数
施用生物质炭对红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的影响及其模拟被引量:8
2014年
为研究在红壤中施用生物质炭后硝态氮的垂直运移规律,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分别按照炭土比为0、2.22%(5 t·hm-2)、4.45%(10 t·hm-2)、8.95%(20 t·hm-2)、13.37%(30 t·hm-2)和17.80%(40 t·hm-2)设置混合土壤,并采用CXTFIT 2.0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饱和条件下,不同生物质炭添加比例下,硝态氮运移的穿透曲线发生明显变化.不同处理的硝态氮相对浓度(C/Co)峰值、淋溶速率和累积淋失量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各穿透曲线尾部均存在一定的拖尾现象,且随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拖尾现象越显著.对硝态氮穿透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生物质炭影响了土壤的容重、有机碳、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物理性质,进而导致各处理硝态氮穿透曲线发生了变化.采用CXTFIT 2.0数学模型模拟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运移,硝态氮的穿透曲线拟合值与实测值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0.850,能够很好地对土壤硝态氮运移和运移参数进行预测,试验结果可为预测生物质炭施用对地下水体环境硝态氮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靖彦陈效民李秋霞靳泽文黄欠如张佳宝陈晨卢绍山
关键词:生物质炭红壤硝态氮
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强化紫花苜蓿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被引量:28
2010年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单独或联合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和接种多环芳烃专性降解菌(DB),研究了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强化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修复多环芳烃(PAHs)长期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鼠李糖脂和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能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土壤中PAHs的降解.培养90d后,RH、DB处理的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30.0%和49.6%,均高于对照处理(CK)(21.7%).RH+DB处理PAHs的降解率最高达53.9%,说明鼠李糖脂和PAHs专性降解菌协同作用显著.另外,随着PAHs苯环数的增加,其平均降解率逐渐降低,但是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能够提高4环和5环PAHs的降解率.同时也发现土壤中脱氢酶活性和PAHs降解菌数量越高的处理,土壤PAHs的降解率也越高.所以添加鼠李糖脂和接种PAHs专性降解菌能够有效促进土壤多环芳烃降解.
刘魏魏尹睿林先贵张晶陈效民李烜桢杨婷
关键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紫花苜蓿生物表面活性剂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土壤墒情预测预报被引量:14
2008年
土壤墒情预测预报对农业生产、水分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混沌理论对具有混沌特性的土壤墒情时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利用神经网络对土壤墒情时间混沌序列重构相空间中相点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学习、训练及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需的参数较少,简单易行,即只需要土壤墒情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对预测预报值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相对误差较小,预测精度高,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邓建强陈效民方堃杜臻杰
关键词:土壤墒情混沌神经网络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2
2013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平台,研究全翻耕、常规耕作、免耕、全翻耕+秸秆还田、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6种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期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活性表现为免耕处理大于常耕处理,翻耕处理小于常耕处理,有秸秆处理大于无秸秆处理,3种酶活性以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为最高,翻耕处理最低。(2)在小麦成熟期,土壤脱氢酶活性表现为免耕处理小于常耕处理,其他生育期土壤脱氢酶活性表现为免耕处理大于常耕处理,有秸秆处理大于无秸秆处理。(3)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土壤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苗期较低,至孕穗期达到峰值,至成熟期又有所降低;转化酶活性呈现在拔节期大幅升高而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脲酶活性分别在苗期和孕穗期较高;脱氢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一直增加,成熟期达到峰值。(4)4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聚类分析表明,按照土壤总体酶活性水平可将6个处理划分为3组,酶活性水平最高的为免耕+秸秆还田处理,免耕结合秸秆还田能较好地提升土壤酶活性。
路怡青朱安宁张佳宝陈效民舒馨
关键词:免耕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
滨海盐土油菜抑盐专用肥及其生产工艺
滨海盐土油菜抑盐专用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有机肥250~300份,腐植酸150~200份,磷酸一铵130~170份,尿素200~220份,盐碱改良调理剂150~200份。滨海盐土油菜抑盐专用肥的制备步骤为:将粉碎的作物秸...
陈效民李孝良于群英王晓洋王德生
文献传递
太湖地区水稻土磷素空间变异特征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太湖地区典型的水稻土(乌栅土)进行网格法分层(0~15cm、15~28cm、28~42cm)取样,研究了田间尺度下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全磷、速效磷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各层pH和速效磷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H和全磷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各土层速效磷半方差变异函数的C0(/C0+C)均在0.25~0.75之间,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且三层土壤速效磷的含量的分布格局有一定相似性。
朱红霞陈效民杜臻杰
关键词:土壤磷素半方差分析
便携式X荧光光谱(PXRF)测定法在农田土壤重金属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前,土壤环境调查工作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荧光光度法(AF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等^[1,2]。然而,这些方法分析重金属时,需经过王水消化口’或者混酸分解^[4]等前处理,过程复杂,周期长,测试费用高,并且对测试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稳定、可靠的分析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王本伟胡文友黄标陈效民
关键词:重金属分析农田土壤测定法原子荧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通过分析红壤丘陵区农田坡面14个0 - 100 cm 剖面的土壤颗粒组成,结合研究区土壤侵蚀等相关资料,拟阐明坡面尺度土壤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自然条件下土壤颗粒组成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坡面尺度土壤砂粒、粉粒和黏粒均呈现出中等的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分别介于17.6% - 23.2%、10.7% - 15.8% 和13.5% - 17.0% 。由于粗颗粒的沉积,花生地和橘园地均表现出坡下的砂粒含量显著高于坡上和坡中(P〈0.05),黏粒含量坡下显著低于其他坡位(P〈0.05);由于黏粒更容易随入渗过程向深层运动,两种植被类型均表现出土壤砂粒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P〈0.05)、黏粒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5)。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粉粒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规律(P〉0.05)。砂粒含量随坡位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程度均大于粉粒和黏粒。植被类型及相应的耕作制度影响土壤颗粒的分布,土壤砂粒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在花生地表现得强于橘园地;橘园地土壤黏粒含量在垂直方向上的迁移速率大于花生地,而对粉粒含量的分布规律影响不大。
王冬冬高磊陈效民彭新华
关键词:植被类型坡位土壤侵蚀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