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德

作品数:54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冠状
  • 16篇动脉
  • 16篇冠状动脉
  • 13篇综合征
  • 9篇介入
  • 8篇心肌
  • 8篇血管
  • 7篇心病
  • 7篇血小板
  • 7篇冠心病
  • 6篇急性冠状动脉
  • 6篇梗死
  • 6篇冠脉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心绞痛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介入治疗
  • 5篇急性冠脉
  • 5篇绞痛

机构

  • 33篇上海市杨浦区...
  • 17篇同济大学附属...
  • 7篇同济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海运学院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4篇陈德
  • 29篇张书富
  • 22篇马瑾
  • 21篇华尔铨
  • 19篇郑鹏翔
  • 16篇王豪
  • 15篇王蕊
  • 14篇王渊铭
  • 12篇姚建华
  • 11篇何祚佑
  • 10篇周依蒙
  • 9篇吴波
  • 9篇张斌
  • 8篇唐静辉
  • 6篇陈楠楠
  • 6篇王加红
  • 6篇王萍
  • 5篇张文佳
  • 5篇吴波
  • 5篇张少衡

传媒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4篇血栓与止血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期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早期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组(B组)、阿托伐他汀40 mg组(C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B组和C组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40 mg/d。测量3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浓度、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LVEF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B组的Scr及GF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Scr及GFR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Scr及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组Scr、GFR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Scr、GFR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6个月后Scr、GFR较治疗3个月后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B组、C组Scr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组Scr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FR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s-CR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6个月后hs-CRP与治疗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组治疗6个月后hs-CRP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同时,B组和C组间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能够控制炎性反应有关;阿托伐他汀对肾功能的
姚建华陈德马瑾王蕊王渊铭王豪邵彩红许嘉鸿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阿托伐他汀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
血液透析患者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附4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例血液透析冠心病患者在强化透析及水化治疗基础上应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行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结果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2例为多支病变,行PTCA置放支架4个,1例行钝缘支血管瘤栓塞。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肾功能无进一步恶化。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行心脏介入性治疗,可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心血管病因的病死率。
方路张芸周蓉张书富陈德
关键词:血液净化冠状动脉造影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及功能的差异,分析蛋白激酶B(Akt)和间质细胞源因子1(SDF-1)表达的差异,探讨老年患者EPCs修复梗死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老年心肌梗死患者(n=26)和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n=24)动脉血8 ~10 ml,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EPC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kt及SDF-1表达变化情况;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尾静脉注射老年EPCs、中青年EPCs(1×107/200 ml)或等体积盐水(PBS组),观察终点时间为28 d,超声心动评价心脏功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PCs在梗死心脏的归巢情况,免疫荧光法计数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数量.结果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EPCs数量明显少于中青年组(47.23%±14.92%比89.76% ±7.27%,P<0.001);心肌梗死后老年组Akt磷酸化水平和SDF-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青年组(Akt:19.04%±6.41%比43.96%±15.91%;SDF-1:25.81% ±6.32%比64.04%±16.35%,均为P<0.001).将EPCs移植至梗死大鼠后,移植的老年EPCs在梗死心脏的归巢数量明显少于移植的中青年EPCs(3.69±1.97/mm2比12.01 ±5.44/mm2,P <0.001).移植老年EPCs的大鼠梗死心脏的血管密度明显少于移植中青年EPCs的大鼠(42±9/mm2 比96±15/mm2,P <0.001).移植老年EPCs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显著低于移植中青年EPCs组(LVEF:58.1%±5.0%比73.8%±7.9%;LVFS:35.4%±3.8%比59.0%±7.6%.均为P<0.001).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循环血EPCs数量及其修复功能均不如中青年患者,可能与Akt-SDF-1信号通路受损有关.
张少衡赵岚苏枫郑鹏翔王加红陈楠楠王豪姚建华唐静辉陈德严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内皮祖细胞信号传导归巢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被引量:2
2003年
陈德华尔铨何祚佑张书富郑鹏翔
关键词:射频消融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张书富郑鹏翔陈德张斌周依蒙华尔铨何祚佑秦永文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经腔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疾病双导丝技术
抗抑郁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抑郁患者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抑郁患者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ACS伴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泮托拉唑4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舍曲林50mg/d抗抑郁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各炎性因子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西雅图量表(SAQ)各维度得分、总分均有明显提高,且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主要心脏事件、次要心脏事件、消化道出血事件及总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ACS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改善抑郁情绪,抑制炎性反应,缓解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王渊铭陈德王蕊王萍戴月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抑郁炎性因子生活质量
盐酸舍曲林对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对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舍曲林片)及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无焦虑症状患者列为无焦虑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降压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无焦虑组较对照组降压效果差异显著,治疗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舍曲林治疗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能提高降压疗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焦虑的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张书富华尔铨何祚佑陈德马瑾周依蒙张斌王渊铭吴波王豪陈楠楠
关键词:高血压焦虑生活质量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老年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老年冠心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20 mg/d抗抑郁治疗,并辅以定期心理疏导,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的变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72,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77,6.16,P<0.05);两组患者的SAQ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治疗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及SA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MACE总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0.83%(χ2=4.36,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近期预后。
王渊铭陈德王蕊王萍戴月唐静辉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老年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31例分析
199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31例AMI患者行延迟性PTCA及支架植入术,对部分病例通过心脏超声(UCG)随访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31例AMI恢复期患者中,有28例成功地施行PTCA或支架植入术,成功率达90.2%(28/31),部分病例EF明显提高。结论:对AMI恢复期患者行PTCA和支架植入术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郑鹏翔华尔铨何祚祐张书富陈德
关键词:心肌梗塞PTCA支架术冠状动脉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低血压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3年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低血压反应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回顾总结 10 0例患者PTCA后 10例发生低血压反应的资料。 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低血压反应发生率 10 % (10 10 0 )。原因分别为 :压迫穿刺动脉用力过度 7例 ;拔鞘管局部疼痛刺激 1例 ;穿刺部位大血肿 1例 ;冠状动脉痉挛 1例。 结论 PTCA血管鞘拔除后低血压反应为迷走反射增强所致 ,通过正确处理可以迅速纠正。
张书富华尔铨何祚佑郑鹏翔陈德张大东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低血压迷走反射造影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