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仁馨

作品数:22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补体
  • 10篇汉族
  • 7篇系统性红斑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 7篇狼疮
  • 7篇汉族人
  • 7篇红斑
  • 7篇红斑狼疮
  • 5篇基因
  • 5篇补体C4
  • 4篇多态
  • 4篇遗传多态
  • 4篇遗传多态性
  • 4篇抗原
  • 4篇MHC
  • 3篇多态性
  • 3篇多态性分析
  • 3篇遗传多态性分...
  • 3篇细胞
  • 3篇细胞抗原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22篇陈仁馨
  • 7篇王宗发
  • 6篇陈立茵
  • 6篇黄为民
  • 5篇张明军
  • 4篇赖燕来
  • 3篇彭良平
  • 3篇刘新
  • 3篇刘新
  • 2篇聂晓波
  • 2篇张红娟
  • 2篇张宏宇
  • 2篇张明军
  • 1篇高方
  • 1篇彭良平
  • 1篇张丽芸
  • 1篇赵红
  • 1篇沈海
  • 1篇陈平雁
  • 1篇郭明秋

传媒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上海免疫学杂...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 2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籍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_4遗传多态性分析
1999年
目的 分析广东籍汉族人SLE患者补体第4 成分C4 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采用国际参考实验室的方法及计算机凝胶图像光密度分析系统,检测了45 例广东籍汉族人SLE 患者和78 例广东籍汉族正常人C4 同种异型及C4 零基因。结果 广东籍汉族人SLE患者补体C4 的C4 A* 4、C4 B* 2 的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 0-01) ,C4 B* Q0 、C4 A* Q0 的基因频率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 。结论 广东籍汉族人SLE 患者补体C4
张宏宇王宗发陈立茵陈仁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C4遗传多态性
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补体C4单倍型分析
1998年
采用改良的国际补体参考实验室方法,检测广东地区汉族人群补体C4单倍型。在156条无关染色体中,共检出14种C4单倍型:A3B1频率最高(0.3269),A3B2(0.2436)和A4B2(0.1090)次之,以下依次为A4B1(0.0705);AQ0B2和AQ0B1(均为0.0641);A2B1(0.0321);A3BQ0(0.0256);A3B5和A3B4(均为0.0192);A5B4、AQ0B4、AQ0B96和AQ0BQ0频率最低(均为0.0064)。其中A4B2和A2B1呈正向连锁不平衡。将广东汉族与其它不同种族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广东汉族C4单倍型分布具有明显特点。
张明军陈仁馨刘新陈平雁黄为民
关键词:C4单倍型汉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4零基因对C_4含量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中C4零基因对SLE患者血清中补体C_4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国际参考实验室的方法及计算机凝胶图像光密度分析系统检测45例广东籍汉族人SLE患者,同时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这些患者血清中补体C4含量。结果 含 C4零基因的SLE患者血清中C4含量低于不含 C4零基因患者的C4含量(P < 0.05)。结论 C4零基因的存在可引起SLE患者血清中补体C4含量下降。
张宏宇王宗发陈仁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C4
中国广东地区汉族补体C4遗传多态性分析
1997年
采用国际补体参考实验室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区319例无血缘关系汉族人C4多态性。共检出5个C4A和8个C4B同种异型:C4A5、4、3、2及Q0和C4B5、4、2、1、91、96、95及Q0。C4A以A*3频率(0.6538)最高,A*4(0.1635)、A*Q0(0.1394)及A*2(0.0417)次之。C4B以B*2(0.4407)和B*1(0.4103)最高,B*Q0(0.0946)、B*4(0.0240)及B*5(0.0160)次之。其余C4同种异型少见(基因频率均<0.01)。杂合C4AQ0和杂合C4BQ0表型个体占总体的23.51%和14.11%,纯合C4AQ0(C4AQ0,Q0)和纯合C4BQ0(C4BQ0,Q0)均占2.51%,纯合C4AQ0、BQ0(C4AQ0,Q0BQ0,Q0)占0.94%。此外,发现6例C4B重复位点。经Hardy-Weinberg卡方检验,C4A和C4B基因频率分布达到遗传平衡。
张明军陈仁馨黄为民黄为民
关键词:补体C4遗传多态性汉族
