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

作品数:103 被引量:379H指数:1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建筑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2篇污泥
  • 38篇好氧
  • 28篇城市污泥
  • 25篇好氧发酵
  • 19篇堆肥
  • 19篇污泥好氧
  • 14篇污泥处理
  • 12篇发酵
  • 11篇重金
  • 11篇污染
  • 11篇李氏禾
  • 10篇重金属
  • 10篇CTB工艺
  • 8篇智能控制
  • 8篇发酵工艺
  • 7篇植物修复
  • 7篇污水
  • 7篇发酵工程
  • 7篇废水
  • 6篇好氧堆肥

机构

  • 51篇桂林理工大学
  • 48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北京中科博联...
  • 13篇桂林工学院
  • 3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杭州市市政工...
  • 1篇首创爱华(天...
  • 1篇广西恒晟水环...
  • 1篇河南省城乡规...

作者

  • 102篇陈俊
  • 40篇陈同斌
  • 38篇高定
  • 29篇郑国砥
  • 23篇张学洪
  • 14篇刘洪涛
  • 13篇游少鸿
  • 10篇陈平
  • 10篇刘荣进
  • 10篇赵艳荣
  • 9篇蔡璐
  • 9篇韦家崭
  • 9篇王敦球
  • 8篇刘孟子
  • 8篇林华
  • 8篇张军
  • 7篇周海宾
  • 7篇黄海涛
  • 7篇周睿哲
  • 7篇梁亮

