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向军

作品数:32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地震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地震
  • 8篇DELPHI
  • 7篇震源
  • 6篇台网
  • 4篇地震台
  • 4篇震源深度
  • 4篇M
  • 3篇地震序列
  • 3篇双差
  • 3篇双差定位
  • 3篇速报
  • 3篇台站
  • 3篇S7
  • 3篇测震
  • 3篇测震台网
  • 2篇地壳
  • 2篇地震台网
  • 2篇地震台站
  • 2篇地震信息
  • 2篇新疆地震

机构

  • 32篇新疆维吾尔自...
  • 5篇上海市地震局
  • 4篇天津市地震局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江苏省地震局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作者

  • 32篇陈向军
  • 8篇孔祥艳
  • 5篇马学军
  • 4篇刘双庆
  • 4篇宋秀青
  • 4篇上官文明
  • 4篇刘建明
  • 4篇刘杰超
  • 3篇王俊
  • 3篇刘平仁
  • 3篇朱元清
  • 3篇王琼
  • 3篇缪发军
  • 2篇王海涛
  • 2篇陈述新
  • 2篇苏金波
  • 2篇钟世军
  • 2篇滕海涛
  • 2篇赵石柱
  • 2篇郑雪刚

传媒

  • 8篇内陆地震
  • 8篇地震地磁观测...
  • 5篇中国地震
  • 3篇高原地震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BLOC86程序的新疆地区震源深度定位软件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基于BLOC86程序的新疆地区震源深度定位软件的原理、主要功能模块和使用效果。利用该软件定位新疆测震台网地震,计算结果稳定性较好,与震中烈度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有效弥补了大震应急工作对震源深度参数的需求。
陈向军刘杰超滕海涛
关键词:震源深度
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_S6.7地震及其余震序列精定位被引量:7
2017年
使用双差定位法对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_S6.7地震及791个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获得了481个地震的震源位置参数。结果表明:余震沿木吉盆地北缘断裂两侧分布,展布长度约70 km,余震分布的优势方向与木吉盆地北缘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余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分布在2~14km,此次地震的破裂方向可能由深部到浅部破裂。结合震源机制及主震和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可推断,木吉盆地北缘断裂是阿克陶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
孔祥艳陈向军钟世军刘建明
关键词:余震序列双差定位
新疆震情简报自动生成软件被引量:2
2017年
新疆地区每年地震应急5—7次,人工编辑震情简报的传统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地震应急工作的时效性要求。以Delphi XE为平台,开发新疆震情简报自动生成软件,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震情简报从人工编辑转为自动生成,对提高新疆地震应急工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赵庆陈向军
关键词:WORD震中距DELPHI
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对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的分析及与1970年以来地震目录的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地震台站数目的增多,新疆地震频次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新疆地震发生频度高,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阿尔泰、北天山、南天山西段、西昆仑和阿尔金等地震带;大多数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新疆西南部。
孔祥艳张盛峰陈向军刘建明
关键词:地震编目测震台网
2011-2014年3次于田MS≥5.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被引量:7
2016年
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观测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1—2014年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NE向张性剪切段附近的3次于田MS≥5.0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并对其余震分布及发震构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于田MS5.5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阿尔金断裂,该地震同时触发了阿尔金山前普鲁断裂的中小震活动,地震序列呈近NS向长条带状分布;2012年于田MS6.2地震序列沿NNE向分布,发震构造为苦牙克断裂;2014年于田MS7.3地震序列沿NE和NNE方向展布,其中NE走向的余震序列沿阿尔金断裂走向有3处余震丛集分布,由此推测该余震低活动区是由于断层内存在一较大凹凸体,终止了破裂的传播所致,发震构造为阿什库勒断裂和苦牙克断裂.此外,地震序列截面特征显示,2011—2014年3次于田MS≥5.0地震序列基本贯通了阿尔金断裂带西南端的次级断裂和普鲁断裂.
刘建明吴传勇王琼孔祥艳陈向军
关键词:地震序列双差定位震源机制发震构造
新疆地震台网对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信号的接收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资料和功率谱密度法,以台站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中值曲线作为评估台站噪声水平的依据,对6个台站的噪声水平进行了评估。对比不同台站的功率谱密度和气枪震源信号的识别情况发现,通过2000次叠加可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台站的噪声水平均低于无法识别的台站,噪声功率谱密度最大差值为40d B,最小差值15d B。最后通过对噪声水平的评估判断,部分台站无法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主要原因是台站噪声水平较高。
苏金波王琼王海涛史勇军陈向军冯磊陈昊张文秀
关键词:信号识别
新疆测震台网常用地震定位方法对比被引量:11
2015年
选取2009年新疆测震台网记录的49个ML≥3.0地震,选用相同地震台及相同震相到时数据,分别采用单纯形、Loc Sat和Hypo Sat定位方法重新定位,从定位残差和震中位置对各定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地震台站包围好的浅源地震,3种定位方法均适合;对地震台站包围不好的浅源地震,Loc Sat定位方法效果较好;对深源地震,Hypo Sat定位方法效果较好。
孔祥艳彭笑梅陈向军
关键词:测震台网地震定位震中位置
2014年于田M_S7.3地震的疑似障碍体效应
2016年
利用新疆和田台阵首波Pn段前4 s的高频波动形态,分析了2014年于田MS7.3主震破裂初期几个疑似破裂点的相对位置,给出两种可能的初始破裂点运动学扩展模型。并利用震中距约58 km的于田台站数据进一步对该模型进行阐述。分析结果推测:此次于田大地震,其起始破裂点开始于一个水平各向异性较强的点位,在之后的3 s内破裂过程向各向异性相对较弱的区域发展,且破裂矢量略向南扩展。
刘双庆陈向军王熠熙王俊菲
关键词:障碍体
海南地区Pb震相的识别及康拉德面的确定被引量:8
2018年
选取海南省地震台网2009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25日记录到的281次ML≥2.0地震,利用PTD方法重新定位其震源深度,采用折合走时分析海南Pb震相,并对Pb震相的速度拟合进行佐证,进而确定海南岛Pb震相的存在。结果显示,从其中的52次地震事件中可识别出57个Pb震相,其相速度为6.68 km/s,在此基础上以地震波走时方程反演得到的海南地区康拉德面的平均深度为21 km。
陈祥开曾维顺丁有兴张华美陈向军孙冬军
新疆地区一维地壳速度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利用新疆区域地震台网观测到的2009年1月—2014年7月Pn、Sn、Pg和Sg震相数据,综合使用线性拟合、折合走时、PTD定深方法和HypoSAT定位方法确定该地区Pg、Pb和Pn的平均传播速度(v_(Pg),v_(Pb),v_(Pn))、康拉德界面和莫霍面的深度(H_(conr)和H_(moho))范围,以速度和深度步长分别为0.1km/s、1km精度迭代计算样本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全国地震统一编目和3400模型下样本数据的定位结果后,确定RMS平均值最小的一维速度模型。在新模型中v_(Pg)、v_(Pb)和v_(Pn)分别为6.10km/s、6.70km/s和8.20km/s,H_(conr)和H_(moho)分别为26km、54km。通过检验对比,认为本文获得的新模型优于新疆地区现有的3400模型。
陈向军上官文明宋秀青
关键词:地壳莫霍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