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凡

作品数:53 被引量:429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2篇土壤
  • 13篇重金
  • 13篇重金属
  • 10篇污染
  • 7篇污灌
  • 5篇污灌区
  • 4篇液罐
  • 4篇塑料
  • 4篇土壤中重金属
  • 4篇农田
  • 4篇污灌土壤
  • 4篇
  • 4篇储液罐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壤剖面
  • 3篇土壤镉
  • 3篇农田土壤
  • 3篇重过磷酸钙
  • 3篇小麦
  • 3篇流域

机构

  • 33篇河南大学
  • 27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山西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 1篇国土资源部土...
  • 1篇北京市规划委...
  • 1篇海南省环境科...
  • 1篇上海市房屋土...

作者

  • 53篇陈志凡
  • 23篇赵烨
  • 10篇乔捷娟
  • 8篇李强
  • 6篇张成丽
  • 6篇朱宇恩
  • 6篇吉艳琴
  • 5篇马建华
  • 4篇田青
  • 4篇刘希涛
  • 4篇王小莉
  • 3篇呼红霞
  • 3篇郭廷忠
  • 3篇王岩松
  • 3篇海春兴
  • 3篇李强
  • 3篇耿文才
  • 3篇赵芳敏
  • 2篇陈云增
  • 2篇杨旭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高教学刊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风险源突发性环境事件环境污染及生态损失价值评估被引量:1
2015年
结合流动风险源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及污染与控制过程特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构建流动风险源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环境污染及生态损失价值评估程序与技术指标体系。评估程序包括事件调查、环境污染及生态损失识别、环境污染及生态损失价值评估、结果分析与讨论、编写评估报告5个基本环节;将流动风险源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实物价值损失和处置、修复与管理费)和间接经济损失(包括资源性损失和环境功能损失)两大类,共21小类;针对不同的损失类别,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最后,以损失项目核查表与损失价值评估总表的形式表征评估结果。
陈志凡向哲涛耿文才范礼东陈凤枝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事件指标体系
基于ICP-MS定量分析与EMAX微观定位观测相结合的镉在土豆植株体中积累与迁移特征研究
基于ICP-MS与EMAX分析了镉在土豆植株体中的积累与迁移特征.结果表明:1)土豆各部分CD的积累随土壤中CD含量增加而增加,相应的BCFS值呈下降趋势.各组织中CD的分布情况为:叶>>根≥茎叶>>块茎.从根到茎的转移...
陈志凡
关键词:生物可利用性土豆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水砂培育杨树幼苗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植物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砂培育杨树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水培营养液;(2)取杨树插穗;(3)将杨树插穗存放在一个装有水培营养液的阔口容器内备用;(4)将插穗插入盛有粗砂的花盆内;(5)...
陈志凡郭瑞超张成丽王岩松刘鹏飞
文献传递
基于农业区位论的北京市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Pb积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农业区位论,采集23组土壤-小麦匹配样品,探究北京市不同圈层土壤-小麦系统中Pb的全量、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①频繁的交通活动与工业释放致使城区土壤呈现出Pb污染,而长期污水灌溉等农业活动导致了近郊平原局部土壤Pb污染。②土壤中Pb主要以残余态与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其次是铁锰氧化态,而碳酸盐结合态与离子交换态非常少。Pb的活性从中心城区到近郊平原、远郊平原逐渐下降。③小麦植株中Pb含量与土壤中铁锰氧化态Pb含量呈正相关;④麦粒中Pb的富集系数仅约为0.004 4,但仍发现城区与近郊麦粒中部分Pb含量超标。
陈志凡赵烨谷蕾呼红霞田青
关键词:土壤-小麦系统PB生物有效性
城乡交错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总量及形态空间分布特征与源分析——以河南省某市东郊城乡交错区为例被引量:47
2016年
开展城乡交错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其源解析研究,对于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健康与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某市东郊城乡交错区为例,采用200 m×200 m网格布点法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共259个.用ICP-MS测定了土壤重金属(Cd、Zn、Pb、Cu、Cr和Ni)含量,基于Arcgis10.1采用IDW插值法分析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并结合Tessier的形态提取法分析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来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d、Zn、Pb与Cu的含量变异性较为显著,且明显高于对照区.空间分布上,在化工厂与排污河附近存在明显的高浓度区,污灌与化工厂等排污河水的侧渗是造成农田污染的首要原因,化工企业的降尘对农田污染起到了耦合效应;且在这些区域重金属Cd、Zn、Pb和Cu的非残余态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存在较高的潜在健康风险.而本研究未发现火电厂周围和铁路两侧等农田土壤中有明显的重金属积累现象,且在这些样区重金属多以较稳定的形态存在,活性较低,存在较低的潜在健康风险.除工业源、交通源外,农业源中化肥的不同施用量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差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陈志凡范礼东陈云增邢立腾杨玉洁向哲涛王小莉
关键词:城乡交错区全量
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镉污染的多效能玉米秸秆生物炭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修复土壤镉污染的多效能玉米秸秆生物炭复合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复合肥料原料10份和高岭土1份;复合肥料原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复合生物炭材料4份和尿素1份;复合生物炭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陈志凡魏张东裴锦程徐薇化艳旭
文献传递
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中微塑料的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该装置包括分离池、储液罐和回液池,所述储液罐和分离池之间设置进液管,回液池与储液罐之间设置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管路上设置蠕动泵,分离池和回液池之间设置至少一层过滤组件,所...
张成丽张伟平周艳梅陈志凡任少云钱静马建华
文献传递
农村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体系探索被引量:12
2009年
生态系统健康是研究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组织、自然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综合性学科,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国内外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生态系统健康是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受损的恢复能力,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农村生态系统是一类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在综合分析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生态系统是指在不同区域范围的农村地域内,不同类型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能量关系,以及农村人群和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总和。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农村生态系统能够实现农村环境健康目标、生态系统活力目标、农业生产与乡镇企业发展目标,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对胁迫受损的恢复能力。通过分析已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采用的指标体系,结合农村生态系统的特性,研究构建了由环境健康目标、生态系统活力目标和功能目标组成的农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框架体系,以期明确农村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为开展评价研究建立初步基础。
李强李武艳赵烨朱宇恩陈志凡乔捷娟
案例教学法在环境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一、引言“环境经济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环境和经济联系密切,具有环境学和经济学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特点。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环境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被介绍到中国来的。
陈志凡耿文才郭廷忠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环境科学专业专业基础课
沙颍河流域典型癌病高发区土壤硝态氮对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9
2016年
在作物生长期、收获期和收获后采集土壤、地下水和蔬菜样品,探讨癌病高发区土壤硝态氮对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和灌溉是造成沿岸土壤、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受到河流氮污染影响,灌溉用水中氨氮和硝态氮经过灌溉-蒸发和淋溶过程的反复交替,向土壤和地下水迁移,引起土壤、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的积累.紧邻沙颍河的癌病高发村庄,土壤、地下水以及蔬菜硝态氮积累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土壤在作物生长期和收获后分别达到149.01 mg·kg-1和31.70 mg·kg-1,其中多年菜地土壤硝态氮积累最为突出,分别达到276.44和68.26 mg·kg-1.作物生长期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达38.32 mg·L-1,超标近3倍,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高达3269.04 mg·kg-1,超出允许含量1倍以上.癌病高发村庄居民存在突出的饮水和蔬菜硝酸盐暴露健康风险.
陈云增陈志凡马建华孙瑞玲邹桂英
关键词:硝态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