传媒

  • 27篇中国给水排水
  • 4篇2013(第...
  • 3篇水工业市场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给水排水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桂林工学院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环境技术
  • 1篇环保科技
  • 1篇建设科技
  • 1篇给水排水动态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建设教育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16篇2014
  • 12篇2013
  • 13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污泥好氧发酵工程辅料单元设计与管理被引量:3
2016年
城市污泥好氧发酵前必须投加辅料以调节水分、孔隙率和C/N。辅料的采购成本约占污泥处理费用的40%-60%,辅料的安全供给是保证污泥好氧发酵工程稳定运行的关键。介绍了辅料的种类及来源、辅料存储场地设计、辅料的管理要点等,对污泥好氧发酵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王巧玲陈俊彭淑婧魏本平张学洪陈同斌
关键词:污泥好氧发酵辅料运营管理
上海松江污泥好氧发酵工程案例介绍
上海松江污泥处理工程日处理脱水污泥120t,采用CTB智能控制污泥好氧发酵工艺,好氧发酵周期为22天。发酵系统的设备运行基于温度、氧气和臭气浓度的自动在线监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控制。为减少臭气污染,车间设置了臭气浓度监测...
陆国平郭文娟李智姚彬马伟陈俊高定周海宾解龙闫飞李雪怡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好氧发酵工程设计
智能控制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的碳减排效果
从耗电,化石燃料燃烧和直接碳排放角度,重点比较了智能控制发酵工艺、强制通风静态发酵工艺、机械翻堆发酵工艺的发酵过程和除臭的碳排放量.智能控制发酵工艺的碳排放系数最低,分别是机械翻堆发酵和强制通风静态发酵的40%和47%,...
郑海霞刘洪涛陈同斌高定陈俊郑国砥沈玉君
关键词:污泥处理智能控制
文献传递
多金属富集植物李氏禾根系对铜吸收机理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是一种多金属富集植物,通过研究其根系吸收铜的途径和方式,有助于解释李氏禾对铜的富集现象,为开发李氏禾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温室水培条件下,利用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Cl3)和钾离子通道抑制剂(TEA),研究了李氏禾根系铜吸收与钙、钾离子通道的关系;同时,在研究ATP酶抑制剂、解偶联剂和低温作用对铜吸收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李氏禾根系铜吸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 mmol·L-1钙离子通道抑制剂的作用下,李氏禾根对铜的吸收明显被抑制了(p<0.05)。处理48 h后,李氏禾根中铜的浓度较对照下降了39.2%。这说明李氏禾根吸收铜与钙离子通道密切相关。在5 mmol·L-1钾离子通道抑制剂的作用下,李氏禾根对铜的吸收与对照没用显著差异。这表明,李氏禾根系对铜的吸收可能不是通过钾离子通道进行的。ATP酶抑制剂钒酸钠(Na3VO4)显著地抑制李氏禾根对铜的吸收(p<0.05)。25μmol·L-1和50μmol·L-1 Na3VO4处理48 h后,李氏禾根中铜的浓度较对照分别下降了26.2%和31.0%。由此,推测李氏禾根系对铜的吸收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该结果与解偶联剂抑制实验结果相一致。在25μmol·L-1和50μmol·L-1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作用下,李氏禾根系中的铜浓度较对照分别下降了25.8%和42.7%。低温处理对李氏禾根吸收铜的抑制作用较解偶联剂和ATP酶抑制剂更为明显。2℃下暴露48 h,李氏禾根中铜的浓度较对照(25℃)下降了60.1%。这进一步证明了,李氏禾根系对铜的吸收存在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
田静张学洪陈俊刘杰
关键词:李氏禾主动运输
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实例被引量:1
2007年
景区污水排放量增加且进水NH3-N含量过高,导致出水NH3-N严重超标。改造工程在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的基础上,增加了曝气硝化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回流系统,改造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新改扩一级标准。
李海翔陆燕勤陈俊张学洪胡澄孙家君尤延涛张华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污泥回流
高温好氧堆肥分段氧气-温度反馈通风的自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好氧堆肥分段氧气-温度反馈通风的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控制堆体无通风,使温度持续上升至超过设定温度;阶段二,根据堆体耗氧速度调整通风量,使堆体供氧充足;阶段三,根据堆体温度控制通风...
张军刘孟子陈俊孙晓杰游少鸿覃璐玫
文献传递
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生命周期评价
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主流的三种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好氧发酵、填埋、焚烧进行了基于生命周期的系统评价,分别从致癌风险、温室效应、土地占用和能耗四个方面,横向比较了三种工艺的环境负荷(Pt).结果显示,好氧发酵在致癌风险、温室效...
刘洪涛郑海霞陈同斌高定郑国砥陈俊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生命周期环境负荷
文献传递
氮肥形态对李氏禾富集铜的影响及生理响应被引量:4
2017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环境和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超富集植物受到土壤各种特性的影响,需要采取强化措施来提高植物修复效率。该文旨在加深对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累积铜的认知,为植物修复铜污染土壤提供理论数据。在土壤中铜污染水平分别为低(100 mg·kg^(-1))、中(300 mg·kg^(-1))、高(500 mg·kg^(-1))时,研究不同氮肥(NH_4)_2SO_4、CO(NH_2)_2、Ca(NO_3)_2、NH_4NO_3处理对超富集植物李氏禾累积铜、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生理响应,氮肥按肥土质量比0.3‰以水溶液的形式每周添加1次,李氏禾生长两个月后,收获,进行植株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铜污染水平为500 mg·kg^(-1)时,施加Ca(NO_3)_2后李氏禾根、茎、叶中的铜富集量达到最大,分别为6 167.15、1 251.99和975.92 mg·kg^(-1),约为对照处理组的2.5~4.0倍,相对于其他各氮肥处理和对照组差异达显著。在低、中、高Cu污染水平下,施加(NH_4)_2SO_4处理组李氏禾株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分别为68.5、65.2和65 cm;CO(NH_2)_2组李氏禾生物量分别为12.75、13.45和11.63 g·10 plants-1;叶绿素质量浓度分别为24.139、22.615、23.752 mg·L^(-1);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1.704、23.506和20.940 mg·g^(-1);金属硫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9 131.06、10 014.02和11 018.04 pg·g-1,均高于其他处理组;而NH_4NO_3处理组李氏禾叶片中丙二醛(MDA)物质的量浓度最少,分别为0.893、0.957和0.859mmol·L^(-1),有效地缓解了铜对李氏禾的损伤。因此,适量施加氮肥可以有效提高李氏禾的生物量以及根、茎、叶各部分铜累积量,增强了李氏禾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张存款林华满向甜张学洪陈俊
关键词:李氏禾生理响应氮肥形态
一种砾石土侵蚀阶段的水力参数及涌水量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砾石土侵蚀阶段的水力参数及涌水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分级侵蚀原理,计算各级粒径的土壤颗粒含量P和土壤孔隙率n,绘制各级粒径的PSD曲线及在每个侵蚀阶段下的PSD曲线簇;根据PSD曲线中的平均...
朱斌林传傣陈俊陈菊艳邓显瑜李博
文献传递
某电镀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富集特征被引量:29
2005年
对桂北某电镀厂排污口下游河道中的淤泥和附近不同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距排污口一定距离的淤泥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少;测定了8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富集量,发现蒲公英(Taraxacum)、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对4种金属(Cu,N i,Zn,Cr)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中双穗雀稗被认为是一种新发现的铬超富集植物,其叶中Cr含量高达2 977.7 mg/kg,平均为171 8.9 mg/kg,叶中铬/根茎中铬含量平均达7.85.
张学洪罗亚平黄海涛刘杰陈俊
关键词:重金属蒲公英双穗雀稗超富集植物植物修复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