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

作品数:21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篇成像
  • 11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3篇成像技术
  • 2篇胆管
  • 2篇胆管成像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成像
  • 2篇造影
  • 2篇图像
  • 2篇曲面重组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 2篇扩散加权成像
  • 2篇加权成像
  • 2篇MRCP
  • 2篇MSCT
  • 2篇波谱

机构

  • 17篇扬州市第一人...
  • 2篇通用电气公司
  • 1篇扬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8篇陈建
  • 14篇李澄
  • 11篇何玲
  • 8篇袁红梅
  • 7篇王苇
  • 6篇罗志刚
  • 5篇薛贞龙
  • 5篇杜先懋
  • 4篇刘振生
  • 4篇颜虹
  • 4篇王礼同
  • 3篇杜芳
  • 2篇周长武
  • 2篇赵义
  • 2篇刘淑慧
  • 1篇顾振
  • 1篇刘德志
  • 1篇孙非
  • 1篇周丹
  • 1篇孙玮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全国第二届分...

年份

  • 7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剂量CT扫描在儿童副鼻窦炎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颜虹罗志刚陈建
关键词:副鼻窦炎CT儿童
MOTSA全程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块重叠薄层采集(MOTSA)全程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MOTSAMRA技术进行全程脑动脉成像,以期获得能够满足临床筛查、诊断需要的血管图像,同时就扫描细节进行探讨。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MOTSAMRA技术全程脑动脉血管成像的病例资料,对图像的临床筛查、诊断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48例中有44例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占91.7%,4例图像质量较低,占8.3%。结论:MOTSA全程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能够获得满足临床筛查、诊断需要的图像。
何玲王苇陈建袁红梅杜先懋李澄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图像质量
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肿瘤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利用表观扩散系数(ADC)来评价肺癌的组织学特征。方法28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52岁。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病灶的ADC,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ADC间的差别。对11例外科切除的肺癌病灶ADC与细胞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平均ADC分别为(1.67±0.20)×10-3mm2/s、(2.08±0.28)×10-3mm2/s、(1.76±0.21)×10-3mm2/s,腺癌的ADC明显高于鳞癌及小细胞癌(P<0.05)。肺癌ADC与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15)。结论腺癌的ADC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肺癌;ADC似乎可以鉴别肺癌的组织学类型。
刘振生李澄陈建何玲杜芳王苇罗志刚薛贞龙赵义周长武
关键词:肺癌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技术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调整波谱空间定位和扫描参数,观察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总结应用要点实践于临床。方法:对65例头颅检查的受检者行磁共振波谱扫描,有目的地改变感兴趣区域的位置、大小和其他参数设置,对扫描后显示的图像质量进行初步评价,探讨参数设置与波谱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65例患者中有60例波谱谱线形态较好,代谢物峰值位置正常;5例谱线形态变形,波峰漂移较大。记录的结果数据中,半高宽5~23,水抑制级别92~99。谱线形态较好的60例中,半高宽均在系统提示的范围内;5例谱线差的半高宽为7、9、16和23,水抑制级别为95、96、97。结论:获得高质量的波谱,需要较高的磁场均匀度,而半高宽是反映均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陈建王苇何玲袁红梅杜先懋李澄
关键词:波谱均匀性
多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技术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技术的最佳扫描参数,强化延时时间及图像重建方法。方法:对21例行主动脉血管造影患者采用团注追踪法CT增强扫描。速率3.0 ml/s、对比剂1.5~2 ml/kg,经肘静脉团注。当感兴趣区对比剂浓度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完成增强数据采集,经图像重建处理,显示主动脉。结果:主动脉对比剂流入峰值时间平均为20 s。按2.5 mm层厚重叠50%进行数据重组,然后行VR、CPR、MIP、SSD图像重建。结论: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追踪对比剂浓度技术,采用优化的扫描参数、恰当的图像后处理技术,MSCT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
颜虹王礼同陈建
关键词:对比剂图像重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英文)
Objectiv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MRS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of the periheraatomal secondary neural aft...
李澄王苇何玲陈建
文献传递
MSCT曲面重组阴性法胆管成像与MRCP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比较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阴性法胆管成像与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后,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一次屏气下完成上腹部CT平扫及二期增强扫描,将门静脉期图像采用2.5mm层厚、1.25mm间距重叠50%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数据传输至诊断工作站,利用reformat重组软件,进行胆管多平面重组(MPR),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胆管图像,在MPR基础上,再沿胆管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进行曲面重组(CPR),获得CPR胆管图像。结果CPR、MRCP成功率为100%;CPR、MRCP均对肝外胆管癌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7%(32/33)和90.9%(30/33);对合并症的诊断率分别为100%和62.5%(10/16)。结论CPR、MRCP对肝外胆管癌均能明确定位;CPR对肝外胆管癌的定性诊断率高于MRCP,显示肝外胆管癌与扩张胆管的关系更直观;CPR对合并症的诊断率明显高于MRCP;CPR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王礼同李澄顾振陈建何玲袁红梅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曲面重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螺旋CT血管造影在心脏血管应用的配合
2004年
研究目的:探讨MSCT下血管造影对于冠脉观察的积极意义和检查前后配合的重要性。方法:我们自2001年11月2004年2月在MSCT下对冠脉采用高压注射器造影73例,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为35岁。所用之螺旋CT为GE公司生产的LICHTSPEEP ULTRA,高压注射器为高玛医疗产品公司生产的CT9000,造影剂为欧乃派克。结果:在已做的73例中70例显影成功,获得良好的显影效果,对于研究冠脉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价值。结论:MS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性,能获得良好的心脏三维图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有很大潜力。在这项技术中,注药速度、延时时间、扫描层厚、扫描速度是相关联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图像质量。
刘淑慧陈建颜虹
关键词:螺旋CT血管造影心脏血管疾病
3D-FIESTA序列在内听道及内耳膜迷路MR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3D-FIESTA序列在内听道和内耳膜迷路的MR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疑有内耳和内听道疾病应用3D-FIESTA序列两侧耳同时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内窥镜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3D-FIESTA序列对内听道和内耳膜迷路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结果3D-FIESTA序列扫描结合多种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对内听道内血管及神经和内耳膜迷路显示清晰,能够清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3D-FIESTA序列对内听道和内耳膜迷路的病变显示有其独到之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罗志刚李澄陈建何玲袁红梅杜先懋
关键词:3D-FIESTA内耳膜迷路内听道磁共振成像
多排螺旋CT对比扫描技术
2004年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比扫描的最佳时间与技术。
颜虹陈建
关键词:多排螺旋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