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丰元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保险
  • 5篇养老
  • 5篇养老保险
  • 2篇养老保险研究
  • 2篇农村
  • 2篇基金
  • 2篇积累制
  • 2篇保险研究
  • 1篇有效性
  • 1篇中国农村养老
  • 1篇中国农村养老...
  • 1篇中国社会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养老
  • 1篇社会养老保险
  • 1篇失业
  • 1篇失业保险
  • 1篇失业保险基金
  • 1篇失业者
  • 1篇数据显示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伦敦政治经济...

作者

  • 7篇陈丰元
  • 2篇蔡泽昊
  • 1篇周缘园
  • 1篇陈雷
  • 1篇俞贺楠
  • 1篇华颖
  • 1篇米海杰
  • 1篇靳雪晨

传媒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物价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保险研究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东吴学术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本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的计算偏误与偿付机制
2013年
中国养老保险改革转轨成本在已有研究中有不少论述,但是在精算模型假设和政策理解上存在偏误,即: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社会替代率的误解和视同缴费年限考虑的缺失。文章采用到期累计负债法,以静态的视角将上述两个影响因子纳入考量,提出了一套转轨成本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十多年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的实际现状,分析转轨成本的偿付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认为: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并在确定转轨成本规模的前提下公平合理设计偿付机制是改革的当务之急。
陈丰元米海杰桂琰蔡泽昊靳雪晨
关键词:转轨成本
积累制养老保险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有关积累制养老保险研究的文献综述,试图通过对理论学术界已有成果的梳理,总结积累制养老保险的理论观点与价值取向,以及对制度变革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德国建立社会养老保险迄今,已经有了100...
陈丰元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制服务质量
失业保险基金大量结余问题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十二五"规划已把改善民生作为今后主要的工作目标,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社会保障体系涉及诸多方面,关乎13亿国民福利。本专题研究以社会保障的收入体制运行状况和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组织学者进行研讨,分别就经合组织国家职业年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收入体制效率以及我国失业金体制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运行方式有一个清楚了解,并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陈丰元
关键词: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失业者数据显示基金收入就业培训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回顾与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一、引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以去集体化为特征的改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农村生产率。除了带来巨大的经济进步.其对中国社会与人口方面的深远影响也逐渐显现并持续至今:一方面,养老风险的责任承担从集体经济转移到个人及其家庭;另一方面,
陈丰元Athar Hussain蔡泽昊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社会
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保障被引量:1
2013年
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流派对社会保障的有不同的解读。一方面,社会保障变迁与改革深刻的受到了来自经济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保障也为经济学理论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社会保障成为现代经济学论争的一个重要政策领域。
陈丰元
关键词: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思潮
积累制养老保险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上个世界80年代初期,以智利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推行了以积累制代替原有现收现付制为主要内容的私有化改革。此后,"智利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学术关注,有关积累制养老保险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首先回顾了积累制养老保险的两个理论基础——世代交叠模型和生命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国民储蓄、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的宏观经济影响。最后从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实践层面上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并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养老保险制度。
陈丰元
关键词:养老保险积累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公平性有效性及可持续性评估——兼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与发展战略被引量:7
2011年
为国民(特别是农村人口)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和社会和谐的标准。国家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积极探索,从老农保到新农保,走过了太多的坎坷与崎岖历程。新农保的理念较为清晰,以公平为指向,但在试点具体实施中存在强制或捆绑参保缴费,损害了制度的公平性,制度的有效性仍然不足,制度的可持续性依然不明晰。新农保应该适时调整政策,并通过相关改革与战略性发展措施,切实提高制度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陈雷俞贺楠周缘园华颖陈丰元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