中国洛阳地区汉族人MHC补体单倍型的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国际补体参考实验室的方法,对洛阳地区正常汉族家系184条染色体做了补体单倍型的检测与分析,并与南方汉族做了比较。共发现频率大于0.01的补体单倍型19个,频率居前3位者为SC31(0.2174),SC42(0.1685)和SC32(0.1087),有11个型别呈连锁不平衡。Bf,C2,C4A和C4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以BfS,C2C,C4A3,C4A4,C4B1和C4B2频率居高。而且洛阳汉族BfS,C2C和C4B3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广东汉族(P<0.05或P<0.01),显示了南北汉族间的显著差异。此外,就主要补体单倍型频率与日本人、白种人和黑种人做了比较与讨论。结论阐明了北方汉族补体单倍型的种类、频率,以及与南方汉族型别分布的差异。
陈仁馨陈立茵赖燕来彭良平张明军
关键词:MHC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汉族
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MHC补体单倍型的分析被引量:7
1993年
用国际补体参考实验室方法。首次对广东地区正常汉族家系126条染色体作了补体单倍型检测与分析。共发现18个补体单倍型,居前四位者为SC31、SC42、SC32、和SC41。其中有7个型呈连锁不平衡。4个位点等位基因分别是BF、C2、C4A、C4B。BF 以BFS;C2以C2C;C4A以C4A3和C4A4;C4B 以C482和C481频率居高。C4AQO 占4.8%,C4BQO 占1.2%,本文主要补体单倍型频率和黄、白人种接近。和日本人及东南亚地区民族接近。但和黑种人差异较大。并对地区间频率差异意义做了讨论。
陈仁馨黄为民聂晓波刘新
关键词:补体单倍型MHC汉族
CD28-B7共刺激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0年
CD2 8 -B7是T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存在着CD2 8-B7共刺激信号尤其是抗原提呈细胞上的B7(主要是B7-2 )的表达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增殖异常及细胞因子分泌格局异常等。
张红娟王宗发陈仁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CD28-B7共刺激通路
慢性乙肝患者IFN-α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表达与HLA-DRB1*07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02年
为探讨广东地区汉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IFN治疗 6个月Th1 /Th2因子的表达水平与HLA DRB1 0 7的相关性。收集 89例广东地区汉族接受IFN α正规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慢性乙肝患者新鲜抗凝血各 5ml,通过序列特异性引物套式PCR(PCR SSP )方法进行HLA DRB1 0 7检测 ,并同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分泌IFN γ和IL 4的水平。结果显示 ,所有患者经IFN α治疗 6个月后IFN γ水平增高 ,IL 4水平下降。HLA DRB1 0 7阳性患者治疗前后IFN γ浓度差异平均为 1 87 48pg/ml± 2 8 84pg/ml,IL 4浓度差异平均为 50 91pg/ml± 1 5 32pg/ml;HLA DRB1 0 7阴性患者治疗前后IFN γ浓度差异平均为 455 38pg/ml± 35 41pg/ml,IL 4浓度差异平均为 90 99pg/ml± 1 7 76pg/ml。慢性乙肝患者接受IFN治疗前后Th1 /Th2因子表达的变化水平与HLA DRB1 0
钱毅章廉陈仁馨肖露露沈海戴琳骆抗先
关键词:慢性乙肝TH1/TH2细胞因子人类白细胞抗原白细胞介素4
人补体B因子的分子遗传学及其临床意义
1990年
补体B因子(FACTORB,简称BF)是1959年由Blum等人发现。随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补体系统的分子遗传学的进展,使BF的研究迅速向纵深发展。1972年Alper等人最先证实BF具有遗传多态性并受遗传调控。同时,免疫遗传学于70年代的迅速掘起,使许多研究工作集中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he 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上,而BF就是人MHC基因产物的一个成份。BF生物学性质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BF的基因定位,
黄为民陈仁馨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基因型频率蛋白质化学补体系统基因频率基因产物
广东地区汉族人群MHC-C2同种异型分析
1998年
为了分析广东地区汉族人群MHC-C2的同种异型及基因频率分布,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及溶血覆盖试验,测定了21个广东地区汉族家庭的42个无血缘关系的亲代血标本,C2表型为:C2CC36人;C2BC4人;C2AC2人C2的基因频率为:C2*C0.9286;C2。B0.0476;CZ。A00238。符合C2在各种族人群分布的一场规律,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群体与世界主要种族间MHC-C2基因频率的分布特点,广东地区汉族人与西班牙人、黑种人和白种人的距离较远,欧氏距离分别为0.2542、0.2520、0.2376,与日本人最接近,欧氏距离为0.1636。
彭良平陈仁馨黄为民刘新
关键词:基因频率汉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