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用户
  • 6篇用户界面
  • 4篇计算机
  • 3篇数据结构
  • 3篇面向对象
  • 3篇教学
  • 2篇软件工程
  • 2篇网络
  • 1篇第三层交换
  • 1篇信令
  • 1篇信令互通
  • 1篇虚拟局域网
  • 1篇移动通信
  • 1篇以太
  • 1篇以太网
  • 1篇应用程序
  • 1篇应用平台
  • 1篇用户界面管理...
  • 1篇用户线
  • 1篇入网

机构

  • 16篇南京邮电学院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17篇陈慧南
  • 2篇曾鹏
  • 1篇杨庚
  • 1篇黄晓华
  • 1篇刘庆
  • 1篇沈金龙
  • 1篇郭云霞
  • 1篇吴常国
  • 1篇陈伟

传媒

  • 7篇南京邮电学院...
  • 2篇电子工程师
  • 1篇中国数据通信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南京邮电学院...
  • 1篇南京邮电学院...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虚拟局域网技术应用分析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虚拟网络技术以交换为中心,具有安全、灵活和易管理的特点。从虚拟局域网的定义出发,讨论分析了虚拟局域网特征、分类,以及当前流行的第三层交换技术;并对其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吴常国沈金龙陈慧南杨庚
关键词:虚拟局域网第三层交换ATM网桥
宽带接入网中的安全认证协议Radius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主要介绍了宽带接入网和Radius协议,对协议的认证接入与计费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讨论了它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
陈伟陈慧南
关键词:宽带接入网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网络接入服务器RADIUS协议
开发立体化教材和网络课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被引量:17
2005年
教学信息化的最基本要素是教学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开发立体化教材和网络课堂是教学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陈慧南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立体化教材课程网站教学模式数据结构
事件驱动用户界面原型的自动生成被引量:5
1999年
文章讨论事件驱动图形用户界面原型的自动生成问题。作者采用操作次序表达式定义人机交互行为,以扩充的着色网为对话模型。文章给出了从操作次序表达式集合到扩充的着色网对话模型,并产生可视编程环境的用户界面原型的方法。
陈慧南
关键词:用户界面自动生成软件工程
扩充的状态转移网对话模型及其实现
1997年
给出了基于对象类的扩充的状态转移网对话模型,阐述了该模型使用的两种抽象方法:归纳与聚合,并讨论了从对话设计到程序设计语言的实现策略。
陈慧南
基于SIP的VoIP-GSM网关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本文讨论了基于SIP的VoIP系统与GSM移动通信系统的互通问题,其中包括信令互通和媒体互通。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启协议)是IETF提出的IP电话的信令标准。与ITU-T提出的H.323相比,SIP信令协议比较简单灵活、易于扩展,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现有GSM网络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与采用SIP的Internet电话系统的互通,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
刘庆郭云霞陈慧南
关键词:SIPVOIPGSM网关移动通信信令互通
实现事件驱动用户界面规范被引量:2
2000年
本文讨论基于扩充的着色网的事件驱动用户界面规范的实现问题。我们使用扩充的着色网作为对话模型表达交互软件的人机交互行为。文中简述了扩充的着色网对话模型 ,给出其对象—联系模型及核心算法 ,最后给出将扩充的着色网表达的事件驱动用户界面规范转换成可视编程环境的语言程序的方法。
陈慧南
关键词:用户界面着色网面向对象软件工程
共行面向对象用户界面分层体系结构被引量:3
1998年
软件体系结构是交互系统的重要问题。提出一个基于窗口的共行面向对象用户界面分层体系结构:介绍了基于AIP(应用语义、交互行为和表示)单元的用户界面应用程序的逻辑结构,讨论了从逻辑结构到模块结构的非一对一映射,指出了其运行时间结构与应用平台的相关性。采用谓词/转移网对话模型和从应用对象中分离同步约束的做法有助于实现并发、多线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并避免由此引起的继承异常。
陈慧南
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用户界面应用平台
Internet 2中的新技术
2000年
介绍了Internet2的结构 ,并依此结构从软件协议与技术角度对Internet 2中的保证服务质量(QoS)的新技术进行了探索 ,并简要介绍了反映新技术特征的测试平台———QBone。
陈建新曾鹏陈慧南
关键词:INTERNET2计算机网络
利用Layer4交换技术设计高性能千兆以太网被引量:1
2001年
应用Layer4交换技术建立的千兆以太网,并结合IEEE802.1p/Q、RSVP协议以改善网络性能。
陈建新陈慧南曾鹏
关键词:服务质量千兆以太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